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理由看起來確實是在為皇帝分憂,畢竟人家也沒用受賄的銀子,還都存了起來主動上交。 這一手讓那些想參他的人一時間不知道從哪里下手。 給他送銀子的一個也沒跑掉,皇帝大手一揮殿外立即有侍衛跑進來,把人都抓了起來。里面有世家豪族,也有老二他們的人。 戶部很重要,所有勢力都想往里面安插人。不過戶部管控嚴,安插人沒那么容易,于是就走 “陛下,臣……” 右相想喊冤。 “冤不冤,抄家就知道了,帶走?!?/br> 皇帝根本不給他喊冤的機會,侍衛摘掉了他頭上的朝帽,扒了他的朝服,一點面子也不給這位右相大人留了。 “……” 右相在殿上被侍衛如此對待,皇帝卻沒阻止他們的行為。 這說明什么呢? 沒參與的大臣相互對視幾眼,全都保持著沉默。 早在十一皇子被迫就藩時,他們就知道這些人會有這一天了。 他們這位陛下啊,從來都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只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沒等十一皇子離京,就對右相動手了。 也是,右相當時多威風啊,一半的人都向著他,和他一起參十一皇子。 別的不說,有時候他們聽了這些人的上書,都懷疑自己知道的那個十一皇子和他們嘴中說的真是同一個人嗎? 參的理由五花八門,卻沒有一個是真實的。后來知道這一招不管用了,就一直圍繞著十一皇子年紀大了為由,非要人家搬出宮開府或是就藩。 現在如他們愿了,十一皇過年完就離開京城就藩。就是結果他們有些不能接受,皇帝來了一手釜底抽薪。 沒有明示卻暗示了天下百姓,他選擇的繼承人是十一皇子。 這一下可把右相一派和二郡王他們打蒙了。 不是,皇帝這是不講武德知道嗎? 可惜不管他們再怎么郁悶,皇帝圣旨下了,還詔告了天下,讓他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今天昊親王也在朝上,他站在百官前面,冷眼看著他們和皇帝的表演。 秦宸也沒料到他哥會這么快對右相他們動手,見事情差不多了,他站了出來。 “皇兄,臣弟有本要奏?!?/br> 秦宸手執朝笏,對皇帝彎腰行禮后說道。 “十一,你奏上來?!?/br> 皇帝把右相一派收拾了,心情正是最后的時候,而且現在要奏的人又是他最愛的弟弟,他還湊到了秦宸面前聽他說。 “臣弟懇請皇兄給北境百姓減賦稅兩年,邊境常年有戰事,百姓生存艱難,又遇外敵入侵,想必這兩年的日子會比往年更加難過?!?/br> 一開始大家以為十一皇子隨便說兩句,目的是讓皇帝別再和右相他們計較,把人收拾就好了,別抓著他們的事不放。 可是當十一皇子開口后,他們才知道原來人家是真有正事??! “可以?;仡^朕便下旨,免北境百姓兩年賦稅,西北三年?!?/br> 秦昊大手一揮允了。 西北在北境區內,今年大旱本來也打算免稅一年,現在弟弟提出整個北境都免稅兩年,那西北就在這基礎上增加一年吧! “臣弟替北境的百姓謝過皇兄,陛下萬歲?!?/br> 秦宸恭敬向皇帝行了大禮,代表北境的百姓向他致謝。等免稅的圣旨到了北境,百姓們應該會很高興吧? “小宸別這么多禮,北境的百姓也是朕的百姓,朕自然也牽掛著他們?!?/br> 皇帝扶起弟弟,他果然沒看錯,十一是真心為百姓的圣明之人。 把皇位交到這個弟弟手上,大秦將會再次迎來巔峰。 “陛下圣明?!?/br> 這個時候朝臣們同時說道,空了將近一半的朝堂,難得這么齊心協力。 下朝的時候,皇帝帶著昊親王退朝,朝臣們都習慣了。 秦宸有了正式的封號,上朝自然不能再待在屏風后面,大大方方站在百官前面。 有時候是他自己來,有時候是皇帝帶著他來,有時候干脆不來。 朝堂不是每次都能看到昊親王,上不上朝看心情。 心情好的時候就來,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來。 見十一皇子這般隨性,而皇帝卻沒怪他半句,二郡王等人都妒忌死了。 本來就因為老五說十一的名字了沒照著水字帝排,就對十一很是妒忌。畢竟相比昊和宸這種一看就是想了許久才想出來的名字,他們的名字就簡單多了,看起來特別的敷衍。 先帝因為皇帝是他長子,又是元后嫡子,因此不和弟弟們一起排名他們可以理解。 可十一又憑什么? 皇帝果然偏心,他們想反都是皇帝逼的。 人啊,總是不會在自己身上找理由,只會怪其他人。 但凡他們當皇子時安分點,秦昊都不至于在封他們為王時,連個封號都不給。 他們在朝上不僅沒封號,沒有封地,連正式的職位也沒有。 哪朝哪代的親王像他們這么慘的?活了幾十年,除了爵位真是什么都沒有。 再看看十一,不僅被封為昊親王,還加封北境親王。 這雙王雙號的待遇,不僅是大秦的獨一份,前朝也沒啊。 皇帝對十一皇子偏愛得明目張膽,可以說他只差直接封十一皇子為皇太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