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畢竟他可是皇帝親口承認的繼承人,有名有份,他說登上皇位的人是亂臣賊子,那人就是亂臣賊子。 老二他們都想哭了,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給他們來這一手??! 看似沒有立下皇太弟,也沒有圣旨冊封,可現在和冊封秦宸為皇太弟有什么區別? 誰家藩王就藩后,手中會握有封地大權???都是由皇帝親自派人治理,然后把一半的稅收交給藩王就行了。 哦對了,藩王也不是什么權力都沒有,他還有監督權。只要是他封地上的事,要是有官員違法犯紀,藩王就有權利參他們一本,順便給封地換一個好的父母官。 所以輪到秦宸這位十一皇子時,大家才這么震驚。 監督權、軍權和管理權,三權合一皆在十一皇子手中。 更要命的是,十一皇子還有還能任命封地內官員的權力。 皇帝可以說把整個北境都交到了幼弟手中,以后除了皇帝,其他人都無法插手北境的事務。 而且看皇帝的意思,他也不會插手北境之事,全權交到了北境王的手中。 如此一來,北境王還真成土皇帝了??! “臣弟接旨,謝主隆恩?!?/br> 十一皇子秦宸,從右相手中接過圣旨。 是的,右相親自宣讀,皇帝擺明了不給世家豪族面子了。 你們為了cao控皇位,故意逼走朕的弟弟。那朕就讓右相來宣讀這份讓所有世家豪族和老二他們吐血的圣旨。 所謂的殺人誅心也不過于此了,他們這么多年的努力,皇帝就憑一道圣旨化解了。 接下來要怎么應對這道圣旨隱藏的含義,是世家豪族和老二他們要考慮的問題了。 目前而言,他們還無法解決這道圣旨。 皇帝圣旨的指示性太強了,這豈止是藩王的待遇啊,這明明就是儲君的培養方式。 北境現在就相當于一個小國,只在北境王把北境治理好,等他回到京城后對國家大事可以立即上手,甚至都不用皇帝教導了。 皇帝為了這個弟弟也是煞費苦心,但是效果很明顯,所有人都傻眼了。 哪怕幼弟被逼出京城,皇帝也能為他保駕護航,讓世人知道他真正屬意的繼承人是誰。 可不是嘛,現在他們要頭痛的是怎么同意皇帝過繼子嗣,同時還要化解這道圣旨帶來的麻煩。 可惜他們想再多,也無法改變圣旨的內容。 如果這么容易被化解,皇帝也不會寫下這道圣旨了。 封幼弟為昊親王,不僅把自己的名字給弟弟當了封號,還加封北境親王,雙王雙號,在大秦可算得上是除皇帝外的第一人了。 秦宸起身接過圣旨,看著右相笑了。 “王爺何故看著臣笑?” 右相被笑得有點莫名其妙,忍不住打量了一下自身,并沒有發現任何的問題。 “嘖,右相真霸道,本王連笑都不可以笑了嗎?” 秦宸反問道。 “臣知錯,請王爺恕罪?!?/br> 右相立即行禮道歉。 “看在右相大人第一次犯的份上,本王就原諒你了?!?/br> 然后秦宸轉身面向朝臣。 “臣等見過昊親王殿下?!?/br> 眾臣行禮。 不僅臣子行禮,包括他那些兄長,也得跟秦宸行禮。當然不是全禮,是半禮。 沒辦法,誰讓他是有封號的親王,而他們卻是沒有封號的郡王呢! 沒降爵他們見了十一都得禮讓,更不要說他們被降爵之后了。 秦宸看著眾兄長咬牙切齒的樣子在心中暗笑,他就喜歡他們這副看不慣他還不得不行禮的樣子。 以前他只是光頭皇子,雖然位同親王,但是和親王還是有差距的。 見了這些兄長后他作為弟弟得乖乖行禮。 后來他們被降爵后,再與他們見面,秦宸心情好了就行一個同輩禮,心情不好他直接無視他們。 老二他們就算再不滿,也不敢和秦宸計較。 他們雖然是兄長,可他們卻被降為了郡王,而秦宸卻是皇子,位同親王。 雖然不用他們給弟弟行禮,但是被秦宸這么對待還是很憋氣。 現在更慘,見了秦宸再也不能擺兄長的架子,還得跟他行禮。要不是仗著年紀大,又同是先帝之子,他們行的可就不是半禮,而是全禮了。 作為大秦獨一份的雙王雙號親王,秦宸在大秦甚至可以橫著走了。 本來上面還有一個皇帝可以管他,可看皇帝的架勢,恨不得把天下捧著送到幼弟手中,讓他管昊親王,怕不是在做夢吧? 這一場臣子和皇帝的拉扯,看似臣子贏了,把秦宸趕出了京城,而實際上嘛…… 反正結果就是秦宸雙王雙號,就藩了又好像沒有就藩,出京了又好像沒有出京。 未來許多年,提起這件事,大家最關注的還是十一皇子的雙王雙號。 “免禮?!?/br> 眾人行禮,秦宸把所有人都看了一遍后才開口說道。 “謝殿下?!?/br> 眾人終于直起了身,看著身高比他們矮的昊親王加北境親王,心中在想些什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不過秦宸猜想,他們肯定不怎么愉快就是了。 圣旨里皇帝說了留他在京城過年,春暖花開后再去北境,因此秦宸還可以留在京城和皇兄過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