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于是翌日兩撥人從涼州出發,一波出城前往韃子營地見本次韃子的統帥大王子。 使者是這樣跟大王子說的“我知道你們這個時候揮軍南下是想要趁火打劫,但我們西北軍跟朝廷的矛盾,到底是我們朝廷內部的矛盾,你們又怎么知道我們最后不會聯合起來一起打你們呢你們倒不如先靜觀其變,如果我們果真跟朝廷聯手,那你們也可以再考慮要不要上,如果我們跟朝廷崩了,或許我們也能談一談,借道讓你們越過涼甘夏三州,直奔京城?!?/br> 使者微微的笑著“不知大王子可曾去過我們大燕的京城,那繁華氣象,可不是我們西北能比啊?!?/br> 使者說完話就告辭了,并不多留。 大王子跟將軍們討論“王守北這是什么意思” “哼,肯定是慫了,給我們來一出拖延之計呢?!表^子第一勇士冷哼道“照我說,我們只管攻城,只要涼州城一破,我們便可以長驅直入,殺到京城,到時候京城的美人財寶是我們的,涼州三城的美人財寶也是我們的?!?/br> 另一人卻道“屬下卻以為,王守北此番固然有些算計,但也不無道理,我們宜先觀望,莫要中了中原人的詭計?!?/br> 大王子深以為然。 中原人最是陰險狡猾,西北軍跟朝廷說是鬧翻了,可相對而言,他們才是外敵,誰能保證他們打入涼州之后,朝廷軍不會和王守北合作,先將他們趕出去大王子確實自負兵強馬壯,但西北軍跟他們打了那么多年,早就已經想到了無數法子應對他們,若真讓他們聯合起來,自己恐怕也要吃虧。 如此不如先行觀望。 勇士不滿,但大王子下了決定,他也無話可說。 另一人又道“我們也可以派人前往涼州城,挑撥王守北跟大燕朝廷的關系,游說王守北跟我們合作。西北涼甘夏三城自來貧瘠荒涼,聽聞大燕的江南和京城繁華似錦,若是我們能到京城和江南擄掠一番,所得不定遠勝于此?!?/br> 大王子“只怕到時候他們關門打狗,我們就成了那rou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br> 大王子“不過挑撥離間門他們對我們沒有壞處?!?/br> 于是大王子也派了使者進涼州城游說王守北了。 另一邊,面對黑壓壓的朝廷大軍,西北軍根本就不出去迎戰,王繼就站在城墻上,朝夏侯剛喊話“夏侯剛,你這是什么意思如今韃子陳兵二十萬在關外,對涼州虎視眈眈,你不來幫我們一起把韃子趕跑就算了,你還率大軍來攻打我們,你這是要將我們西北三州置于死地嗎朝廷是要將我們西北三州百萬軍民置于死地嗎” 夏侯剛聞言冷笑一聲回道“王守北令人假冒太子,乃是混淆皇家血脈,又占據甘夏二州,更是謀逆大罪,我奉朝廷之命前來征討,爾等還是速速前來受死,免得連累無辜百姓” 王繼怒道“太子賢名天下知,妖妃萬氏和jian宦陶太賢因一己之私誣陷于他,皇帝偏聽偏信,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賜死太子,此豈乃明君所為太子得忠臣相護,歷經艱險方才抵達西北,卻已重傷在身,你們卻睜眼說瞎話,道太子已死。好,既是太子已死,我且問你,太子尸身現在何處” 夏侯剛下意識的答道“自是在京城?!?/br> “你可曾親眼所見,可曾驗明正身”王繼追問。 夏侯剛頓了頓。 他自是沒見過尸體,所為太子已死,不過是陶太賢所言。 好一會兒他又道“皇上已有明旨,公告天下?!?/br> 王繼冷笑“天下誰人不知,妖妃萬氏狐媚惑主,jian宦陶太賢把持朝政,殘害忠良,這圣旨到底是皇帝所發還是陶太賢所發,誰又知曉” “總而言之,今日我就問你一句話外敵當前,你夏侯剛果真要攻打我們此乃你夏侯剛的意思還是朝廷的意思” 第55章 救命恩人被滅門了嗎?6 夏侯剛冷汗直流, 這話他可不敢應。 說是他的意思,到時候涼州邊關被韃子攻破,而他抵擋不住, 那他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說是朝廷的意思, 他也代表不了朝廷的意思。 夏侯剛被架在了哪里。 王繼見狀心里一喜, 繼續說“夏侯剛,朝廷若是還把我們西北三地軍民當做是大燕的子民, 如今外敵當前,你當與我們一同抵御外敵, 待外敵盡退, 我們再言恩怨。朝廷若是不把我們西北三地軍民當做是自己人,非要跟韃子勾結, 要將我們西北三地軍民滅絕, 那我們王家也只能先保住三地老百姓, 對于天下百姓, 也只能說一聲抱歉了?!?/br> 夏侯剛一聽不對勁“你什么意思” 王繼卻不再多話“總而言之, 我們西北三地軍民前途如何,天下百姓前途如何, 就看你們的選擇了?!?/br> 王繼說完走了,將難題留給了夏侯剛。 夏侯剛臉色難看, 琢磨半天,只得先鳴鼓收兵,先撤了回去。 而后他派人出去打聽消息, 很快王守北派使者前往韃子營地,而后原本打算攻城的韃子退了回去,還往涼州城派了使者,而涼州城并沒有將使者打出去反而接待了他的消息傳了回來。 夏侯剛臉色比之前還要難看。 他明白王守北的威脅是什么了。 如果他堅持發兵攻打甘州, 那王守北說不定會跟韃子合作,直接打開城門放韃子入關,到時候韃子穿過涼甘夏三州,直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