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書迷正在閱讀:誤推太子下水以后(又名:春宮, 1v1, sc)、男配上位記(兄妹1V1)、司昭儀她只想躺平(ntr)、愿晚霞吻著夕陽 (父女現言)、村口那個盲人木匠(鄉村小鎮,虐男1v1)、叔叔白月光竟是我自己、和竹馬協議結婚后真香了、云嬌雨怯、那個小啞巴、戀愛腦重生死不悔改
據說她殉夫前,偷偷獨自去往夫家的丈夫靈前哭過。 又據說……很多的據說。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據說,是因為人人都在興奮地談論這件事,各自捏造說法,以充談資。 在閩南,或者是不獨在閩南,一家只要出了個殉夫的烈女,就足以名傳姓氏,使該家聲明遠播。 所以人人都愿意爭先恐后地談論這件事。 只是這些“據說”,大都是不可信的。 比如九娘并不識字,后來識得了幾個字,還是我教她的。只是她雖識得了一些字,勉強記記一些生活瑣事尚可,水平卻根本不足以寫出一首詩來。 再比如,她死的時候,其實才十二歲,還是虛歲。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連夫家的面目都沒有見過一次,怎么就那么堅決地殉夫了? 我的腦海中總一閃而現那天九娘問我的話:“嫂嫂,男人殺敵立功了會有官府賜的忠勇牌坊,女人守貞也有牌坊。這是不是說女子守貞和男人衛國,是一樣的功勞,一樣的有利于人?” 我那時沒有回答她。我便一直后悔,日日夜夜想:她怎么會死了?九娘那樣的愛笑,怎么殉夫?是不是我當時回答了她,告訴她沒有,她便不會死了?她起這念頭又是為什么? 因為總是翻來覆去的想,我夜里也睡不著。 一天剛守完一天的靈,敏媽叫我嚇了一大跳,指著我眼眶的青紫:“娘子,你……” 我知道我現在大概是很狼狽憔悴的。我也沒有對敏媽解釋的意思。 婆婆病倒了。公公遠去京城,替九娘請笙貞烈牌坊去了。 我是九娘的長嫂,就走出來寡婦門里,主持她的喪事。 有時候,賓客族人都走了的時候,我一個人坐在靈堂里,慢慢地梳理從各處得來的九娘的生平。希望能窺得一點痕跡。 直到我終于從九娘的遺物里,翻到了一沓釘在一起的紙,上面是九娘歪歪扭扭的初學者的幼稚筆跡。 接著又從九娘一個愛重的丫頭嘴里,則斷斷續續,得到了一個更完整的故事。 慢慢地,許多的訊息,終于將這個女孩子一生的片段,連作了一個完整的事跡。 ☆、第71章 無鹽女(七) 衛九娘是一個裹小腳的抱小姐,又常年體弱多病,連做拿起針線都會手抖。 她蒼白瘦弱,只有一雙天真多情的眼睛,是自由的。 這是一個注定是要一生在別人的懷抱里、床榻上,無所事事消磨完一生的深閨女子。 這樣一個骨瘦伶仃,臉色蒼白的女孩子,就這樣地躺在榻上,在病中拿棋盤演練,用瘦削的手,移動著祖母叫人制作的簡陋的沙盤,學完了祖母的侍女口授的跟兵法有關的大部分知識。 她病弱的面容上一片慘白,卻只有一雙天真多情的眼睛,每次演練的時候,就黑得幾乎發亮。 那時也正在鬧倭寇,有將領在平叛。 老祖母的侍女李mama曾跟著老祖母的父親吳將軍打過仗。剛好現在這位將領,曾是吳將軍的部下。 九娘仔細地問了交戰雙方的人數、組成、來歷、打仗地點、環境,兵器、又預估了天氣等,說出來一句話:“必然輸?!?/br> 這次打仗的過程、結果,跟才八歲的九娘,預料得一模一樣。 這個裹著小腳的閨閣弱女,卻是個不世出的兵法奇才,名將種子。 那一天,老祖母摟著她豪淘大哭。 九娘聽見老祖母出了她的屋子后,哭著對李mama說:“如果是個男娃多好。定能繼承阿爹的遺志,重振我吳家軍,建功立業,驅逐倭寇,使百姓安居樂業。洗刷我爹的冤名,使忠勇牌坊重遍閩南??上А上?!” 小丫鬟說,九娘大概還是聽見了。 但等祖母進屋來看她,她只是燦然一笑,伸出剛剛推演過沙盤的稚弱小手,摸摸祖母濕潤的眼角,說:“阿麼,不哭?!?/br> 后來九歲的時候,祖母去世了,她就搬回去跟母親住。 爹媽差遣女教養,教她女紅女誡,她也學得和兵法一樣認真。 慢慢地,她的爹媽也開始愛起她來。 雖然她們愛她的方式。就是叫她更淑女。 十二歲的時候,九娘跟著堂嬸去不遠山上一座廟里還愿。 那一天,雨下得狂。廟里的芭蕉樹都被雨打得七零八落。 沒法子,只得寄宿山廟。 誰料廟宇附近,竟然鬧起倭寇。 九娘平生第一次見到了“倭寇”。 這些“倭寇”,卻全是穿著破爛的閩南衣衫。說的都是漢話。他們骨瘦如柴,其中很多人生著血吸蟲病,長著大肚子,手上拿著樹枝做武器,病得步履蹣跚。甚至比九娘還瘦。 丫鬟和堂嬸嚇傻了。 幸好有駐守的將領人聽說衛家有女眷被困在了這,趕忙地趕來剿滅倭寇。 她們躲在廟里,看到外面,很快這些“倭寇”就被剿滅了。一個個被押送著離開。也有當場被打死的。 將領隔著門向她們告辭了。 堂嬸哆嗦著要帶九娘離開的時候,聽見九娘說:“嬸嬸,他們是漢人百姓?!?/br> 堂嬸滿肚子的憋火:“是倭寇。只是學了漢話!” 九娘說:“他們得的是江南閩南一帶百姓得的大肚子病,說的是流利的閩南各地的土話漢話,穿著閩南的衣衫,長的也是漢人模樣。卻是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