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現在就算圣旨已下,為此事蓋棺定論,媚娘還有幾分抱不平的想法,又將這其中的困境控訴在了他的面前,也一點都不奇怪。 雖說連英國公的孫子李敬業都因前往遼東的數年歷練,對安定公主尤為敬服,李治卻不難猜到,朝堂上的大部分臣子到底是如何想的。 安定公主年齡漸長,好像非但沒有讓熊津大都督府的幕僚變成更多人愿意趨向的選擇,反而有更多人開始觀望天皇天后對于安定公主隨后的安排,看看他們是否要在太子成年之后,還給一個公主這樣大的權力。 這就讓安定在運行四海行會、坐鎮遼東之時,不得不啟用更多的非士族出身之人,以確保各處崗位都有人督辦事務。 她想借用同道的姐妹與皇室長輩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可李治也說不好,這樣的發展到底會導向一個什么結局。 比如說,倘若安定當真能在數年后解甲歸田,這個只有在安定麾下才能得到重用的特殊群體,當真甘心自己會失去此前的權力嗎? 然而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因病癥導致的頭疼就讓他被迫中斷了思考,武媚娘也在此時朝他說道:“再說了,她們的俸祿是安定出的又沒讓你出,還有,若是真有人覺得我在苛待于義陽和宣城,蘭陵蕭氏只是因蕭昭容的失勢而偃旗息鼓又不是人都死完了,自會來說的?!?/br> “陛下與其思考這些費心傷神的事情,還不如想想,該當給賢兒選個什么王妃?!?/br> 李治連忙擺手:“如今后續軍糧籌措仍需不少,先莫要提此事了?!?/br> 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雖是身在病中,李治的語氣也倏爾凝重了起來,“這軍情要務,還要勞煩媚娘與涼國公商定,千萬莫要……給吐蕃以可趁之機!” 此次安定請戰,調度各地單只府兵精銳便有四萬有余,若算上后勤人員與候補兵馬,有將近八萬之數,若是作戰一年,需要六十萬石的軍糧。 奈何災情之下,關中先后遭遇大旱與暴雪,早將常平倉糧草取用殆盡,就算有官員、親王、富戶各自解囊,又調度了山南糧倉儲備,也只湊出了大約三十萬石,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會消耗在行軍抵達西海的途中,可想而知對于后方的糧草補運壓力有多大。 三個月內必須再有一批軍糧調撥往隴右,送入吐谷渾與西海都護。 他得是瘋了才會在此時考慮皇子的婚事。 也就只有李敬玄那等為攀附世家不遺余力的家伙,才能想到趕在旱災期間,又將新婦迎娶進門,成了朝堂之上被安定痛斥的對象。 “陛下放心,此事我會盡心的?!蔽涿哪锲鹕響?。 她這句應諾之言,早在安定出征之前就已和女兒說過,可不知是否是因今日的那番思緒,讓她將這話重新在李治面前說出的時候,只覺這“盡心”二字,分明已有了另外一番意思。 到底是為李治盡心,還是為她自己盡心,做自己有本事做到也必須達成的事情,好像已然有一個答案了。 不只是阿菟正值“眾星拱之”的時候,她又何嘗不是呢。 匭使院既承載著傳遞民間諫言的職責,如今也等同于是半個天后的私人“秘書團”,或者說是另外一個門下省,為她歸并奏疏、協辦政事、起草詔令,其中的宮中女官與朝臣,正是簇擁在她身邊真正聽令的群星。 可大約是因有相當一部分經由天后遴選出的官員早已習慣了二圣臨朝后天后在前朝處斷政務,加之匭使院成立的時間還很短,都并未意識到這個變化。 倒是今日得獲天后召見的狄仁杰在被領進此地的時候,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獨立在外的團體,似乎完全能起到更為深遠的作用…… 僅僅是在當下,還只像是個廣開言路的中樞而已。 但在即將行到天后面前的時候,他還是先將自己的種種揣測思緒都給收了起來,恭敬地行了個禮。 天后自面前的卷宗中抬起頭來朝著他端詳了一番,開口說道:“右相對你在此次隨同前往河南道巡查的表現褒獎有加,可見這大唐銓選的改革確實有效,能從地方上選出賢才來?!?/br> 狄仁杰:“天后過譽了?!?/br> “我有沒有過譽你心里清楚,能得右相這么夸贊,可見你不是個膽子太小的人,只做一個侍御史未免有些浪費了?!蔽涿哪锍烈黜汈?,忽然拋出了一個問題,“我有件事想要考考你?!?/br> 今日并非身處大殿之上,但天后這等語氣,與天皇親策試舉,分明沒有太大的區別。才自雍州折返不久、候立在旁的婁師德也不難聽出這個態度。 狄仁杰也聽得出來。 他拱手:“臣洗耳恭聽?!?/br> 武媚娘從一旁的婁師德手中接過了卷宗,“自總章天災開始,太倉、廣通倉不足以應對關中糧食需求,幾乎都要依靠外來運入,河陽倉、回洛倉、含嘉倉常擔轉運要務,但就算如此,裝滿之時能負載五百余萬石的含嘉倉內也只剩下了五十多萬石的府庫存糧,還要供給關中與洛陽所用?!?/br> “河北道黎陽倉距離安定公主開河辟田處不遠,需至八月之后才能陸續有米糧存入,南方山陽倉倒是還有七十來萬石的存糧,但需用于揚州大都督府駐兵所用,以及賑濟江淮一帶,謹防南部動亂。如此情形以你看來,若要將其調度北上,需走哪一條路線,又該當先挪用多少存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