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而在她目光看去的方向,她的母親又何嘗不是有著愈發煥然一新的面貌。 她已無需再穿皇后的袆衣禮服,去數那其上有幾行錦雞的圖紋,以和內外命婦的吉服區分開來。 當她從此前的“有意”,變成這元月初一正式登基大典之上的“即將”成為天下之主時,在她身上的,便已自然而然地換成了天子龍袍。 她還端坐在那里,并未起身,就連發髻上也還少有裝飾,剛剛挽起在頂,卻已足夠讓人感到,這絕不是人靠衣裝,而是她合該穿著這樣的一身走到臺前,接受世人的朝拜。 武清月朝著殿中張望了一圈,便知這絕不是她一個人所持有的想法,而是身在此地的宮人一致所想。 眼見其中的一位宮女還在走動,武清月連忙上前:“等等,那個放著我來!” 武曌隨即就見,武清月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到了那頭,站在了那個托盤的面前。 在這托盤之上所放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天子所佩的十二旒冕,也即將被戴在這位圣神皇帝的頭上。 武清月伸手接過了這個托盤,帶著它和其上的冠冕一起,走到了母親的面前。 這一幕對于武曌來說,有些說不出的眼熟。 當年她被李治冊立為皇后的時候,彼時年幼的阿菟從宮女的手中接過了那花釵十二樹的后冠,將它戴到了她的頭上,而現在,又是她將帝王冠冕端到了她的面前。 但今日的情況,又和當年并不相同。 武清月目光期待地端著托盤,沒有下一步的動作,只等著面前的母親伸手取過了這帝王冠冕。 這十二旒冕的分量被托舉在武曌一個人的手中,對照著面前的銅鏡緩緩戴在了頭上。 這其中當然是有所不同的。 在將登基稱帝的旨意向著朝臣、向著天下宣讀之前,圣神皇帝先做的,是自己為自己加冕! …… 太和禮樂恰在殿外發出了第一聲奏鳴。 第272章 若是今日登基為帝的不是武曌而是李旭輪, 面對先帝才被送葬離開洛陽的情況,這些陳設在外的禮樂之器,大多是設而不奏。 可今日又有誰敢妄言非議這些慶賀之聲, 是不該從此地發出的。 大唐的第三位天子已被葬于思陵,種種生前身后之事,都已隨著謚號的敲定被蓋棺定論, 留在這東都洛陽統治者姓武,而不姓李。 當她還是天后的時候, 就已能和天皇平起平坐、執掌朝綱,如今也更不可能會被什么孝道和夫妻關系所裹挾。 白事既已被洛陽徹底挪開, 那這該奏的禮樂, 就絕不能有任何一點削減。 但這登基典禮上有別于歷代帝王登基的,又何止是禮樂而已! 冬日的天穹,亮起來得要比平日里更晚一些。 那些起的要比平日上朝還更早一些的官員, 順著燈火開道,抵達了登基大典的場地。 借著周遭的燈火, 不少官員在閑來無事的四處打量中,忽然發覺了個特殊的身影。 李昭德離得近一些, 直接沖到了那人的面前,連忙問道:“你怎么會在這里?” 郝處俊身為禮部的重要官員,在圣神皇帝的登基典禮前自然該當繼續查漏補缺,也負責這其中各項流程的把控。 前幾日在前朝幾乎沒見到他的蹤影,自然誰都得覺得, 他是因登基典禮太過重要, 沒有時間分心在其他的事務之上。 但在此刻, 眾人卻發覺,情況和他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 他不該在此地的。 郝處俊的臉色里透著一股疲憊之態, 低聲回道:“陛下有令,此次登基大典并不由禮部負責,而是由一個新部門主持?!?/br> “尚儀局中的女官此前協助過陛下主持親蠶禮,協助過迎接大軍凱旋的典禮,現在和珠英學士一并協辦登基大典,改名春官?!?/br> 春夏秋冬的春,以禮部相關的事務作為季節之始! “那你這幾日……” 郝處俊懶得接話。 當年他還在敬懷太子身邊的時候,便和當時的天后發生齟齬,那現在被以這等方式剔除出權力中心,相比于那些已經被清算身死的,居然還能算得上是幸運之人。 陛下以各方來賀之人甚多,鴻臚寺缺少人手為由,將他給調了過去。 這才是為何,他在近期少有出現在朝堂之上。 他朝著天邊看去,只覺上蒼似乎都在為這出典禮賜福,否則為何那些游動的云影間,已經透出了一抹霞光。 而這場注定要在史冊上占據開天辟地位置的登基典禮,又怎么可能讓一個曾經指摘過天后禮數的人來一并辦理。 他也有一種特殊的直覺:這出典禮之上,提前告知于群臣的事情太少了,少到極有可能還隱藏著什么要命的消息。 可他能做什么! 天皇過世,敬懷太子過世,雍王反叛被殺,和他關系尚可的一個個本能當政的人,都已融入了黃土,他能做的也不過是在此刻充當起一個參與儀式的觀眾而已! 就連拂菻、大食、新羅、南詔、突厥的使臣,都比他的分量重得多。 沒看和他有著相似處境的裴炎,當日還敢在朝堂之上建議盡快迎立李旭輪為太子,現在也只敢沉默著站在一邊了嗎? 更讓他清楚自己處境的,是他看到此刻有一支隊伍正在從他的面前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