第124章
所以當得知夏清嵐的計劃,沈拾之主動要求做了買糧人。 對于沈拾之來說,就算此次行動不能全身而退,他也甘愿拉著淮原郡那些盤剝百姓的世家大族一起下水。 沈拾之的折子遞到京中后,引起了朝中震蕩。 而不久后,高郡守申辯的折子也遞到了京中。 高郡守替世家大族澄清,在奏折中陳說他親自去確認過,賑災糧全部在倉庫里,一分不少。 而事實也是如此,世家大族的存糧又豈止三十萬石,他們想要賣糧,又何須動用那點賑災糧。 可淮國公世子沈拾之寧愿自己請罪,也要指控世家大族賣了賑災糧。 兩方說法不一,朝中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沈拾之不會無的放矢,另一派覺得高郡守言之有物,賣糧之事定是有什么誤會。 事實到底是什么?究竟誰對誰錯?朝中兩派爭執不下,江存度決定派欽差前往淮原郡調查。 調到都察院的王副院,還有調到大理寺的周少卿,再次擔任了欽差,除了兩人,江存度還另加了一個刑部侍郎,也算是湊齊了三司衙門的人。 欽差才剛從京中出發,此事的結果還未可知,可對相關人來說,此時已經風雨欲來了。 國公府,淮國公一臉沉郁地步入正堂,管家像往常一樣,沏上一壺新茶,端了上來。 淮國公的胸膛起伏,他看著桌案上的茶壺杯盞,突然一拂袖,把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掃了下去。 嘩啦一聲巨響,管家大驚,當即就跪下了,他還從未見過淮國公如此失態。 這邊的動靜,很快就傳到了夫人柳蘭嫣那里。 柳蘭嫣聽說淮國公震怒,她微蹙了一下眉,把襁褓中的幼子交給奶娘,親自趕往正堂查看情況。 剛一進門,柳蘭嫣就看到了滿地的茶壺杯盞碎片,她小心地繞過,來到淮國公身旁:“老爺,這是怎么了?” 淮國公也正盯著滿地的狼藉,聽到柳蘭嫣的話,他先深呼吸了一下。 等情緒稍微平復后,淮國公才開口道:“無事,只是不小心打翻了茶壺,讓你擔心了?!?/br> 柳蘭嫣掃了一眼淮國公的臉色,眼見淮國公眉間一個川字,她便知道事情肯定不是表面這樣簡單,不過她也沒有再追問,而是吩咐下人,把這里收拾了。 等正堂重新收拾整潔后,淮國公對著柳蘭嫣道:“這里沒什么事了,你下去陪滿兒吧?!?/br> “是?!绷m嫣應了一聲,“老爺有事再喚我?!?/br> 柳蘭嫣離開后,淮國公的臉色又沉了下去,他看向府中管家,開口道:“給淮原那邊去一封信……” 話說到一半,淮國公突然頓住,改口道:“你親自走一趟,告訴淮原沈家,徹底斷干凈?!?/br> 管家躬身應是,淮國公緊跟著又道:“還有,就說是我的命令,把那個逆子給我扣下來,你回來的時候,一并帶回來?!?/br> 最后一句話,淮國公是咬牙說的,顯然沈拾之這次是踩到他的底線了。 …… 淮原郡。 當世家大族得知自己被沈拾之狀告的時候,確實慌亂了一段時間,幾家一商量,集體求見了江泠姝和齊銘。 這段時間,世家大族沒少在江泠姝和齊銘身上下功夫,送禮、陪玩這些都是人情,再加上他們賣糧,可是為了換那進獻給陛下的宮燈。 不管怎樣,江泠姝和齊銘都不應該對他們的事情坐視不管。 而江泠姝和齊銘確實沒有避而不見,當世家大族求他們做主的時候,兩人出言保證,說絕對不會讓無辜之人被冤枉。 這話聽在世家大族耳中,就是公主和欽差要保他們。 吃了定心丸,世家大族又鎮定了下來。 而另一邊,江存度指派的三位欽差馬不停蹄,用了不到三日時間就趕到了淮原郡。 與上次去北疆查案不同,再次被指派為欽差的王、周二人,這次明顯積極了許多,趕到淮原郡的當日,甚至都沒來得及喝口茶,就直接進了衙門,準備升堂。 第一次做欽差的刑部侍郎扶著腰,苦著臉道:“這一路上都快顛死我了?!?/br> 王欽差揉著屁股道:“早知道選水路了……” 周欽差也活動著快散架的筋骨道:“水路不穩定,還是騎馬更快些?!?/br> 得知欽差要來,早早候在衙門的高郡守見此情況,立刻出言道:“三位大人遠道而來,下官已經備好了接風洗塵的酒席,大人們不如移步到舍下,邊休整,邊聽下官介紹案情,如此便能公私兩不耽誤?!?/br> “多謝高郡守好意,我們已經在路上吃過了,這酒席就免了吧?!蓖鯕J差開口說道。 “早點把案子審明白了,我們早點卸下差事,這才是真的公私兩不耽誤?!敝軞J差跟著開口說道。 刑部侍郎十分贊同地點頭道:“沒錯!” 三位欽差來之前,可是特意向刑部尚書請教過了,而刑部尚書又得兵部尚書真傳,知道陛下這次是要整頓淮原郡。 這辦差如果能明確圣意,那就可以事半功倍,就像上次,王欽差和周欽差去北疆調查和親之事,兩人像是公費旅游一樣走了一趟,回來就升了職。 而這次陛下意在嚴查,那他們便不能按照上次的套路來。 依照陛下的意思,把淮原郡查辦了,才是最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