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甚至不能等到次日早朝議會,必須是在收到這軍報的下一刻! 對于這發兵的時間,安定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四個字。 “兵貴神速?!?/br> 這就是為何今日的朝會召開得如此之急,甚至等不到過夜。 但這個盡快達成的發兵甚至還不夠,這個早已羽翼豐滿的女兒就站在距離他數步的位置,“建議”他再下達兩道指令。 一道,是讓她出兵之時得以調度北地各州府兵,以便隨時調整單于都護府周遭各州的戍防。在對鐵勒、突厥各部的手段上,是殺是放也有更大的主動權。 這一點,李治必須要給,也不得不給。 李賢的戰敗真正給了李治以一記清醒的耳光,讓他明白戰爭這種事情根本就不像是處理政務一般,可以讓他用那等分析強弱的方式來評判勝負。 他再如何不希望安定的權勢進一步攀升,不想看到就連單于都護府一帶的軍權也落入她的手里,也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為了防止北方混亂的局勢波及大唐境內,只有安定能有這個資格,統籌各方隊伍,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清除禍患。 他甚至都無心去管,安定到底是為何能提前給狄仁杰那把劍,讓他去調度安東都護府的人。 他沒有辦法去問了。 而安定需要的另一道指令,正是廢太子。 在詔令宣讀出來,將太子李賢統兵無方,為敵人所趁的罪狀宣讀在朝堂上的時候,方才的畫面仿佛還在他的腦海中不斷回蕩。 他見過安定數次的請戰。 遼東之戰,是她從他這里聽到了大唐的弱項,直接帶著滿腔的抱負沖上了戰場。 藏原的第一戰,也是她希冀于能為大唐挽回遭到祿東贊父子算計,而主動身赴險境。 再回藏原應戰欽陵贊卓,是在朝堂之上將她在這數年間累積的優勢一條條地說出在他的面前。 誰為君誰為臣的區別都再清楚不過。 唯獨這一次大為不同。她就算沒有直接說出那樣的話來,也自有一句潛臺詞在說,他能依靠的將領只有她了。 所以,哪怕是廢太子這樣的話,也可以如此從容而理直氣壯地從她的嘴里說出來。 李清月當然知道,在李賢還有那個太子的身份作為保護的時候,他在鐵勒人的手里起碼能夠保住性命,但在連太子都不是了之后,很有可能會直接被殺了泄憤。 但那又如何呢? 按照彼時她和李治所說的話:“陛下必須要給那些還被困在漠北的府兵給出一個交代,也要讓這些即將跟隨我出征的士卒安心。陛下也必須對邊境的百姓做出一個交代,否則萬一鐵勒人帶著太子南下,讓他成為一個令人投鼠忌器的籌碼,誰知道是不是人人都能做高將軍,愿意為了百姓士卒的生死早做決斷!” “再有猶豫不決,只會讓今日已有的損兵折將局面更為糟糕罷了。還是說——” “陛下是希望我在對外出征的同時對外宣稱,大唐的太子并沒有被鐵勒所俘虜,還好好地端坐在并州都督府或者單于都護府境內,沒有出現在漠北呢?” 這種話,在戰報必然已經遍及北地的情況下,就不必用來自欺欺人了,說出去都是個笑話! 在這樣的一句句威逼面前,李治能做的,就是今日朝堂上官員看到的那樣,直接下達廢太子的詔書,讓安定的出征再無后顧之憂。 可就算接受了這個建議,在詔書宣讀完畢,堂上還一時之間寂靜無聲的場面里,李治不知費了多少的力氣,才能將此刻的暈眩感壓下去。 從李賢被敕封為太子到如今,滿打滿算也只有半年的時間。是李治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走上了領兵出征的這條路。 也是李治,在這個對方落入災劫之中的時候,以一道廢太子的詔書將他繼續打落塵土之中。 這何嘗不是李治在自己打自己的臉,也讓他比任何一刻都要清楚地意識到,他掌握不住的,何止是這三任太子的命運,也是他自己的命運。 在他將軍國大事委任于天后和鎮國公主之時,這還僅僅是個模糊的預兆,甚至還被他自覺是緩沖矛盾的手段,但現在…… 他已越發清晰地感覺到了何為時不我待,又命不由己。 天后的毫不阻攔甚至是支持舉動,也讓他忽然在想,太子的立而又廢,對于曾經提出以安定為太子的天后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陛下,該宣讀另一條詔令了?!蔽涿哪锏穆曇舸驍嗔死钪蔚纳袼硷w散。 李治緩緩開口:“……好?!?/br> 他逃避不了李賢戰敗所帶來的影響,逃避不了他很可能要既失天子威嚴又再失去一個兒子的事實,就讓他暫時逃避掉另外一個問題吧。 在場的官員看不到這其中的暗潮涌動,只能聽到陛下隨即下達的詔令。 李賢出征造成的邊境有變,勢必需要有人前去穩定局勢和民心。 “令鎮國安定公主領敕勒道行軍大總管,總領并州都督府、單于都護府、燕然都督府、金微都督府軍事?!?/br> “令涼國公領敕勒道安撫大使,隨同出征?!?/br> 李清月和契苾何力先后領命。 這兩條詔令當然是有區別的。 安定公主總領軍權,出任敕勒道行軍大總管,身上擔負著的,是出兵征討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