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李賢:“這……” 李元軌勸道:“您應該還看到了,陛下明明已到了今日這般地步,也沒有想過要立安定公主為太子,可見他心中抱有的是什么想法。他或許也正苦于不知如何才能將您復立,更不知有周王這個抗拒的表現在前,您是否還有這個成為太子的勇氣。那就更應當由您先走出一步,去改變這個結果??!” “若是真到了太子之位空懸,陛下就已駕崩的地步,您還在猶豫之中,您的jiejie卻絕不會介意趁勢而上,接掌大唐皇帝的位置,到了那個時候,可就并不僅僅是朝堂秩序混亂的問題了——天下何曾有過女皇帝??!” 發動百姓叛逆的陳碩真,在這些李唐臣子的眼中,反正是絕不可能算的。 但他們卻已在安定公主的身上,看到了這種開天辟地的跡象。 像是唯恐李賢還要再表演圖謀,李元軌忽然加重了語氣:“其他臣子會因為安定公主的接任得到什么待遇,我不敢隨便做出一個判斷,但你會有什么結局,我卻知道!” 沒等李賢開口,李元軌就已自顧自地說了下去:“沒有哪個皇帝能夠容忍比自己更為正統,還有可能取代自己皇位的人活在世上,您就算想要讓世人忘記去歲的北伐之戰,也已絕不可能過閑云野鶴的日子。既然已無退路可言,又為何不能奮起反抗?!?/br> “只要您能拿到天皇對您敕封為太子的詔書,得到天后陛下的支持——不,甚至不需要是支持,只要是平等的對待就行,再在洛陽掌握一支隨時能夠發動的武裝勢力,確保您在繼位之時能將安定公主堵截在外,您就絕不會輸,這還不夠嗎?” 李賢目光怔怔。 哪怕他已經基本知道了李元軌會說出些什么來,但在真正聽到這番話的時候,他依然難掩心中的激動。 是啊,他本就是距離皇位最近的人,只要還有人愿意支持于他,他的繼任會遠比任何人都要容易。 父皇敕封太子的詔書,他應該并不難拿到。 李旭輪屢次的逃避和裝病已經深深傷到了父皇的心,而相比之下,他在這半年中對父皇的關切,就和弟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若是他再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將自己還敢去做太子的話說出來,父皇必然會滿意的。 再有宗室的支持,起碼在這些姓“李”的人當中,他比安定更應該成為父皇的繼承者。 只是他此前的“淡泊”顯然并不僅僅是因為,他需要給韓王霍王這些人表演出一個更為端方的形象,也因為…… 他心有顧慮啊。 “你說要讓天后對我和對安定平等相待,以朝堂之上的情況看,你覺得可能嗎?”李賢苦笑。 他有時候甚至在想,是不是因為在安定出生和他出生之間間隔了太短的時間,加上母親又是在前往昭陵拜謁的路上將他給生下來的,生得格外艱難,所以對他天然便有幾分厭惡。 但又或許,那僅僅是因為安定和天后之間的同盟時間已經太久了,久到他根本沒有從中插足的機會。 李元軌卻并不這么看?!暗阋廊皇撬膬鹤?。不是杞王,或者是什么其他人去當那個未來的天子。到了那個時候,她以太后的身份依然能享受到天下人的崇敬?!?/br> “反倒是她若扶持安定公主上位,還不知能否保全身后之名!” 李賢愣住了一瞬,又張口問道:“那……你說的武力呢?” 若說此前李賢還覺自己到了邊境也能帶兵打仗,北地一行就是徹底打碎了他的這個幻想。 而在安定公主的赫赫戰功面前,他不信他面前的這位皇叔居然能夠違心地說,要是給他領兵的機會,他也能夠超過她的。 那也未免太過荒謬了。 李元軌倒是沒這么想,但在他和越王李貞等人敲定的計劃里,這確實不是什么問題。 聽出李賢終于愿意明確地和他們走到一起,他的臉上甚至浮現出了一抹笑容:“各方宗室隨時能自為官任職之地馳援京師,而在這東都洛陽之內,只要安定公主一日未歸,我們就有繼續募招人手的機會?!?/br> “她以為你已因先前的戰敗意志消沉,再沒有跟她爭奪皇位的想法,也正是你能利用的地方?!?/br> 他低聲朝著李賢說道:“殿下,只要您還有登臨大寶之心,我等必為您送來甲胄武裝,讓這李唐天下重回正軌!” 李賢的眼睛里閃過了一縷明光。 若是李清月身在此地的話必定會說,這可真是好一番貪婪而又無知的眼神。 但沉浸在有人扶持、前路在望幻想里的李賢沒有一面鏡子在手中,看不到自己到底是何種模樣。 本就沒當李賢是真正君主的霍王更是樂于看到他的這個表現。 因為,李賢的答復已緊跟著出了口。 “那就……有勞霍王了?!?/br> 第266章 李元軌步出李賢的宅邸之時, 臉上已多出了幾分如釋重負。 有這個在名義上最合適于繼承皇位的人頂在前頭,他們這些意圖對抗安定公主和天后的親王,也就多出了一份底氣。 但這位曾經被鐵勒人俘虜過的廢太子, 到底能否因此次取勝坐穩皇位,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他可是聽說了。 那位鎮國安定公主在邊境,將征討鐵勒得勝之事, 刻在了京觀旁樹立的碑銘之上。自去歲北部受降城開始建立至今,從并州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不知調派過多少士卒往來奔走, 都在那碑銘之上見到了蠻夷擄劫太子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