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別用你這小腦袋瓜胡思亂想了?!崩钋逶律焓謱⑺哪X袋揉了揉,讓李長儀當即伸手抱頭, 憤怒地回頭試圖瞪人。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覺得這種鎮壓可能是在她有記憶之前就開始了,這才形成了一種過于熟悉的反應。 “阿姊, 我七歲了!” “我知道啊,要不然我怎么會帶你來這里?!崩钋逶聡@了口氣。 不是這個年紀, 她都怕這種情況會給小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呢?!安贿^……明日你就自己在宮中好好進學,我這幾日應該都陪不了你了?!?/br> 英國公猝然離世, 雖因此前便身體不佳, 但上有陛下這個病體抱恙多時卻還續命在此的案例,就算是司禮官員也不敢真將英國公的喪儀籌辦起來,免得被說成是對英國公的詛咒, 所以接下來要忙碌的事情著實不少。 而既有天子下詔聲稱要親自登樓相送,又要百官一并送行, 那么此刻正在受災最重的雍州巡視的天后便該當盡快回返。 英國公府子弟因守孝之故即將各自丁憂,也需盡快有人填補上空缺。 更麻煩的是, 當李清月領兵還朝之時已入十月,誰也沒料到,極端的天時居然會再次降臨,早前剛經歷過旱災的數州忽然又生大雪,短短數日之間, 已在平地累積三尺有余。 這個突然到來的雪災非但沒讓人看到瑞雪兆豐年的希望, 反而在須臾之間, 便對這些飽經旱災苦難的百姓,又給予了致命一擊。 若說旱災是讓他們無力在今年累積足夠的食糧與財富, 但尚有余糧之人還有機會勒緊腰帶生存,這場暴雪卻是根本不給人以活路了。也給前腳還在賑濟旱災的隊伍帶來了新的麻煩。 當李清月在將太平送回寢宮,轉道紫宸殿的時候,便見同樣從英國公府中折返回宮的李治正在提筆失神。 也不知這份遲疑落筆,到底是因英國公病故,還是因為再度堆到案頭的急報。 聽到安定到來發出的聲響,李治這才回過神來,將筆擱置在了一邊?!澳銇砹??!?/br> 李清月答道:“我見阿耶精神不振,自然該當前來探視。阿耶的身體本就不好,還是不該讓自己負累過多,傷及己身?!?/br> 李治并未立刻答話,而是怔然地望著前方。英國公在臨終之時所說的“公主易得,賢帥難求”,以及英國公本人的離世,都促使他不得不收回此前暗中與之商議的一個打算。 但就算他已不再考慮此事,也知道這道消息其實還并未被皇后與安定本人獲知,在眼看對方站在他面前的時候,李治還是不免有些說不上來的尷尬,甚至在眼看她選擇先將年幼meimei送回去的時候,只覺松了口氣。 可她又已在隨后站到了他的面前。 這個過分年輕有為的女兒,在六年的時間里雖未再度達成什么滅國的戰績,卻顯然成長得越發出色了。甚至當她站在跟前的時候,也自有一派迎面而來的生命力與上位者的威懾。 若非她只是個公主而不是皇子…… 他愣神之間,已聽女兒繼續說道:“英國公也算是安享晚年、高壽而終,雖未能得見吐蕃等地平定,總算也看到我大唐正值蒸蒸日上,他與阿耶更是君臣相得的典范,勢必會為后人所銘記。此為喜喪,您該當為他高興才是?!?/br> “待服喪期滿后,阿耶也必定不會苛待英國公府子弟,屆時還有一番重敘君臣之情的美談呢?!?/br> 李治搖頭:“你倒是會安慰我。但就算是喜喪,想到此后便又少一位長輩在側,朕便心如刀絞?!?/br> 他的聲音在說到這里時,斷續了一剎。 自李清月的角度望去,他此刻的心痛確實不加作偽,只是這份情緒好像并不僅僅是因英國公而起,還因貞觀老臣的陸續病故,讓他想到了其他的故人。 只是此刻在他面前的到底是女兒而非皇后,才讓他并未將話盡數說出來。 他抬眸道:“行了,我知道你關心我,但你剛得勝歸來便遇此大事也不容易,還是先下去休息吧,我這邊有太醫問診出不了問題。我就是……” “有些累了?!?/br> 他說話間按了按額角,似乎真不愿意再多言語。 李清月便也相當知情識趣地在走完了這番表關心的流程后告辭離去。 不過,當她回返自己的寢殿之內后,此前在父親面前展露的誠懇關切,都已慢慢地從這張臉上消退了下去,只剩下一片越發冷淡的模樣。 在她幼年時期,阿耶還能以調侃一般的語氣,說起為何女兒更關心母親,卻不夠關心他這個父親,在往后的四五年里,他還能驕傲地表示安定公主真有李唐先輩的風范,有著何其驚人的作戰天賦。 但到了如今…… 恐怕李治自己也已感覺到了,在這父女往來交流之中,已經因為她年歲漸長,多出了一種清晰的隔閡。 而這份隔閡,顯然并不是因為她常年在外而不在長安的緣故。 而是因為,她這個公主已明顯不再是帝王的附庸! 這種無法掌控,甚至不得不依賴的感覺,和時至今日皇后給他的感覺極其相似,偏偏皇后還能受到夫妻關系的制約,親子關系卻在李唐的傳承中向來很是淡薄。 這就讓公主比之皇后危險得多。 哪怕并不曾有公主犯上、悖逆禮法的情況發生,但這等芒刺在背的情況,足以讓本當大權獨攬的天子察覺到了直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