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宋知言神情淡定:“好?!?/br> 于是他放下筆,開始背誦這首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難》。 開口即是: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實話說。 宋知言的背誦并不能算特別有感染力。 畢竟他一個理工男,很難理解李白的浪漫,把《蜀道難》背得抑揚頓挫。 與此同時,原主的嗓音條件也不算太好。 不夠雄厚有力。 是標準的清澈少年音。 甚至之前唱歌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學習,過度用嗓的緣故,還經常破音。 可……不愧是李白??! 千百年間,這世上也就出了這么一個李白。 哪怕宋知言這樣的嗓音條件。 將詩句準確無誤的背出來以后,還是能夠帶給所有人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感。 那感覺就仿佛巍峨的高山與險峻的瀑布就在眼前一般,讓所有人都身臨其境。 而當他又背到: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睍r。 瑰麗詭譎的自然景象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則是撲面而來的世間艱辛之景。 這一刻,所有人,不管聽不聽得懂這首詩,會不會背,都仿佛被宋知言帶回了那個曾經的豺狼虎豹并存的時代。 文字之美,可見一斑。 而也是這一刻。 所有人看著屏幕中自信,淡定的宋知言,震驚之余,忽地想起了這檔節目所存在的意義。 曾幾何時。 明星,偶像,是優秀的代名詞,是人人向往,敬仰學習的存在。 但也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好像遺忘了“偶像”這兩個字最初的涵義。 一個自稱是博士的演員。 不明白知網是什么。 他因為學歷受到萬人追捧,被大家尊稱為“老師”,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 然而,他的論文是抄襲的。 文憑是造假的。 虛假的榮譽構建了他不堪一擊的職業生涯。 當人們發現他的謊言時,毫不猶豫將他趕出了娛樂圈,他的下場不可謂不慘烈。 人們以為終于將一個蛀蟲趕走了,還了娛樂圈一片清凈。 但很快,無獨有偶。 人們很快又發現,像x博士這樣的人,在娛樂圈里竟然不在少數。 錯別字問題已經是小兒科,簡直不值一提。 就在不久前。 一位平日里喜歡說自己讀書的知名歌手,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為粉絲們推薦了一本書。 這位歌手聲稱自己徹夜看書,感觸頗深。 粉絲在評論里大肆吹噓,稱該位歌手是內娛清流,為數不多還在看書學習的男人。 然而當次日的一個記者采訪里,當記者詢問道,請問齊老師對這本書的推薦理由是什么,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時。 這名歌手竟支支吾吾。 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不是剛剛才在社交媒體上口若懸河么?怎么在記者采訪這里,又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自然,這段采訪也被吃瓜網友們扒出來,反復批判。 可這件事的影響并不大。 只是短暫的上過一些熱搜,然后很快銷聲匿跡。 過了一段時間,該歌手若無其事的出現在一場音樂節里,在他的微博評論下,這件事竟然被定性為一場——“惡意抹黑事件”。 哈? 這叫惡意抹黑? 也是不太明白“惡意”,也不太明白什么叫“抹黑”了。 正是此類事件在娛樂圈,網紅圈,頻頻發生。 所以民間對明星偶像和網紅的風評越來越差。 越來越多的人呼吁,要將這些只有外表華麗的“九漏魚”徹底趕出人們的視野。 否則,當我們的下一代反問:“某某不也背不出《蜀道難》么?他不照樣日入208萬?”的時候。 大人們將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難道要告訴小朋友們:“對,這個社會就是不需要古詩文了?!?/br> “沒錯,你不需要學習,以后只要會撒謊就能夠光鮮亮麗?!?/br> “好孩子,學習是沒用的,學會做戲才是關鍵”。 …… 顯然。 國家不可能讓這個趨勢蔓延下去。 因此,《誰是魚?》節目應運而生。它用前所未有的賽制,將明星們齊聚一堂,開展大型考試綜藝。 一則,掀開某些不學無術者之假面。 讓他們徹底失去在娛樂圈工作的機會。 二則,這檔節目又何嘗不是在試圖發覺出娛樂圈中真正值得推崇的明星呢? 當然后者的目的事實上很難實現。 因為首批被投票推選進節目里的明星,大多都是些已經露出端倪的“九漏魚”。 觀眾們想看的只有他們的翻車現場罷了。 最多最多。 這些九漏魚經過亡羊補牢,險而又險的通過了最終考核,留在了娛樂圈。 可今天,宋知言的存在提醒了人們。 不,不是這樣的。 在漆黑一片的池塘里,除了有趁著黑暗四處逃竄的九漏魚以外,還有像宋知言這樣出淤泥而不染的漂亮小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