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不過是讓他們跪一跪,和邊關那些犧牲與擄走的百姓相比,這連處罰都算不上。 第48章 本就犯了大錯, 這個時候連沒有參與的文臣都不敢出聲。他們闖的禍也太大了,哪敢替他們求情??! 秦宸手中捏著李德有悄悄遞來的折子,翻閱了起來。 看完他和他哥一樣, 對朝上的這幫子文臣又氣又怒, 都想煽他們幾巴掌了。 當初他們甚至還想讓對方接替大將軍的職位,成為邊關的元帥統領三軍。 幸好他哥還有理智, 哪怕這些文臣真的很煩人, 他哥也沒有同意, 而是讓他去當一城守將,如果對方真有本領,再提拔也不遲。 結果他哥想得還是太好了,對方就是個廢物,連歷史上的趙括都不如。 趙括被釘在恥辱柱上,不是他真的菜,而是他遇上的人是殺神白起。 遇上白起有幾個不輸的? 而他們大秦這個才是真正的紙上談兵, 遇上真正的戰事連堅固的邊城都守不住, 真是沒用。 大秦的邊城可是經過幾代皇帝加固的, 只要有點軍事能力的將領, 只要不出城門, 蒙族想破大秦的城門,都是不可能的事。 結果城門破了, 還讓外族進入城中大肆搶劫,最慘的就是富戶和女子。財寶被搶了不說,連家眷都沒能幸免。 或者說整個城中的女眷都被搶走,成為蒙族的戰利品。 秦宸看到這時, 眼睛瞇了瞇。 “現在邊關告急,缺少糧草和餉銀。既然是你們犯下的錯, 大秦不會為你們的錯誤買單。朕告訴你們,這個爛攤子,你們要是收不好,朕就抄你們的家,把你們的家眷送到邊城,給那些沒有了妻兒的漢子當老婆去?!?/br> 皇帝一邊也不客氣地對地上那一群文臣們說道,不顧他們瞬間煞白的臉,讓他們出錢出糧。 “這一次大戰所有的軍費和物資都由你們出了,明白了嗎?” “臣等遵旨?!?/br> 犯錯的文臣們還能說什么?皇帝的意思他們再明白不過了。 銀子和糧草不止出一次,要是多打幾年,他們就得一直出糧草和餉銀,直到把草原部落趕回他們的老家為止。 別提他們現在有多后悔,后悔當初他們想得太簡單了,以為帶兵打仗多看幾本兵書就行了。 當初他們為了逼迫皇帝同意,甚至還搬出了太傅,皇帝被他們纏到連下朝都不得清靜。 最后同意對方當守將,就這還引得文臣們不滿意。 本來他們是想讓對方接替大將軍,掌握三軍,這樣等于把軍權拿到了文臣們的手上。 偏偏皇帝不上當,不管他們費多少嘴皮子,多纏人皇帝就是不答應。 甚至說了是給太傅和他們面子,才同意那人當守將的。 事實證明,一幫子除了讀書連基本的帶兵打仗都不懂的文臣,他們考察過的人能是什么將才?皇帝當初就不該聽他們的,畢竟文臣根本不懂軍事,只擅長內斗。 現在知道信錯了人也無濟于事,他當初但凡再堅持一點,也不會有今天的禍事。 別看他現在罵得起勁,實際上心里可后悔了。只是他沒太多的時間去后悔,需要盡快派人去收拾爛攤子,還要準備軍械和物資。 “大將軍,看來又要麻煩你去邊境替他們收拾爛攤子了,那些殺我大幫子民的外族,一個也不能放過?!?/br> 皇帝最后看向了才回來沒幾年的大將軍,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如果不是不得已,他真不想大將軍再回邊境。 他們大秦將領嚴重斷層,別說和大將軍比了,比大將軍差一點的都找不出兩個。要不然,皇帝也不會因為聽信了文臣們的話,就給了對方一個守城將領的職務了。 實在是大秦太缺好將軍了,特別是能獨當一面的將軍,一只手都數得出來。 “是,陛下。臣,遵圣命?!?/br> 大將軍沒有遲疑,站了出來向皇帝拱手行禮。 “至于你們,限你們三天之內,把五百萬銀子和三百萬石糧草給朕準備好,要是少了一粒米,朕就抄你們的家?!?/br> 皇帝最后再次警告這些文臣,他這可不是為難他們,誰不知道他們的家中個個肥得流油。就算他們家中的存糧和銀子不夠,不是還有一堆的姻親嗎? 皇帝相信他們可以在三天之內,可以湊齊五百萬銀兩和三百萬石的糧草。 銀子先不說,有了銀子可以在任何時間買到糧草,所以多要一點。 一百萬石的糧草,可以供五萬到六萬將士和馬匹半年的口糧。 三百萬是十幾萬人馬半年的口糧,顯然這位陛下是動怒了,不僅教訓了文臣,也想給草原部落一個狠狠的反擊。 除了將士們需要的糧草,還有運夫和護送軍隊的糧草,這需要另算。不過這個可以等他們把將士們的口糧準備好了后再籌。 這一次皇帝要從這些試圖以文御武的文臣身上刮下一層皮來,讓他們知道敢動以文掌武的念頭,不管是誰都要付出代價。 太祖日記里清楚地寫著,絕對不能讓文官掌握軍權,不然大秦就會變成大慫,因為他們除了給錢求和外,就沒有任何血性,因為他們不會變成人血饅頭。 只要自己沒事,這些文臣就能假裝看不到邊關百姓的血淚,也看不到軍將們的付出,反而認為軍人是莽夫,不配站在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