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那么,為何要因此而驚慌呢? 大可以徐徐應對敵軍的來襲。 至于小勃律那頭的情況, 也只能說是時也命也了。 若是太子殿下并無后手留在此地,欽陵贊卓此時該做的要么是繞路而行,試試從更為陡峭的山巒壁障處能否突圍,要么就是見好即收,前去和太子會合。 總之, 都無法造成戰局的進一步擴大。 但很可惜, 太子殿下不想看到這樣的一幕。 他信誠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他雖是個和尚, 卻因身在高麗之時便在淵蓋蘇文手下任職,并非全然是個超脫于物外之人。 當年選擇開城投降, 隨同那時候的安定公主回到大唐京都,是對他來說最能保住性命的手段,隨后的數年對他少有啟用,也在意料之中。 可現如今,武周取代了李唐,那位坐在王座之上的陛下又與過世的先帝是同一類人,將宗教視為權衡手段,卻絕不會放任發展,他若要在新朝立足,光靠著“曾經在吐蕃傳教”這一點,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能讓他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過好日子,能依賴的,必定是切實的戰功。 就比如…… 他起身朝外走去,走進了附近的佛堂誦經室內。 在這里,有數十名他抵達吐蕃后才招收的弟子,自他從印度越過泥婆羅,抵達大小勃律后,組成了一支追隨于他左右護持的衛隊。 當然,他所能調動的人手,遠不只如此而已。 這些人,更應該被稱作他的心腹。 他定了定心神,朝著這些人走去,臉上露出了一片悲憫沉痛之色。 他的其中一名弟子當即迎上前來問道:“法師這是怎么了?” 信誠吟誦了一聲佛號:“佛祖說,欲解救愚昧之民于水火之中,必會招來波折,面臨災厄,如今果然不錯?!?/br> 弟子疑惑:“這是何意?” 信誠答道:“偽教的爪牙攔住了真理與公正入藏的道路,還要將惡名推在天授救世之人身上。如今道路四絕,激流天塹,是我等該當挺身而出的時候了?!?/br> 他朝著周圍的一張張臉看去,“我先前同你們說過的話,你們還記得嗎?” 眾人齊齊點頭。 他們怎么會忘記呢? 信誠給他們帶來的佛教經義,正是當年被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往長安,又經過了翻譯和解析的內容。 相比于藏地相對粗陋的佛教演化,說是精糧與米糠的對比也不為過。 而被他稱為偽教的雍仲苯教,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說,當年松贊干布聯合自己的meimei賽瑪噶,趁著象雄國王視察之時里應外合擊潰這個部落,已經讓雍仲苯教失去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又如果說,藏傳佛教強烈的政治屬性讓一部分人心生困惑。 那么信誠口中描繪的中原佛教和社會景象,便是讓正處奴隸制下、動輒以人骨為器的吐蕃,愈發被對比出了其野蠻而兇殘的一面。 所以信誠話中的意思已不言而喻。 他深深地行了一禮:“寬仁世道的光能否照耀到這片土地上,便權看諸位了?!?/br> 眼見這些人匆匆朝外走去聯絡人手,信誠的心中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真是不枉他這么多年間該當老師的時候好好當,該講故事啟發民智的時候也沒節省口水,該教授生存本領的時候也沒偷工減料,在這些人和這一帶的不少藏民心中,中原王朝的形象已然被一步步神化。 或許也因為,文成公主當年在嫁給松贊干布后,將農具與糧種帶到藏原之上時,也曾抵達過大小勃律,已先一步將一個潛移默化的種子種植在了此地眾人的心中。 所以現在,當武周的大軍被攔截在外的時候,當他說出“偽教爪牙攔路”的時候,也正是這些種子被催生破土的時候。 只希望,欽陵贊卓那邊的配合也不要讓他失望。 …… “外頭是什么聲音?” 韋氏將軍忽然自夢中驚醒,便聽到了一陣嘈雜異常的動靜。 他匆匆起身朝外走去,試圖問明個情況。 哪知道剛剛走出營帳,便看到了一陣突然升起的火光。 他本以為,在他成功將欽陵贊卓攔截在河谷另一頭后,能暫時得到一夕安寢,等到將此地的戰況送到邏些城后,他也理所當然地能從赤瑪倫那里得到下一步的指示。 卻怎么會在本已該當平靜的戰況中,出現了這樣的變數! 他也當即發覺,那絕不是一道尋常的火光。 只因隨同火光而來的,還有一陣響亮的喊殺之聲。 韋將軍面色一變。 他此刻到底不是身在衛藏四如的土地上,若是突然之間被大勃律的軍隊所進犯,對他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 別忘了,為了確保衛藏四如的其他防線不會受到影響,他帶來的兵馬并不算太多! 可他怕什么來什么。 韋將軍剛剛披掛上身,便聽到士卒來報,在夜色中前來進攻他們的人,都有著甲胄在身,還各個身手矯健,以至于在倉促之間應戰,落在下風的竟然是他們! 別看敵軍只有步兵來襲,但在這等昏暗而局促的軍營之中,只要不強求直接斬將奪旗,當然還是步兵更為合適得多。 韋將軍當即大怒:“他們真是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