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其實隨著長大,童年的記憶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很多時候,宋知言忙著學習,忙著生活上各種各樣的瑣事,很少會想起童年。 但很偶爾的時候,就像現在一樣。 他會想起當年那個狹窄逼仄,足足睡著十多個孩子的房間。 他會想起院長mama用戒尺抽在他們的手掌心,逼迫他們學習的嚴肅表情,只因為學習好的孩子才更有機會被領養。 那時候宋知言還小,不懂太多的道理。 他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要被領養,所以他拼了命的學習。 可是,孤兒院的學習環境實在是太差了。 光是顧著活下來就已經很辛苦了,又哪里有條件去買靠譜的學習資料,更別提去上輔導班了。 小學的時候在村里的小學上課。 老師不大管,院長mama也不懂,為了學習宋知言吃了很多苦頭。 直到上了初中,宋知言年紀也大了一些,他才意識到自己和普通的孩子學習條件差距有多大。 而他也算是幸運,來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學校,有著相對靠譜的老師。 但孤兒院的其他人卻沒那么好運了。 有些人甚至因為跟不上進度,決定輟學。 于是那一年,宋知言開始記筆記。 那時候沒有錄音筆,他就鍛煉自己的寫字速度,把老師課堂上的重點全都記下來。 后來,他又開始練字,想要把筆記記得更清晰,這樣他回去以后,小伙伴們就能完全看得懂筆記。 記筆記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后來宋知言考研。 那時,他的同期伙伴其實大多已經不上學了,但宋知言還是堅持會每年把自己的學習筆記寄回去。 因為他知道。 對那里的孩子來說,這些學習資料,意味著希望,更意味著未來。 哪怕無數個孩子中,只有一個他的筆記派上用場了,宋知言也會感到非常的高興。 因為他想。 如果當年他也有這樣一份筆記的話,一定能夠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彎路。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其他人撐傘。 宋知言的想法就是這樣簡單。 他當然也不是不爭強好勝,不想要保證自己在這個節目里的第一名。 但是,比起第一名,果然還是把筆記分享給更需要的人會更讓宋知言覺得舒服。 人活著不就為一個舒服嗎? 而且宋知言其實不同意江燁所謂的“競爭對手拿了他的筆記就能超過他”的所謂威脅論。 當年那么多人都拿他筆記復印了。 有誰考過他了嗎? 并沒有吧。 既然當年如此,此刻的情形應該也就大差不差。 其他明星固然可以通過他的筆記減少學習困難,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必須將筆記上的內容老老實實背下來。 說起來簡單。 可據宋知言對不少參加節目明星的了解,恐怕能真正做到的沒有幾個。 且就算是退一萬步說。 真的所有人都背過了,也通過了考試。 那也是件好事。 宋知言倒還沒小心眼兒到不希望別人上進學習的地步。 是以,這種種原因促使下,宋知言做出了公開筆記的決定。 且他想明白了這點以后,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會更加注意到把筆記寫得清晰易懂一些。 語文課。 數學課。 接下來的兩堂課里,均是如此,宋知言手中的圓珠筆一刻也不停。哪怕已經寫到手指酸痛,宋知言也像是感覺不到一樣。 他仿佛變成了一個記筆記的機器。 直到下課鈴聲響起。 …… 而此時的節目組后臺卻又是另一幅光景。 原本氛圍還算輕松的工作環境,已經有足足半個多小時陷入緊張之中。 導播們正襟危坐,程序員罕見腰桿挺得直直地,手指在鍵盤上下躍動。 就連節目組的制片人,導演,平日里指點江山高高在上的兩人,表情也相當嚴肅正經。 而這一切的異常表現都是源于半小時前不打一聲招呼,忽然就進入節目組后臺的訪客們。 來人不包括保鏢在內一共三人。 陣仗看上去并不算大。 但宋清和一看到領頭人的長相,當時就嚇破了膽子。 “傅,傅部長,您怎么來了!” 還有劉老,嚴導。 好家伙,文體界的三大巨頭竟然一起出現。 宋清和在圈子里混了這么多年也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陣仗。 被喚做傅部長的中年男人卻笑了笑,面容和藹可親:“別緊張,我只是順路來看看你們工作進展的情況,怎么樣,還順利嗎?” 宋清和頓時一陣頭皮發麻,連忙道:“托您的福氣,一切都非常順利?!?/br> 結果,傅部長卻當下收斂起笑容,語調壓低:“托我的福氣?話好像不是這么說的吧?!?/br> 宋清和:“……” 糟了,他這張臭嘴! 幸好這時,部長身邊的鶴發老人,也是宋清和相當熟悉的廣電局長劉恒益出來打了圓場。 “傅部長息怒,宋制片平日里飯局參加得多,有些話難免順口就說了出來?!?/br> “多謝劉老替我解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