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咸亨二年元月行舍禁開山之道,以保難民過冬。 …… 而更讓李敬玄覺得眼前一黑的,是陛下隨后朝著安定公主說出的一句話,“令劉仁軌巡撫河南道后,前往河北道開河辟田之地,接替你九河使的位置。若治河不成,他就別回來做宰相了!” 李清月抬眸與武媚娘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份喜色。 這番由劉仁軌當先發起的爭論,本就是為了借機給李清月再贏得一份在朝堂與民間的威望。 而今日所得到的結果,甚至比她們此前估計的還要更好。 吐蕃的突然來襲,還讓她在朝堂之上無可替代的地位越發昭然,也等同于是在李治做出決定的想法上推了一把! 安定公主的領兵出征,恰恰是在為這場救災調控中的爭執給出一個臺階。 至于劉仁軌會否因為“治河不成”而丟了官位? 此前李清月如此果斷地申請開辟黃河故道,為許穆言爭取下來了這個度支巡官的位置,將遼東實踐過的種種手段用恰當的方式呈現在這片中原土地上,難道是為了看著它失敗的嗎? 力爭地方靈活救災的劉仁軌在做出了這等先斬后奏的舉動后,非但沒有被革職查辦,反而繼續被留在救災前線,從某種意義上,都該當算是李治做出的退讓了! …… “阿娘,疾病果然是會消磨人心志的……”李清月隨同武媚娘走出含元殿的時候,便以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武媚娘握住了女兒的手,“那你怎么不說,這是因為你我的能力與地位,都已越來越能讓說出的話傳往四海了呢?” 第216章 是啊, 這份加重的話語權,已越來越鮮明地擺在了臺面上。 就算今日不是天皇心氣漸喪而做出了讓步,就算今日太子并未身在洛陽救災, 而是能在朝堂之上提出異議,就算吐蕃并未恰好選擇在此時發難,讓她有了借機請戰的機會—— 最后的結果也不會變的。 最多就是, 還需要多耗費一點心力罷了。 “要不是天后不適合在今日商議之事上做出太多偏私,就應該讓阿娘幫我再對這個李敬玄訓斥幾句, 免得這等德不配位的家伙身居相位,還真覺自己有了統領群臣、指點朝綱的本事?!?/br> 所幸他這只是以吏部尚書的身份出任的宰相, 不像是老師那個右相的身份一般, 對于朝堂要務有更多的插手諫言權柄。 “你以為我不想嗎?” 聽到女兒這句既像是打趣,又不無認真的話,武媚娘的目光中也閃過了一縷寒芒。 早在六年之前, 李敬玄的表現就已經被她記在了賬上,偏偏此人驚人的記憶力和把控官員遴選規章的本事都相當驚人, 在精簡官員、規范銓選這件事上還需要依靠于他的本事。 此外,陛下在失去了上官儀和薛元超后, 也確實需要一批“心腹”取代這兩人的位置。 正因如此,李敬玄的升遷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不過無妨,昔年薛元超說恨不能娶五姓女,這個李敬玄倒是達成了這個心愿,可惜也因此觸犯了天皇。我看你今日的那句話, 說得簡直恰到好處, 再有他平日里自以為是的結黨營私, 這個官員選拔的職務應當不會在他手里繼續多久了?!?/br> 規則都已經制定好了,又已有了諸多協辦此事的副手, 逐漸鋪開成新的人脈,何必還要將一個無知無畏的家伙,放在這樣一個要職之上,給自己添堵呢? “到時候便如你所說,找個需要人切實去體察民情的職務,將他給打發去一并感受一下民間疾苦?!?/br> 當然,在武媚娘看來,需要解決的何止是李敬玄這個出頭鳥,還有這朝堂之上諸多尸位素餐、食古不化的家伙! 現在只是希望讓災情之中,由地方官員承載起更多的職責,就會招來這樣多的反對,仿佛是影響到了他們京官地位的特殊性,可想而知,若要為國家強盛,做出更多在政令上的改變,將會招來多少非議和抵抗。 總得為朝堂各處填補上足夠的后備人才,然后尋找契機,將這些人給替換下去。 “罷了,先不想這些了?!蔽涿哪锂斚茸狭嘶胤祪葘m的鸞輦,將出得含元殿后便凜冽起來的北風給阻擋在了外頭,見李清月也已跳上了車,這才繼續說道,“還是先說說你這個出征的事情吧?!?/br> “你在河北道那邊的事務,隨后有你老師前去接手,不必擔心會有人分薄你的功勞,也總算你阿耶的頭腦清醒。但就算有涼國公負責督辦軍糧與府兵調撥之事……” 她還是覺得有些擔心。 饒是深知阿菟在兵法謀略之上的天資過人,在這幾年間也從未有過懈怠,反而是借著東西作戰的機會,訓練出了一支作為頭陣的精兵,她也難免去想,在方今這個國中剛遭天災的當口發起大規模作戰,倘若在某處出現了調度失誤,對于戰場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吐蕃的大規模動兵,也絕不可能再如當年一般,被安定找到那等逐個擊破的機會。 這意味著,唐軍的糧草和后備兵力,都需要有更為小心的籌措。 各地遭災的環境里,這些府兵能否全心投入到戰事之中,也是一件未知之事。 再加上,就算定期有派遣府兵前往西海都護,以圖適應這高原之上的氣候,要想讓士卒盡數處在巔峰的作戰狀態,終究還是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