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國子學、太學之中,原本并不招收女學生,只有少數人有這個特例,現在,便將這個限制給放開吧。再傳朕旨意,天下各州需增設女子學館,具體事宜,交由鳳閣決策?!?/br> “此外……” 圣神皇帝的最后一句話,以一種更為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太學錄招女學生的支持。 她說,太平和婉兒都已不該只就讀于內廷蒙學之中,若只在弘文館這樣的地方就讀,又未免少了與人之間的往來,倒不如去太學讀書吧。 也好在今年制舉于六月舉辦之前,先給天下人再做一個表率。 但讓武清月都沒想到的是,在陛下的這出詔令宣讀頒發下去后,有一個人先找到了她的面前。 “我想來找太子要個恩典,不知……我能去太學就讀嗎?” 她神情依然柔和,卻好像已因先后在長安和洛陽的兩年經歷,在目光中多出了一抹更為堅定的神采:“以楊明舒的身份,而不是前朝敬懷太子妃?!?/br> 第274章 見武清月并未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而是露出了幾分若有所思的神情,她又當即繼續說了下去,“請太子切莫怪我唐突, 只是……” 楊明舒咬了咬牙:“只是我在想,我既要為四海行會之中編纂識文斷字、通曉時勢的課本,便不能比旁人慢了太多步?!?/br> 當年若非武清月勸說, 楊明舒險些要以為,這世間已再無她的容身之地, 不如以感染癆瘵為由留在襄州。 也正是自那里回來,她方才知道, 為何武清月會說, 偌大一個長安,必然還能讓楊明舒立足。 在登門拜訪了榮國夫人后,她便像是顏真定和韋淳等人早年所做的那樣, 在四海行會中擔任了個教書的職務。 也不知到底是因長安城中諸多事情突發,讓人忘記了她這位前太子妃的存在, 還是因為弘農楊氏被驅逐問罪后自顧不暇,她也算是過了兩年的安生日子。 直到圣神皇帝登臨帝位, 安定公主成為太子,整個天下都為之驚動,才讓她重新走出了門。 但非要說的話,她其實沒有那樣大的進取心,也并未打算在就讀于太學后便走為官入仕的路子。 她只是怕, 怕那些很喜歡她的商會學生, 會被她的教授給帶偏了。 就像她當年就曾經沒能抓住那個機會, 反而走了那樣大的一個彎路。 “我……” 她剛要繼續再說,忽然見面前的武清月抬起了唇角, 朝著她回以一個溫和的笑容:“明舒,你為什么會覺得,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有必要來向我求一個恩典呢?” 李弘這個人,甚至因沒能有機會參與到宗室的謀逆和叛亂之中,若是對人說起敬懷太子的名號,恐怕都快忘記那是個什么人了,更別說是楊明舒和他之間的關系。 她想只做自己,而非什么人的女兒,什么人的遺孀,在武周并不難,只看她敢不敢再鼓起一點勇氣罷了。 楊明舒目光一怔:“天經地義?” “怎么不是天經地義呢?”武清月回問,“你可知道,在圣神皇帝的詔令公布之后,有一個人已借著消息靈通先一步報了名,還是個只怕誰都沒想到的人?!?/br> “她叫蕭妤,曾經是唐和帝的妃嬪。但現在,她是太學的一名學生?!?/br> 她的這個決定甚至完全出乎了武曌和武清月的預料,可蕭妤說出來的理由卻讓人無從反駁。 她說,她當然可以憑借著兩次報信站隊,在圣神皇帝即位后,也像是那些珠英學士一般得到個官職,或者是得個爵位的封賞,但她不想這么做。 她的前半生都因蘭陵蕭氏而屢遭安排,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在她從宮中隱退前往寺院禮佛之時,有時也覺自己的日子過得太隨波逐流,那便總得再學些東西,才好決定讓自己接下來往哪里去走。 再說了,她總不能讓別人說,她是完全靠著兩個女兒養活的吧?現在她們兩個跟著她的姓氏哎! 在登基典禮結束后不久,圣神皇帝就同意了她提出的請求,將李素筠改名為蕭素筠,將李下玉改名為蕭夏玉。1 那她若是還帶著先帝妃嬪的身份,又在明明包袱已被盡數解除的情況下還要固步自封,還有什么資格有此優待呢。 聽武清月說到這里的時候,楊明舒不由掩唇失笑。 如她所說,這蕭夫人當真是個妙人,想來等到真正成為同窗的時候,她也能向對方學到些東西。 但在這份笑意之下,楊明舒的目光又有一瞬的震動。 這個非同一般的太學學生,會讓此次入學的人中,既有十歲上下的,又有四十余歲的。 她自然不會覺得這會讓入學之時的場面變得滑稽,只會覺得,這當真是只有圣神皇帝治下才會出現的…… 盛況! 當然是盛況! “你現在還覺得,這是有必要向我匯報的事情嗎?”武清月眨了眨眼睛。 楊明舒也終于后知后覺地意識到,除了當日被人從府邸中拉拽出來后,武清月其實一直稱呼她的是皇嫂,可今日的第一句,卻是明舒二字。 她當即搖頭:“我明白了,我會自己做好決定的?!?/br> 武清月滿意了:“那我便期待,你在太學之中的表現了?!?/br> 讓她感到滿意的,又何止是蕭妤和楊明舒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