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雪化得比別人晚就算了,沒想到京城還只是涼爽的天氣,安順城就開始下雪了。 怪不得百姓拼了命地趕進度,要是住在舊城,許多老人都挺不到第二年。 去年他們過得很辛苦,為了活命大家都是十幾二十個人擠在一起取暖。 不是他們不想分開住,而是太冷了,只有擠在一起才能暖和一點。 至于食物,是他們種的土豆和紅薯,可惜因為種植的時間不夠,收獲時有點倉促,土豆和紅薯個頭都比較小,產量自然也不高了。 大家省著點吃,再加上朝廷的補助,讓他們挺過了去年。 今天好不容易有新家,他們想趕在大雪前住進新家,這樣一來他們就不用挨凍受餓了。 別說,有動力干活就是快,這不大家趕在入冬前住上了新家。 今年正常種植土豆和紅薯,收獲都不錯。 除了留種和一部分用來直接煮來吃的,剩下的冬天也沒什么事,就在家里做粉條吧! 不管是紅薯粉還是土豆粉,大家都做。 邊關的主食大多是以這兩種為主,像大米和白面他們都很少見過。 沒辦法,安順城離水源挺遠的,每天打水都需要花上一個時辰。 秦宸決定明年就先挖渠引水,讓大家的生活更好。 而且新的安順城,在設計時是參考了京城的盛華區,里面也會安裝水管,打開來就是自來水。水管是用陶瓷做的埋在好幾米深的地下防裂。 秦宸要把安順城打造成一個干凈漂亮的城市,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 曾經的苦難都會離去,那時將沒有再記得那個不幸的自己。 舊城秦宸也沒全部拆除,好多地方進行了保留。 上面的血漬也沒有讓人清理,就這樣放著。 那里是恥辱,要讓安順城的百姓記一輩子。 同樣的事秦宸不允許再次發生,所以那里不僅不填,還要留下來警示后人。 別說這個辦法還挺好的,每次安順城的百姓見到舊城,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這樣的苦難他們不想再經過第二次,也不想孩子女兒再受他們經歷過的苦。 從帳篷搬進王府主殿,秦宸終于睡了一個好覺。 暖暖的坑躺在上面,實在是太讓人想睡覺了。 于是遵從自己心意的秦宸,一覺睡到了晚上。 醒來時除了自己的寢室,主殿其他地方都點起了燈籠。 除了主殿,還有王府眾人居住的地方也都點起了燈。 最大的軍營,可以住下幾萬人馬,也是建設得最齊全的地方,晚上他們那里看上去和燈海一樣。 府衙還是個地基,平時大家辦事暫時都在王府進行。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秦宸在建設新城時,最先建好的居然是軍營,他自己的王府都沒這么上心過。 其他人不理解秦宸,白大將軍聽說后反倒是一臉欣慰。 “殿下確實聰穎,安順城有親衛軍和守軍。守親必須盡早入駐,以防萬一?!?/br> 兩軍加起來差不多兩萬人。 其中原安順軍都戰死了,現在的一萬多人是從別的地方調來的。 領兵的是一位經過了大將軍考核的四品武將。 “臣李鎮參見殿下?!?/br> 守城將領安頓好自己領的兵,立即來王府面見親王。 “李將軍免禮,坐?!?/br> 秦宸坐在書桌后,手中還拿著筆。 “謝殿下?!?/br> 李鎮站直身體,坐在下手第一把椅子上。 “將士們都安置好了?” 秦宸手中的動作沒停,一心二用地問道。 “回殿下,都安頓好了。臣和將士們還沒住過這么好的屋子呢!” 李鎮說到這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新軍營比他原來住的地方可好太多了,除了暫時還沒接自來水,軍營里都裝了地龍和炕。 士兵們再也不怕冷了,可以過一個暖和的冬天。 其他軍營,每年都有凍死的士兵。 倒不是上面克扣了士兵們的軍餉和物資,而是有些士兵身體弱,北境又很冷,一生病就沒了。 上面也知道這事怪不得將令,因此每年會給一些死亡指標,只要不超過這個指標就沒事。 雖然有指標,但是這個具體的數字究竟多少他們不清楚,每個軍營的指標數都不一樣。 如果因為自己的大意,死去的士兵太多,這駐軍的長官就會受到處罰。 上面還會派人來調查,一旦發現有人克扣軍資和餉銀,那么這個人也完了。 秦宸現在批復的就是新指標,這個他只會告訴大將軍,連白宣都不清楚。 只要不清楚指標數,他們才會小心翼翼,不然這些人的膽子大得很,敢每年卡著指標數死信不信? 給指標本是體諒將軍們的不易,可不是為某些人滿足自己私心的。 太祖當初各方面都考慮到,甚至還設置了監督。畢竟人心難測,敢保證指標數不會泄漏? 那些卡著指標數死人的軍隊,都是重點調查對象。一旦發現對方是故意卡指標數的,那么對不起你可以脫下戰甲去軍牢里待著了。 正是因為大秦對這方面管得嚴,像前朝那般隨意打死士兵的事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過了。 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就憑他們將軍,對方是士兵就能隨意打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