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面對上官的質問,所有人啞然。 別說神機營,連最普通的禁軍他們都沒辦法。 被上官這么一說,眾人才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等著京城來人,把他們押走。 逃是不能逃的,大秦的戶籍管制很嚴,不管去哪里都需要身份證,有點類似后世六七十年代開的證明,你只能去開證明的地方,不能去其他地方。 地方官府開出的證明上沒有的城市,你去了就是違法,嚴重的會掉腦袋。 因此,他們逃不能逃,只要皇帝一發通緝榜,他們插翅也難飛。 不跑家人還有希望,跑了兒孫都跟著倒霉。 有人開始后悔和劫匪勾結,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誰知道還是讓昊親王撞上了。 本以為劫匪知道昊親王路過會安分待在山上,誰曾想他們太久沒有打劫,山上也快斷糧了,發現這么大一支隊伍又怎么可能不心動。 等到他們發現是昊親王和他的親衛時,已經來不及了。 天老爺,他們不就是想打個劫嗎?為什么招來了昊親王和他的親衛隊,人家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們收拾了。 原來他們能在趙縣一帶耀武揚威,是因為有前任縣令和府尹他們當靠山。 施縣令一來,堵了他們去城里交易的路,靠著山上的存糧和野菜,勉強堅持了三年就挺不住了。 再加上施縣令的勸說,過往的商隊也都不往這邊走,劫匪沒有收益就只能坐吃山空。 府尹他們又不敢明著幫他們,一縣縣令突然死亡,上面是會派錦衣使來調查的。 不想引來錦衣使,只好眼睜睜看著劫匪被趙縣的縣令帶著人圍了三年,三年來顆粒無收不說,府尹他們偶爾還要暗中支援一點糧草。 可是在趙縣施縣令的圍堵下,府尹他們支援有限,終于他們不想再忍受下去,冒險再次出山打劫。 結果第三天,就碰到了硬茬子。 趙縣的官兵拿他們沒辦法,一是趙縣的兵力有限,二是他們身后有人支持。 換成禁軍,他們更是沒有還手之力。畢竟普通的正規軍就能輕輕松松把他們收拾了,更不要說禁軍。 府城的守府之所以一直沒有出動,是因為沒有調令,即使知道這里有劫匪,沒有調令他們就出不了城。 而守軍的將領也往上遞了折子,和趙縣令的一樣,被攔了下來。 這件事整個府城從上到下,都有他們的人,不管是施縣令還是守軍將領的折子都無法送到皇帝手中,自然也不會有調令下來。 趙縣百姓和周圍的百姓,就這樣被劫匪欺壓多年。 要不是百姓活著能榨出更多的利益,他們可能都活不下來。 秦宸和施縣令交談過后,就想明白了這一切。 第68章 府尹他們確實不敢逃跑, 十天后錦衣使過來拿人。離京城這么近的地方,發生了這么大的事,京城卻沒收到消息, 皇帝可想而知有多氣憤。于是整個大同府的官員, 除了少數幾個,全都大換血。 該殺的一個也跑不掉, 哪怕對方母親是宗室, 敢和劫匪勾結, 一樣也要死。 這些都和秦宸沒有關系了,他繼續往北前進。 隨著越走越北,漸漸出現了綠色和草原。 大秦在打下來的地盤上建立了城池,秦宸要去的是北境的安順城。 因為是后來打下的城池,這里建城還不到四十年,算得上是一座新城。 這一路需要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這還是秦宸途中不停留的結果。如果他在途中遇上什么事, 停留一段時間, 這花費的時間只會更多。 “殿下, 嘗嘗小人烤的兔子?!?/br> 中午休息, 一位親衛舉著烤好的兔子過來。 “謝謝?!?/br> 秦宸接過兔子, 朝親衛道謝。他最近吃的烤rou,都是這名親衛烤的, 只因他的手藝最好,大家便把這個機會給他。 “嘿嘿,能為殿下效勞,是小人的榮幸?!?/br> 親衛只是一名普通士兵, 連臣都稱不上。 “我也不能白占你便宜,這個便送給你吧!” 秦宸把手腕上戴著的念珠取下來給對方。 不是他小氣, 如果給銀子,回頭親衛那些同伴見了心里發酸,對方說個幾句逼他平分就不好了。 這念珠只有一串,給了對方就是他的,誰也沒辦法提出平分的話來。 相比直接給銀子引來同伴的妒忌,這念珠親衛更喜歡。 因為他知道,比起銀子,這念珠的價值更大。 有這念珠在,他此生平安無虞。作為昊親王隨身佩戴之物,誰敢不給面子? 他要是遇上什么不平之事,拿著念珠去找昊親王,對方能不管嗎?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比起用過一次就不能再用的木牌,這念珠可以重復使用,只要昊親王不收回,就一直有效。 為什么給施縣令的是木牌,卻給這普通的士兵念珠? 這也是秦宸的善心,他知道底層的人最為艱難,士兵也是一樣。 他不能完全保證軍隊里沒有欺壓,對方退伍回到家鄉不受欺負。既然如此,便給他一個護身符吧,也不枉對方近些時日,一天三頓烤rou給他食用了。 大家趕路,在吃食肯定沒有平時好,有烤rou就不錯了。每到一個城鎮,親衛軍就會進去大肆采購,豬牛羊rou都會購買??梢驗樘鞖庠絹碓綗?,購買來的新鮮rou食只能保存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