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這就很顯然是個修編史書的好料子。 方今修編國史所設的史館,話語權盡歸于監修國史的宰相和兼修國史的官員手中,真正位卑而有史才的專職修史之人卻并不太能決斷大事。 但這個執掌咽喉唇舌的要害之地,總不能始終像是許敬宗所做的那樣,為了確保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先一步打擊掉在其中地位斐然的政敵,而是該當直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就從這里開始好了。 武媚娘抬眸吩咐道:“讓閱卷之人盡快將科舉那邊的卷宗批閱完畢,擇選其中的優良答卷送到我這里來?!?/br> 桑寧當即應聲而去。 制舉與選官密不可分,加上此次又是糊名首創,凡是有機會參與考核的基本都到了,閱卷量大得嚇人,沒有半個月的時間批閱不完這些試卷。 只希望這其中也能出些學問手腕有可取之處,也在朝中并無背景的人才吧。 武媚娘一邊想著,一邊將面前的答卷中可評為上等的全部挑選了出來。 到了這一步,已再不必擔心閱卷之人對考生的固有印象會造成什么影響,她干脆伸手拆去了這些試卷邊緣的封口,看看到底是哪些人通過了她的考核。 當先出現的名字—— “顏真定和殷頤然……”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安定曾經和她說起過顏真定,說的正是她在四海行會中教習。而若是翻閱一番顏真定的背景,實不難發覺她和后者之間的母女關系。 前有為宣揚這珠英學士的選拔,將裴氏母女延請入宮。后有珠英學士的考核中母女一并冒頭,在武媚娘看來,當然是個再好不過的征兆。 她們能以這等方式冒尖出頭,一手策劃了這場選士盛會的天后母女,也合該能夠達成自己的心愿! 她也隨即懷著更為期許的心態翻向了下一張試卷,看見了其上書寫的名字。 “宗燕客……” 武媚娘的目光閃動了一剎,在其中掠過了一抹沉思。 這個名字的出現和這份答卷的優秀,讓她忽然之間在心中冒出了一個有些特別的想法。 但還得再等一等,才能看看這個想法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 不過這個“等一等”,對于天后來說,只是在總攬朝政的閑暇之余催一催閱卷的進度,順勢再將臨川公主等人也給派去協助于閱卷。 對于那些參與進制舉之中的人來說,卻真是一場煎熬的等待。 二月的長安仍有些陰濕的寒意,接連下了兩場連日的小雨,直讓人在等待之中被閉塞在屋內,更覺心中焦慮。 倒是那關中的農人在田地里接連叩了幾個響頭,仿佛是在感謝這接連幾年的旱災,終于看到了消停的希望。 不,應該說并不僅僅是關中。 當李清月踏上回返北方的旅途之時,除了官道兩旁打眼望去的新綠朦朧,讓人只覺迎面拂來的已是輕盈春風外,還有田中育秧的老農往來匆匆,實有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哪怕以她如今所身處的位置,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頭,遠不到能夠松懈的時候,也并不妨礙她在此時踏馬漫行,享受這一刻的荊襄春景。 楊明舒打開車窗往外看去的時候,看到的正是安定公主這副有別于先前的閑適。 “王妃……” 楊明舒抬頭打斷了侍女的話,寬慰道:“我們既已決定了回去,那便走一步算一步吧?!?/br> “至于回到長安之后到底有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她垂落的目光中有一縷掙扎,又因想到了李清月當日的那句話隱沒了下去,“先看看情況吧?!?/br> 她不得不承認,安定公主的手段雖然有點過于直接粗暴,但在達成目的上確然有著奇效。 尤其是她對著襄王府放的那一把大火。 對于襄州當地來說,廢太子李弘的到來與定居,顯然不是什么榮耀,而是一個必須接受的禍端。 在李弘死訊傳出的時候,楊明舒就算懶于去打聽各方的反應,也覺那其中不會有幾人哀悼,反而勢必會有人覺得,他為何不能換個地方去死。 現在,一把大火徹底燒去了襄王府存在的痕跡,也一并燒去了當地人對于癆瘵會在此地擴散的懷疑。 那些被火灼燒的痕跡先經歷了街巷的清掃,后經歷了一場春雨,應該會很快被沖入地底。她們這些曾經住在襄王府之中的人也會被統一帶離此地,還這里一個清凈太平。 以孫思邈為首的醫官更是在此地接連義診七日,以定襄陽百姓之心。 這等暴力卻有效的根治手段,讓裝有李弘尸體的辒辌車行出襄陽的時候,竟還得到了幾聲真心的送行。 若是旁人來辦此事,或許能讓排場看起來更為體面,卻絕不會有安定公主所做的那般利落干凈。 在對李弘的這件事上,她是如此表現,那么在另一件事上呢? 她說,這偌大一個長安城,為何會容不下一個楊明舒…… “皇嫂還在擔心弘農楊氏?” 楊明舒連忙將思緒轉回了眼前,卻發覺自己好像在方才一不小心點了頭,作為了李清月這個問題的回答。 李清月笑了笑,“有些話在當時點火的時候不方便說,現在馬車行路當中無人留意到這頭,我也不妨同皇嫂交代?!?/br> “你看那弘農楊氏枝葉繁茂,雖有諸多旁支身份存疑的問題,但在關中的地位也確實能算高人一等,可又怎知不是富貴已然到頭。天皇陛下先認可了科舉糊名之事,本就是有意打壓世家氣焰,現在我皇兄之死還是受到了有心人的刺激,更是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