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特別對十一皇子,就算他沒和殿下交過手,也看得出來他使的槍法比白宣要高深很多。 怪不得阿宣每次回來談起殿下時,都一臉崇拜的樣子,原來殿下真的很厲害??! 大將軍自學的槍法,有許多毛病,今天也都改正過來了。 原來有不少地方練起來總覺得不太通順,今天也都變通順了。 這和白宣一樣,父子倆遇上的情況都差不多。只是相比大將軍,白宣又好上不少。 原來秦宸只傳授了白宣槍法,卻沒完整演示過,在槍法連貫方面就差了許多。 而大將軍卻是有些招式不太懂,練起來總覺得不順。而他又沒有人可以詢問,只能在私下自己琢磨。 相比大將軍在軍事上的天賦,練武上面就差了許多。 而今天,秦宸把這個短板給大將軍補上了。 以后在戰場上殺敵時,只會更加勇猛。 當然現在能讓大將軍親自上戰場的戰事已經很少了,他一般都是在后方調兵遣將,把控整個戰局。 就是偶爾心癢難耐時,會下場殺幾個人。 大多數他還是在后方,不會讓自己涉險。因為大將軍明白自己的職責,戰場殺敵已經不是他的主要職責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大秦勝利,而不是跑到戰場有將士們搶人頭。 正因為大將軍在帶兵打仗時足夠謹慎,因此大將軍每一場戰爭下來,大秦軍隊損失的將士都是最少的。 哪怕是心臟的文官在這上面,對大將軍都找不出可以指責的地方。 別看他們天天在朝堂上找大將軍的麻煩,在帶兵打仗這一場,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只是佩服歸佩服,這權還是要奪的。 因此大將軍一邊打仗,還要一邊防備來自文臣們的算計。 好在皇帝對大將軍深信不疑,替他擋去了大部分的算計。 “滿足了?” 皇帝看著滿頭大汗下來的大將軍,親手遞了杯茶給他。 “多謝陛下?!?/br> 大將軍雙手接過茶,謝過后才喝。 大將軍和皇帝相識多年,私下也沒那么多規矩。 “哼哼,要是知道你喜歡,早就拉你來練武場和小宸學了?!?/br> 皇帝再傻也知道,自己只給了大將軍一本槍譜有多不靠譜。 相比他兒子白宣有幼弟的教導,自學成才的大將軍就可憐多了。 因為這槍譜不能給外人看,大將軍就只能自己琢磨,也是難為他了。 “臣謝過陛下,要不是陛下臣也無法學得戰龍槍法?!?/br> 大將軍好歹也是和皇帝認識了多年的人,知道皇帝心里有愧疚,趕緊安慰道。 “臣的內功心法和槍法,全是陛下所賜,相比其他只能學習軍中簡易功法的將士們,臣已經很幸運了?!?/br> 在沒認識皇帝前,他學的也就軍中那一套,粗淺到不行。 要不是皇帝,他根本沒有機會學到高深的內功和槍法,大將軍還有什么遺憾呢? 他兒子有的,他也有啊。只是皇帝不像小殿下在武之一道上的天賦,可皇帝也替他擋下了來自朝堂的算計。 所以大將軍并不覺得自己比兒子的待遇差,相反他覺得自己現在這樣的生活,已經是許多人求而不得的。 大將軍在一方面,又表現出了與其他文臣武將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大將軍很容易滿足,他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非常好了,不會奢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正因為他容易滿足,對皇帝也足夠忠心,才沒人也跑去抱大將軍的腿。其他人不是不想拉攏大將軍,而是知道拉攏不了。 這樣的臣子,是所有皇帝最喜歡的臣子。 秦宸遇刺時,對方也是趁白宣離開后才動手,就是不想得罪大將軍。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以后還能用得上大將軍,這樣好用又忠心的臣子,上位者誰不想要呢? 可白宣要是死在刺殺里就不一樣了,不管以后誰上位,大將軍都不會為他們所用。 這怎么能行呢?大秦的邊境還要依靠大將軍震懾呢! 所以直到白宣離開他們才動手,就是為了以后能繼續任用大將軍。 看到這里就有人問了,在刺殺之前,秦宸也有好多次沒有帶白宣出宮,為什么他們不動手呢? 關于這個老十就有話說了,你們以為訓練殺手很容易嗎?在那之前這些殺手都沒能合格,根本無法執行刺殺任務。 而且他東拼西湊才有了這么些人,還全都死在刺殺中了。 皇帝登基后,對他們防心甚重,就這些人還是他暗地里想盡辦法弄出來的。 現在全折在刺殺里了,不僅銀子沒了,人也沒了。 要知道光是訓練這么多殺人,他每年都要花費好幾萬銀子,家底都快搬空,家中的妻兒都要吃糠喝稀了。 現在又被降了爵,俸祿也比以前少了。 幸好皇帝沒有停掉他們秦氏一族的分紅,一年也有個二三萬,好歹能把王府的開銷支撐下來。 當天他們被扔出皇宮后,回到家面對的就是來自王妃和兒女們的譴責。 好好的親王妃,親王世子,親王郡主,這下子都降等了。 王妃和世子還好,在稱呼上變化不大,就是俸祿少了,地位低了。 老十的郡主最慘,變成了縣主不說,出去還要被人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