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這銅制的匣子顯然與尋常的匣子有些不同,乃是由四枚銅匣合并為一處,組成了一尊大匣子。 但奇怪的是,目前只有兩尊匣子上寫有文字。 有通曉文字之人當即將其念出了聲。 “這尊叫做招諫匭,若是有對朝政的建議可以投入其中,尤其是此次應變災情的策略。若有采納,又確能于民生有益,即可加官進爵?” 讀到這里的人當即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好像是在科舉、門蔭入仕之外,另外的一條為官之法,但其中要求諫言確實于民生有益,又分明不是那么容易辦到的。 “你先別愣著啊,另一個呢?” 那人被身旁的人推了推,連忙念道:“另一個名為伸冤匭,乃是用于自覺懷有冤屈之人控訴所用。在災情期間,可用于檢舉民間超過新規的放貸之人,一旦核準,檢舉者可得賞錢百文?!?/br> “此銅匭設于長安、洛陽以及各州州府,設置知匭使與匭使院,主持其中檢舉信件文書……”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意識到了為何此物要放在城門口。 此地人多,便是真有檢舉投入其中,也很難被人留意到究竟是誰做出的行動。 這顯然是對檢舉人的保護,也是對災情之中不法分子的監督。 當然,對于大部分長安百姓來說,更為要緊的還是第一個匣子。 歷年科舉便如同魚躍龍門、廝殺激烈,若能憑借著另一種別出心裁的辦法混出頭來,說不定也是一條出路。 至于這應災之法到底能否奏效,先寫出來總是沒問題的。 這四尊合一的銅匭剛因天后的指令被放置在了長安城門口,到了次日便有相當多的書信被送入了宮城之內,經由專人篩選剔除后,將剩下的送去給了天后。 隨后幾日更是陸續增多,經由專人往復搬運,才能盡數送到宮中。 大約也因天后多出了不少待看之物,就連天皇風疾稍有復發跡象,都沒能讓她挪個窩。 …… “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碧酵兄掳涂粗邦^走動頻頻的宮人。 在她身邊還坐著個身形稍顯單薄的小姑娘,雖還年少,但自秀美的五官中卻已有一番書卷文氣。 聽太平出聲,上官婉兒接話問道:“什么感覺?” 李長儀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仿佛已先對自己的判斷有了認可,這才說道:“我覺得我阿娘最近對我阿耶……不太關心了?!?/br> 從來沒享受過有父親是個什么感覺的上官婉兒,覺得自己很難探討這種問題,便問:“這很要緊嗎?” 李長儀一噎:“……好像也沒那么要緊?!?/br> 畢竟打從她有記事能力開始,阿耶就一直是病懨懨的狀態,平日里她所見的就是阿娘多行過問朝政之舉,還要管著下頭幾個年少的孩子。 少關心幾句都已經是個大人的阿耶,應該也沒什么問題對吧。 太平越想越覺得這其中的輕重緩急都說得通。 何況如今正值天災,各項舉措都是勞心費力之事,哪里能談什么家事私情呢? 比起關心阿娘對阿耶的態度,打小就好動的太平公主更關心另一件事。 “聽說今日朝會之上,阿姊得了個九河使的委任,即將前往濮陽賑災開道,婉兒——” 太平目光發亮:“阿姊打仗不能帶我一并去,你說,這個治水撫民,能不能帶我一并去?” 第210章 太平是真的很想到外面去看看。 此次阿娘前往雍州救災, 原本是答應了要帶上她的,結果又因災情加劇、各處都需要人手的緣故,怕她在其中缺人關照, 只能將這個出長安采風的時間往后推一推。 唉,每次看到阿姊在遠途歸來時候帶來那些新鮮玩意,聽到她說起沿途的故事, 太平便覺得自己也該當親自去看一看。 “不只是我,其實你也很想去看看的對吧?”太平朝著自己的小伙伴發問。 上官婉兒看似文靜, 但好像并未因為出身在掖庭之中,就覺得自己合該被拘束在高墻之內。 李長儀和她朝夕相對, 便沒有錯過, 當她說起濮陽救災也想同往的時候,在婉兒的眼中分明也有幾分意動。 “哎呀,鄭師都說了, 將來我們要讀書行路,知行合一, 如今也算是學了幾本書了,走幾步路也很應當!” 上官婉兒都還沒有一點反駁的機會, 就已被李長儀給拉上了,“走,我們去找阿姊?!?/br> 只是當李長儀抓著路過的宮人問了問安定公主是否在宮中,朝著走馬樓方向追去的時候,卻在太液池以西見到, 阿姊正同太子阿兄相對而站。 不知是不是出于孩童的直覺, 李長儀怎么看都覺得, 這個畫面說不出的怪異,并不太像是尋常的兄妹交談。她便干脆拉著上官婉兒蹲到了道旁的灌木后頭, 只從那后頭探出了個腦袋朝著那頭遠遠張望。 “公主,你在這里也聽不到那邊具體在說些什么吧?”上官婉兒扭頭發問。 或許是因她比之太平公主更能拋開太子和安定公主之間的兄妹關系去看待眼前景象,李長儀覺得有些微妙的二人并立,在年少而敏銳的上官婉兒看來,甚至該當算是劍拔弩張才對。 恰逢此刻御園之內落雪一片,本就喜著紅衣的安定公主和身著朱紅公服的太子,就連衣著顏色都成了最為鮮明的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