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其實,這是宋知言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個答題策略。 那就是面對那種看似簡單的送分題,在拿捏不準的時候,就將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答案,在有限的答題紙空間中,完全展示出來—— 就拿這道題來說。 解釋知網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闡述知網的學術意義;第三步,則可以考慮知網在社會各階層的重要影響;第四步,展望知網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樣一來,簡單的答案一下子就變得不再簡單。 蒼白的文字瞬間變得有了活力。 且宋知言越寫越順手,于是到了后面,當他洋洋灑灑寫完一大半答題紙后,當他發現答題紙還有不少空間的時候,他又靈機一動。 對了。 還可以寫英文版! 第8章 綜藝 要問宋知言為什么非要把答題紙填充完。 這便又涉及到另一個悲傷的故事。 當年,他還是一個萌新考研人的時候,一切都是萌萌噠,腦子也是萌萌噠。 所以當那一年的政治大題里。 有一道簡答題叫:“請用一句話簡述巴拉巴巴時?!?/br> 宋知言還真就二愣子一樣,只寫了一句話。 后來他考完,一分之差和上岸無緣晚上躲在被窩里郁悶的時候,忽地,他想起這道題。 后悔的淚水嘩啦一下涌了上來。 與此同時,出現在腦海里還有一個曾經刷到過的考研輔導短視頻。 視頻中,那位地中海老師便用痛心疾首的語氣說道: “有些人啊,說你傻你是真的傻,人家給你留那么大的答題空間,結果你就寫一句話???” 宋知言:“別罵了,別罵了?!?/br> “你覺得你那一句話格外值錢嗎?真就值得五分嗎?那可是足足五分??!五分能甩掉對少競爭對手了?” 宋知言:qwq 后來,宋知言痛定思痛反省自己。 他覺得老師說的很對。 憑什么就覺得自己那一句話就值五分呢? 而且正如老師所分析的那樣:出題人設計答題紙,那都是有目的的! 否則不成了浪費紙么? 宋知言自此長了個教訓。 那就是千萬不能把題想得太簡單,太表面。 另外,自然,宋知言能夠這么寫也是因為在任何考試閱卷中都有一個原則,那便是:答對不扣分。 也就是說,只要宋知言的答案是正確的。 那么在答題卡允許的范圍空間內,無論宋知言寫多少,都不打緊。 無非就是累累手罷了! 況且就這一張答題紙,半小時時間,就算全寫完了也不累手。 是以宋知言奮筆疾書,洋洋灑灑。 轉眼,隨著他將答題紙寫得差不多滿了,只剩最后一句收尾??荚嚂r間也悄然來到了最后五分鐘。 官方直播間里。 彈幕正前所未有的洶涌澎湃著。 【啊啊啊,終于快考完了!】 【我感覺我過了我人生中最長的半小時,沒有之一——】 【誰說不是呢?看著這些明星擱哪里抓耳撓腮的,我都替他們著急!】 【終于要結束了,終于要塵埃落定。我現在就特別好奇,什么時候公布成績?】 【我也……家人們誰懂啊,我可太好奇這些明星的成績了!】 【我懂我懂,尤其宋知言的,我真想知道他到底寫啥了,能整整寫二十分鐘??】 【笑死,怕不是真把高考加油寫了好幾百遍吧?!?/br> 看得出,直播間里依然不乏對宋知言的惡意嘲諷。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針對性的嘲諷是越來越多。 主要是因為,直播間和各路社交媒體高度融合。 就在宋知言在考場上奮筆疾書的時候,幾乎是同一時間,便有營銷號和觀眾發“言難財”,將他答題的一幕發在了微博小紅書和抖音上。 本來《誰是魚?》的熱度都已經夠高了。 截止目前為止,《誰是魚?》的節目討論度已經超過了有史以來的任何一檔綜藝。 結果宋知言答題的直播切片更是讓節目熱度更上了一層樓。 #宋知言演我考試# #宋知言已讀亂寫# #宋知言考場表情管理# #宋知言同款學渣短袖t,夏日學渣穿搭# ……各種熱搜密密麻麻,堪稱宋知言版的“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原本,在四大考場中。 初中賽道的直播間人氣是最高的。 畢竟小學賽道幾乎是空城一座,在這個年代,哪怕是娛樂圈,也根本沒有人連一張小學畢業證都拿不出來。 在四個賽道里,小學太丟臉,是不可能有人愿意去的,哪怕這個賽道的題目最簡單,最不容易出錯,但也沒人愿意去。 而初中賽道就不一樣了。 它比小學更高端一點,但卻比高中大學低端許多。 一些明星便不由得想,高中題不會做,忘得差不多了,初中題還能不會寫嗎? 是以很多明星大著膽子選了初中賽道。 而其中還不乏一些格外耀眼的流量明星,比如就是說那個宋知言的前隊友,頂流談蘇。 是的,談蘇也正是在這檔節目里,正式曝光了他初中畢業的真正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