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君士坦丁四世眼皮一跳:“你會我們的語言?” 他本以為, 該當是由跟在對方后頭有著拂菻特征的隨從做個翻譯, 卻不料竟是直接從澄心的口中, 聽到了一口流利的拂菻官話。 少了這居中的一輪轉達,對方也就更不易在這異域之地遭到誆騙。 對方……果是有備而來。 只聽澄心不疾不徐地回道:“我東方華夏之國地大物博, 人才頻出,又有包容兼蓄之能,若無通曉境外諸國語言才能,如何有可能被派遣出使。若是大王連這都要覺驚訝,那么我隨后的話,也就不必多說了?!?/br> 她說完這話轉身便要離去,絲毫沒有一點要在此地停留的意思。 可君士坦丁四世都還沒能得到解惑,又如何有可能讓她這么離去,連忙起身攔道:“使者且慢,我方才并無輕視之意。只是有些意外罷了?!?/br> 他讓人給澄心和同行的幾人賜座,這才繼續問道:“使者方才說,東方的華夏之國?” 澄心應道:“拂菻商人頻頻前去的絲綢國度,難道還有第二個嗎?” 也正是因為帶領船隊前往廣州,數次和那些拂菻商人打交道的經歷,澄心才有了學會東羅馬帝國語言的機會。 她自然不會告訴眼前這位君士坦丁堡的主人—— 在她最開始學習拂菻國語言的時候,她也僅僅是因早年間沒入宮中,又在安定公主的手下見到了太多卓有天賦之人,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在哪一方面出類拔萃到為公主分憂的時候,她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再多學一門本事。 現在她站在此地,頭頂安定公主所賜的“武”字姓氏,代表著中原大國和這西方之鄰交涉,也能憑借著通曉他們的語言,有這個和對方談話的底氣。 好像直到這一刻,她才忽然意識到,自己并不再能夠為人所替代。 安定公主會選擇將那面武字旗交托到她的手中,也同樣是因她值得對方這么信任。 而當她站在異國的疆土上時,也已經有了足夠的分量。 哪怕看到君士坦丁四世的臉上因她這個回復而閃過了一抹慍怒之色,澄心也不曾有任何一點異樣的表現。 “絲綢之國?”君士坦丁四世憤然起身,“我父王在世之時,兩次派遣使者出使大秦,為你們的皇帝獻上了赤琉璃、綠金精等寶物,你們的皇帝便回贈以璽書和綾羅綢緞,現在這些東西還被珍藏在教堂之中,難道這竟然不算是雙方互為友鄰的標志嗎?” “還是說,在你口中實有地大物博之稱的華夏上國,也不過是如同大食一般趁火打劫的匪寇?” 澄心微笑發問:“要這么說的話,我也可以發問了。大王可曾自己派遣使者以結盟好?” 君士坦丁四世沒法回答這個問題。 拂菻上一次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也就是他口中的大秦,是他父親在世的前一年。 他自己在位期間,因大食的進犯就已夠頭疼的了,哪里還有這個多余的工夫想到這一出。 但這樣的一句話,顯然并不適合作為一個用來回答使者的借口。 那只會顯得他在向人示弱,而不是他有這個質問的理由。 澄心又已發出了第二個問題:“大王可知道,自己手握的璽書上所屬的天子早已過世?” 君士坦丁四世:“……” 國書這種東西,可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往來,更具有效力的還是兩個皇帝之間的往來。 所以說,唐太宗簽下的國書,和天后與安定公主有什么關系呢? 這都將會是另一個時代了。 還不等君士坦丁四世答話,澄心又已發出了第三個問題:“大王的父親繼位之時風雨飄搖,帝國的軍隊散落各處,亟待召回,就連他本人都年僅十一歲,但前往華夏的使者在次年就抵達了都城長安,將重器獻上。若大王您也有心結交,為何使者花費了五年都到不了我國皇帝的面前呢?” 這句更加致命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句潛藏著對比的質問,讓君士坦丁四世的面色頓時一僵。 他也終于發覺,這位來使何止是帶著一支擁有可怕武力的隊伍,將他對于東方古國的想象都變成了現實,也有著對拂菻的絕對了解,和匹配使者地位的口舌。 五年的時間啊。 那當然不是因為使者沒能越過大食在邊境所制造的攔截,更不是因為路途遙遠,就這么迷失在了半道上,而是因為……他確實忘記了。 他忘記了自己還需要去向那個龐然大物展現自己的友誼。 當他再度開口的時候,話中的氣勢已被削弱了幾分:“你們到底想做什么?” 澄心緩緩答道:“邊境有變,我東方大國不可不顧?!?/br> 君士坦丁四世無聲地握緊了自己的右手,唯恐從對方的口中聽到一句想要遠征的答案。 在接連的打擊面前,他無法分清,到底是大食的穆阿維葉更加麻煩,還是那頭名姓不知的華夏皇帝更為可怕。 然而他聽到的下一句卻是:“我先前已說過,華夏兼容并蓄,有天。朝上邦之風,兩國交戰頻頻,死傷甚廣,我中原皇帝看在眼中痛心不已。若是拂菻愿意重新建交,便由我方勸阻大食退兵,以保拂菻子民數十年太平如何?” 澄心的這話一出,君士坦丁四世目光中頓時閃過了一抹意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