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同伴的話引來眾人恍然大悟。 對啊,每年都要被參好幾回的昊親王,這點非議又算得了什么? 關鍵是每年被參的理由,普通百姓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來。 就很離譜。 相比非議,昊親王的地位穩固如山,誰敢給他甩臉子? 二郡王他們碰到皇帝重臣,對方甚至都不拿正眼看這些郡王,二郡王敢對他們不滿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相比這群仇人弟弟,皇帝只會偏心自己的愛卿們。 而昊親王就不一樣了,誰也對他不敬,皇帝立即發火,從開始到結束都不用一個時辰。 所以皇帝的重視,只會讓其他人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次被參也是一樣,參昊親王的人皇帝直接讓人扒了官服,趕出了皇宮。 “不知所謂?!?/br> 對方說了一大通,落在皇帝耳朵里,只有這四個字。 他弟弟做事,需要你們一群廢物來評斷嗎? 他這個皇宮的主人都沒開口說弟弟有失體統,一群外人倒是跳得很高。 本以為抓到秦宸的把柄,畢竟除夕當天皇帝不僅宴請了文武百官和他們的家眷,還有后宮嬪妃和外國使臣。 其他人不說,光是有外國使臣這一條,昊親王的行為在那些酸儒看來就是把大秦的顏面丟到國外去了。 然而真是如此嗎? 皇帝想到自己派錦衣使去盯著國賓館的外國使臣,看看他們在宴會結束后會有什么反應。 結果出乎他的意料,直到那時他才完全理解弟弟的意圖。 你強他便軟,那些外國使臣也是一樣。 他們回到國賓館后,不僅沒有嘲笑大秦,反而嚇得瑟瑟發抖。 大秦的強硬,讓他們擔心自己國家的安危。 平時他們仗著使臣的身份,沒少為難國賓館的工作人員,為了大秦也為了自己的前途,大家都對他們的某些行為忍了又忍。 可是從除夕那天后,這些外國使臣一個個都變得老實起來,再也不敢對國賓館的工作人員進行sao擾了。 是的,國賓館內不管男女,除了長得不好看的大爺大媽,都被他們sao擾過。 一直很亂的國賓館,現在治安變得好了起來。 而這一切,不過是秦宸在除夕宴上的態度,讓他們發現大秦還是那個摁著他們打的大秦。 所謂的有失體統和顏面,不過是弱國無能,扯來蓋住自己是廢物的遮羞布罷了。 秦昊的舉動不僅不會讓大秦顏面盡失,反而讓使臣們看到了大秦的強大。 只有強大的國家,才不會在乎所謂的顏面。 因為使臣和他的國家不敢論議大秦??! 他們只會祈禱大秦不會注意到他們,不然動則滅國。 想想大秦現在的土地面積和開國時相比,那是直接多出了一半??! 而那些被滅掉的國家,都是因為他們對大秦不尊敬,甚至還主動挑釁大秦,最后自然也等來了他們的結局——滅國。 曾經他們的老鄰居,現在已成為大秦的一部分,而使臣們并不想自己的國家也成為大秦的一部分,因此收斂了自己的行為,動作舉止再規矩不過了。 經此一事,皇帝終于明白。原來大國的顏面并不是靠一些面子工程來維持的,而是國家的強大換來的。 大秦強硬,周圍的國家就會變得老實,天天跟在大秦的屁股后面,讓他們東不敢西。 就算大秦做了某些很不體面的事,對方也不敢發表任何看法。 皇帝想到了漢朝的使臣,那些人出了漢朝土地就放飛自我,在其他國家的地盤上不是搞事,就是在搞事的路上。 這些影響到了漢朝的地位嗎?給漢朝臉上抹黑了嗎? 好像都沒有,漢朝還是那個漢朝,獨以強而亡的漢朝。 皇帝這一刻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掌握了與周邊國家相處的秘籍。 原來光是以禮待人不行,還得時不時敲打,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拳頭??! 懂了,以后就這么做吧! 本來因為弟弟給自己解決了一個大麻煩,皇帝開心了好幾天。結果開印第一天大朝,心愛的幼弟就被人參了。 用的理解還是那么離譜的理由,皇帝不生氣才怪。這要是換到前朝,這人和他的家人都涼了,而不是僅僅丟了一個官職。 當然這也是他沒有犯其他事,不然皇帝就直接抄家了。 就算是這樣,對方的日子也不好過。 沒有官位,在京城混不下去,很快就帶著家人回老家了。 回到老家后,百姓們也沒放過他,覺得這個人是個軟骨頭,平時只要他去買東西,都沒有人賣他。 百姓覺得這種軟骨頭,一旦敵人打進來,第一個投降的就是這種人,所以對他格外討厭。 此人最后郁郁而終,死的時候連前來送行的人都沒有,大家都不想和他沾上關系。 一步錯,步步錯,死前再怎么后悔,也無法改變結局。 此人的下場,更是讓朝中大臣們提高了警惕,寧可怒皇帝,也不能找昊親王的麻煩。 現在再也沒有人說皇帝是在捧殺十一皇子了,誰家的捧殺是皇帝手把手教導怎么治國? 皇帝真的很在乎這個弟弟,除了教授學問的先生,皇帝自己給昊親王當起了老師?;实圻@個職業,不是老師能教出來的,只有皇帝才能教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