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李素節沉默了一瞬,在面上有短暫地被希冀之色所占據,卻還是低聲回道:“可我阿娘說過,這朝堂之上最忌諱像是上官儀一般,以臣子身份妄加揣度天皇天后的心意?!?/br> 若是武后當真如同蕭德昭所說的一般,完全不顧天皇意愿,為了爭權奪利,發起了什么觸動朝臣利益的大變動,那她恐怕也無法成為今日的天后了。 天后是君,這些人是臣,其中的勝敗關系,明明還很清楚地擺在眾人的眼前。 但他這句質疑剛剛出口,蕭德昭的下一句話就已接踵而來:“這不是揣度,而是事實。武后意欲發起科舉糊名,太子東宮屬官均覺不妥。若你不信我的判斷那也無妨,你總不應該覺得,這么多人的想法都是錯的吧?” “要不是你與我蘭陵蕭氏之間的關系,我何必千里迢迢來到你的面前,給你指點一條生路!” 這話中的氣勢依然不小,也讓李素節有一瞬間在想,他是不是當真因為阿娘對于武后的退讓變得過于謹小慎微,這才在機會到達面前的時候都不敢伸手去將其抓住。 雖然此刻他還并未從蕭德昭的口中獲知事情的全貌,但或許確實沒有他想得那么糟糕。 想到這里,他的面頰顫抖了一瞬。 這份不容錯認的意動并沒有逃過蕭德昭的眼睛。 哪怕李素節的下一句話并不像是要接受他的“拉攏”。 他緊繃著開口:“你的這番推論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你提醒我了,你是東宮的屬官,大可以跟著太子高升,倘若太子有朝一日登基,難保你不能成為下一個李敬玄。忽然來找我這個早已失勢的許王,誰知是不是想要坑我入套,以便讓我去做太子的墊腳石?!?/br> “可太子現在還需要你去做墊腳石嗎?”蕭德昭冷然發問。 “你!”李素節面色一沉。 他完全沒想到,先前仿佛還在為他著想的蕭德昭,會忽然說出這樣一句直戳人肺管子的話。 蕭德昭卻渾然不顧,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恕我直言,您如今已再沒什么可被太子圖謀的了。若是繼續陷于許州,放任天后代替天皇站在臺前,您的威脅可能還沒有周王和雍王更大?!?/br> “但我也不瞞著您,”他壓低了些聲音,更顯出幾分對李素節的尊崇之意,“您對太子無用,對我來說卻是蒙塵的珍寶。若是能抓住契機青云直上,便是一片前途坦蕩,所帶給我,給蘭陵蕭氏的好處遠勝過太子,所以您不必擔心我會坑害于您?!?/br> “何況……”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也沒說要讓您在現在便直接對上武后,只是需要您回返關中表露一個態度也就夠了。比如說——” “你說我是東宮的屬臣,那么你難道就不能是嗎?” 李素節一愣:“這……” 蕭德昭信誓旦旦:“此次天后變更政令,我們會說服太子也站在反對的位置上,所以你并不需要親自站到臺前去跟天后叫板,只需要響應太子的聲音也就夠了?!?/br> 李素節心頭一震。 這最后一句話,聽來真是讓人安心。 如果說他先前對于蕭德昭的到來還有起碼七分的警惕,在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便已去掉了一半。 唯獨剩下的那一點,或許只是對于前路的未知而已。 是啊,他應該明白的,以他如今的地位,還遠不夠資格站到臺前,但他可以先去響應太子的聲音,就如同他的兩個姊妹跟在安定公主的身邊一樣。 但若如蕭德昭所說,武后的地位會因此次事變而大有折損,那么往后誰主誰次,那就不好說了。 他垂下了目光,試圖掩蓋住這其中的心緒起伏,以及—— 重新被喚醒的野心。 “我想知道具體的情形。還有,太子不該不知道,反對天后也會影響到他的地位,你們究竟要如何說服他站到天后的對立面?!?/br> 在此等地位穩固的局勢下還如此容易被拿捏的話,那這個太子就算終有一日要被人扳倒下臺,也真是一點都不冤枉。 不像他,能抓住的恐怕只有這一條晉升之階了。 蕭德昭笑了:“好,我會一五一十地說給你聽?!?/br> …… 李素節最終還是隨著蕭德昭做好了重返長安的準備。 為了防止母親再對他說些甘于平淡的話,當李素節向著朝廷遞交了返京探親的奏疏之時,干脆并未將其額外去信于蕭妤,告知他的選擇。 不過,當他得到啟程批復的那一刻,大約也不會有人在意于這位許王的動向,只因更大的風暴已先一步砸在了這長安城中。 天皇下詔,咸亨二年元月開辦制舉,舉士選官并進,改變此前的進士科規則,將原本的試策單科改為三門考核。 自《禮記》《左傳》大經和《老子》《爾雅》中選出題目考察帖經。 以詩賦銘文論表組成應用文考核,名為雜文。 第三門才是原本的時務策考察,名為試策,一共五道題。 這三項結合,正是針對當年母女交談中提及的科舉“作文仿寫”過多的弊病,而在其中做出的平衡。 怎么說呢,這其中有秀才科考察的內容,并未讓眾多士子有什么特殊的反應,只當這天子恩科取士怎么都要提高些標準。 但隨后的一條天后旨意,卻霎時間炸了這長安城中大部分人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