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因為太祖留下的,所以他可以大大方方地標在書本上。 先生見了沒說什么,雖然拼音沒有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廣,但是該知道的人還是知道的。 這種識字神器,要不是因為世家朝臣們的私心,早就讓太祖推廣到民間了,這樣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百姓的識字率。 偏偏這么好的識字神器,就因為這些人的私心不能得到推廣,秦宸在心中冷笑一聲。 你們越是不想讓百姓開啟民智,那他和太祖就越要做。一代不成,那就幾代,十幾代努力。 只要時機成熟,總有一天百姓們會推翻這個時代,創造屬于老百姓自己的時代。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中的一些詩,前世秦宸就學過,到現在也沒忘記,所以學起來比別的內容更快。 只是他表現和平時一樣,沒有暴露自己的好記性。 秦昊知道大臣一直有盯著幼弟,也不允許他暴露自己的實力,只讓他表現得比一般的孩子聰明一點就行了。 哥哥的話秦宸認真執行,所以即使過去了幾年,大臣們也不知道秦宸十分聰慧。 哪怕盛華區的事,讓大家見識到了十一皇子的能力,卻沒有一個人相信。 大家更愿意相信是皇帝在背后主導,而十一皇子只是皇帝推到前臺來,堵大臣們口的人。 對于大家的誤解,皇帝不僅沒有解釋,還讓暗衛私下散布流言,把這個鍋往自己的背上扣實了。 所以大家都認為盛華區是皇帝所為,十一皇子是聽皇帝的話,不然六歲的孩子正是頑皮的時候,哪能負責這么大的工程。 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不僅大臣們這么認為,就連另外九位王爺也是這么認為的。 也正是誤會了主導者的身份,使得他們不敢跟人說銀子是自己出的這件事。 畢竟他們怕說出真相后,會被皇帝弄死。 現在盛華區的百姓十分感激皇帝和十一皇子,這個時候有人跳出來說銀子是他的銀子,不是皇帝和十一皇子出的。 百姓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會認為他是故意和自己作對。 和皇帝作對能有什么好下場?哪怕大秦皇帝不像前朝皇帝那般嗜殺,卻也是有天子一怒的。 有時候死掉反而是解脫,想死不能死才痛苦呢! 因為《詩經》里有許多詩是和男女感情有關,先生每當教到這里,就會含糊著解釋。 幸好十一皇子沒什么好奇心,對于他含糊的地方沒進行追問。 反正十一皇子不需要科舉,大概意思知道就行了。 先生教得含糊,不代表秦宸就不懂。 他雖說沒談過戀愛,可是對于感情這種事,前世真的看夠了。 所以秦宸沒有追問,不是因為他年紀小不懂,才沒有好奇著追著先生問。 而是他太了解,才沒追問??! 別的學業皇帝可以很盡責地給弟弟講解,一旦和男女感情有關的,皇帝也跟先生一樣,能含糊就含糊過去了。 畢竟現在的秦宸太小了,這一部分內容實在不太好講解??! 京城的冬天很冷,大雪更是沒停過。今年的冬天比往年還要冷,盛華區要不是建成,讓百姓搬進去居住。 就他們以前那個和草棚沒什么兩樣的屋子,早就被大雪壓塌了。 因為大雪一直沒停,皇帝撥了銀子賑災。 這筆銀子由錦衣使負責監督,再加上又是皇帝眼皮子底下,倒是沒有大臣敢伸手。 主要是監視他們的錦衣使太厲害了,一個銅板對不上都要尋根問底。 今年盛華區沒出事,其他地方出事的百姓就更少了。 撥下去的銀子除了給那些受災的百姓補償外,還余下了不少。 而這些余下的銀子,皇帝也沒有收回來,而是讓錦衣使送到了福利院,由秦宸的人收著,給孤寡老人和孩子吃用。 秦宸從小表現得就愛銀子,他身邊的人也在自己有意無意地影響下,一個個精通算術。 因此,不管誰想瞞過他們貪污這些銀子都不可能。 為了防止對方天長日久后改變心性,福利院秦宸安排了三個人。 三個人相互監督,每個月還有人下來查賬,因為不知道派的是誰來查賬,他們三人也不敢聯手貪污福利院的銀子。 別說,被秦宸這么一弄,福利院的銀子還真沒有人敢伸手。 那些早就眼紅的大臣,只能眼睜睜看著銀子從自己的手中流過,最后流向了被他們瞧不起的賤民手中。 好氣啊,皇帝也防得太嚴實了,他們愣是找不到機會。 主要盛華區從上到下,都不屬于京城,而是給了十一皇子。 要不是盛華區太小,他們都懷疑皇帝會直接把盛華區劃給十一皇子當封地。 哪怕不是封地,可十一皇子名下有盛華區在,和他們的那些兄長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他們全都沒有封地,十一這個小屁孩卻有了一個不是封地又勝似封地的地盤。 盛華區的人現在誰不高看一眼啊,在京城大部分人還跺著腳取暖時,盛華區的人在家里只穿兩件衣服,還是春秋款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不用出門取水,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出來了。 今年比往年更冷,連井水大部分都凍上了。因此取水比往年更難,水價一天比一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