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若非要說的話,都沒人敢當面對著李治痛罵他處死李忠和李素節是無情吧? “而且……” 李清月掛在了武媚娘的身上,也不知道是在認真還是在開玩笑地說:“我不擔心還有一個原因的。我是什么性格您又不是不知道,總之,阿娘要是因為皇兄的緣故突然撒手不干了,我就直接將您和外祖母一起打包帶出長安,然后興兵反了。到時候您賊船都上了,總不能反悔吧?” 武媚娘無語:“……說正經點?!?/br> “好吧,我說正事?!崩钋逶聯Q上了說正事的口吻,“眼下長安城中因天皇抱病,前太子過世加之科舉將至而局勢動蕩,阿娘既已有了決斷,那自然還是居中主持大局為好?!?/br> 她隨即坐起了身,鄭重其事道:“我去襄州,親自將皇兄的遺體接回來?!?/br> 這便是給這位已故的前太子最后的體面了。 第240章 這份毛遂自薦的請托, 也在次日被武媚娘傳遞到了李治的面前。 “為何是讓安定去襄州?”李治按了按額角,低聲發問。 李清月之前的話中,再清楚不過地將她和李弘之間起過矛盾的事實, 袒露在了李治的面前。這份恩怨,固然已經隨同一方身死而消弭化解,卻無法掩飾其存在過。 就算在安定協助閻立本去宣讀那份廢太子旨意的時候, 對于太子的“指點”表現,著實讓人滿意, 但李治總覺得,現如今弘兒病逝, 由安定公主前往襄州主持喪儀…… “陛下是想令宗室前往, 還是想讓賢兒去?”李治的思緒被武媚娘打斷了。 他老實承認:“我想讓賢兒去?!?/br> 接下來長安城中的科舉選士,正如他之前和李賢所預估的那樣,已經沒有了他們插手的余地, 但去為長兄送行,卻顯然是彰顯太子友愛兄長的最好機會。 對于朝堂要務, 賢兒還正在學習摸索之中,很有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有所成效。 兄長喪儀卻該當無妨。 武媚娘搖頭:“我以為不妥。若是陛下不打算追封弘兒為太子的話, 讓賢兒走這一趟也無妨,現在的情況便不同了。一個接替兄長上位的太子,為一個先被廢黜后被追封的太子送靈還京,旁人會如何想呢?賢兒又會如何想呢?” 李治微微一愣,忽然意識到, 天后所說的這句話未嘗沒有道理。 前后兩任太子, 一個還活著, 一個卻已死了,但死了的那個又被追贈太子之位, 剛剛成為太子不久的李賢安知不會生出困惑的情緒,擔心自己在其中稍有表現不當,就會因此遭到父親的厭棄? 這件事,確實微妙到不適合由太子來做。 “以鎮國安定公主的身份迎回前太子,便不必有這樣多的顧慮了?!?/br> 見李治并未答話,卻已有了猶豫的余地,武媚娘當即又補充道,“何況,還有一件事我想陛下也該知道,在昨夜,阿菟找上我說了一件事?!?/br> “何事?” 武媚娘道:“她問我,弘兒死于癆瘵之疾,留守襄州的醫官有無考慮過當地的民心震蕩?感染癆瘵之人,生者十不存三,就算在這兩年間已有管控之法推行下去,也難保不會因弘兒出殯而惹來非議?!?/br> “她雖未曾告訴我,打算采用什么法子來應對此事,但自早年間她將孫神醫自蜀中延請而來,東都尚藥局建立,這十多年里她對于醫官的栽培向來用心,不是其他人可比的?!?/br> 她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李治怎么會聽不出她話外的意思。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要選擇放棄一個更優解,非要讓李賢在其中獲得名望嗎? 毫無疑問,在對外征伐之事上安定是個中翹楚,在對內的這等大事上,她依然是最合適的執行者。 “你說的不錯,在這件事上,安定要比太子合適?!崩钪未鬼o出了答案。 剛經歷了喪子之痛,還是他最為看重栽培的兒子,這份心性憊懶讓他實在是不想在不必要的問題上分出心力了。 武媚娘隨即就見他朝著自己遞過來了一張紙,“讓安定去就去吧,我昨夜想了良久,為弘兒定下了謚號,你看看如何?” 武媚娘朝著紙上望去:“孝……敬?”1 李治目光悵惘,沉默了一陣,方才接話回道:“慈惠愛親為孝,死不忘君為敬,弘兒過世,我實在心中沉痛,想為他加上這兩個字為謚?!?/br> 武媚娘的目光有一瞬停留在了李治的臉上,有些不太明白,為何李治對于李弘的懷念之情竟能到這個地步。 就仿佛是這個兒子的早逝,讓他在午夜夢回之時又將李弘的形象美化了幾分,和此前說他沒有這樣的兒子,已經形成了愈加鮮明的區別。 “媚娘?” “哦,我是在想一件事?!蔽涿哪锸栈亓俗约旱睦Щ?,回道,“這個死不忘君的敬字無妨,但這個孝字,我看陛下還是該當斟酌一二。您別忘了,您之前是用什么理由將他給廢黜的?!?/br> 李治的記憶力一向不差,更何況是一封在他急火攻心之后讓左相寫下的詔書,“……我說他納邪說而違抗皇命,勾結朋黨,心懷異端,有不忠不孝之舉?!?/br> 那個“敬”字還能用貶謫到襄州之后有所悔改來解釋,加上“敬”字的解釋本就是李治自己想出來的,就算換個說法也并無不可。 那個“孝”字卻顯然絕不能用,否則就等同于是李治在對外承認,自己之前的廢太子詔書中還存有不實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