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明顯是恨上了朝中的大臣們,特別是那些逼皇帝讓昊親王就藩的大臣們,暗地里沒少被罵。 這位大媽是盛華區的百姓,本來就對秦宸有很大的好感,加上剛才的事,徹底成了昊親王的死忠。 以后要是有人敢說殿下一句壞話,哪怕是朝中大臣,她都敢去對方的大門前潑糞水,讓他們知道盛華區的百姓是親王殿下的后盾。 別想欺負他們殿下,哼~ “殿下,殿下~” 一個小姑娘站在后排跳著叫人。 “你好?!?/br> 秦宸耳朵尖,聽到了她的呼喊,朝她揮了揮手。 “謝謝殿下,謝謝陛下?!?/br> 小姑娘跟著隊伍跑,只是人太多,她沒追多遠就過不去了。 “?” 秦宸不知道小姑娘為什么向他和兄長道謝,不過被人感謝總是一件好事對吧? 兄弟二人都不知道,這個小姑娘就是除夕夜宴上那位找秦宸麻煩的翰林院編撰的meimei。 明明他是狀元出身,只要老實做事,別一心想著鉆研,總是會被皇帝注意到的。 可他自從考上狀元后,看到不如自己的同年都升官了,這心思啊就想偏了。 他不知道自己幾年沒升職,除了掌院在觀察他的品性外,也是皇帝對他的考驗。 除了他,還有其他狀元,也都是經過了皇帝的考驗,才會得到皇帝的重任。 可惜他只看到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卻沒看到前幾屆的狀元和他待遇是一樣的。 哪怕前面幾年沒升官,可是等到他們考驗合格后,升官的速度就遠超同年。 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個狀元,現在已經是二品大員了,而對方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同樣的時間,其他人可能連四品都沒混上。 所以真的不能怪皇帝對他這個狀元的不重視,而是他自己沒能守住自己的本心。 可能這也有一些家庭因素在里面吧! 父母的偏心,對meimei的壓榨,讓他覺得視一切為理所當然。 所以皇帝不重用他,他就想辦法自己找路子。 這本也沒錯,如果只是這樣,也不會讓皇帝和秦宸對他產生厭惡。 怪只怪他想犧牲meimei來成全自己的行為,使得皇帝和秦宸都看不慣。這明顯是沒把親meimei當成家人,視作可以買賣的奴仆,認為她平時的付出是應該的。 這樣的人,誰都不想和他打交道,畢竟對方會為了利益,而出賣大家。 現在小姑娘脫離了原生家庭,在福利院過得很好。 她不需要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做事,也不需要大家都休息了,她還在給父母兄長洗衣服。 明明都是自己的親人,她卻在那個家里過得比黃連還苦。所以她離開后,就再也不愿意回去了。 當然她父母是不愿意放棄這么好用的免費勞動力,畢竟小姑娘在家里承包了大半的活,沒有她在這個家又臟又臭,連飯都沒得吃。 已經好幾年不干活,他們連火都升不起了。 特別是小姑娘的母親,因為她不在,丈夫就壓迫她,因此十分厭惡這個女兒,覺得要不是她離開了家里,自己也不用承受丈夫的壓迫。 明明是她自己的問題,卻怪罪于小姑娘,在兒子被罷官貶成庶人回來后,天天罵女兒,家里人都很贊同她的話。 覺得自家落得現在這個下場,全是小姑娘的錯。 他們想把小姑娘弄回去繼續當家中的奴隸,可惜進了福利院的孩子,就算是親生父母也不能接走。 官府考察過他們,不適合繼續撫養小姑娘,因此剝奪了他們的撫養權。 大秦的法律可以是很細致的,方方面面都有考慮到。 丟棄或是虐待孩子的,都會被剝奪撫養權。 這當然還是太祖的功勞,仗著開國皇帝的身份,能搬的都搬了,不能搬的就記在太祖日記了,讓后世子孫慢慢搞。 總之,他一定要把大秦變成自己印象中的華夏。 至于會不會坑后世子孫,太祖表示這不是坑,這是來自祖先最深沉的愛??! 從來只見兒孫坑祖宗的,還是第一次碰到祖宗坑后代的。 祖宗挖完坑還在一旁看著,子孫不跳也得跳,于是秦氏一族全都往里跳。 秦宸作為填土的那個人,明知道跳進去秦氏一族會失去至高無上的身份,他還一邊填一邊夸太祖做得對。 有這么兩個人,秦氏一族不掉坑都難??! 皇帝作為一種政治生物,他們不可能沒發現前面是個坑,可是他們太過相信太祖,覺得作為祖先,不會坑自己的后代。 不過太祖和秦宸都不覺得這是在害秦氏一族,時代在前進,一味地固步自封,那么這個世界的華夏就會變得和前世的華夏一樣,成為別人嘴中的肥rou。 所以犧牲秦氏一族,成全整個華夏,是華夏百姓必須做的。 為了不讓那百年恥辱出現在華夏大地上,不過是秦氏一族的皇位,又有什么不能舍的呢? 秦昊也發現了,他本來就是一個很敏感多疑的皇帝。只是他相信自己的弟弟,相信他不會害秦氏。 也許秦氏會失去現在的身份地位,可是秦氏會成為華夏歷史上的功臣。 有得必有失,皇帝也說不好哪個對秦氏更好。但是他相信太祖和弟弟的能力,他們會選擇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