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昔年英國公是并州大都督府長史,他李治則是以晉王身份遙領并州大都督,算來竟是已有四十年的時間了。 這是一份從李治幼年時候便結下的君臣淵源,也在這四十年間從未因矛盾而變質,到底有多難能可貴,簡直無需多言。 可如今這張尚有幾分血色的面容之上,已是一種更接近回光返照的模樣。 又眼見英國公依然在以一個看待晚輩、看待天子的純正目光望向抵達病榻前的他,李治幾乎克制不住地紅了眼眶。 李勣顫聲答道:“有些話我應當不必向陛下說了,您已是一個合格的天子,無需我來指手畫腳?!?/br> “英國公何必如此說……” 李治下意識地握住了英國公的手,便發覺這位老將軍早年間久經戰場的磨礪,讓他縱然到了生命的尾聲,還依然在手上力道不小,甚至以另一只手拍了拍李治的手背,仿佛是對他做出了一番安慰。 “陛下,我只有兩件事想說?!?/br> 李治哽咽:“你說?!?/br> “一件,是希望我的身后事一切從簡,如今天災橫行,實在不必再多生事,便如陛下早年對我的允諾一般讓我隨葬昭陵,便已足夠了?!?/br> 英國公說到這里,語氣已有幾分虛弱,但大約是因為后面的那一件事對他來說更為重要,他闔目休養了一陣精神,這才以更咬字清晰的方式開口:“早年間,先帝曾經對我有一句評價,他說我與江夏王不能大勝,但也不會大敗,乃是穩中求勝之將?!?/br> “我追隨先帝平王世充、滅劉黑闥、攻竇建德,先后出征東突厥、薛延陀,所經戰事中的表現確如先帝所說。比起天下名將,我的天賦并不出眾,但勝在有識人之明,和對士卒優待之心?!?/br> “您太自謙了?!崩钪涡闹邪祰@了一聲。 父親對英國公的這句評價,哪是對他能力的貶低,分明是在將他和彼時恃才傲物的薛萬徹相比,比起不能大勝必然大敗、性情極端的薛萬徹,英國公才當真是他李唐的棟梁之才。 那是賢將與才將的對照罷了。 比起后者,自然是前者更有能成為托孤之臣的潛質。 事實上,在李治看來,英國公的表現無愧于父親和自己對他的信任。 “是否自謙我心中有數,”李勣目光中越發有了一派超脫沉靜之態,緩緩說道:“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也并未到老糊涂的地步,所以不知陛下是否愿意信我這個平庸之將,在死前對朝廷將領的評價?!?/br> “您說吧?!?/br> 李勣道:“自邢國公病逝后,若我也過世,軍中資歷最老的便是涼國公?!?/br> 李治頷首:“不錯?!?/br> 安定雖然在軍伍之中的威信很大,對隴右、蜀中、安西、遼東、河南河北道的府兵都有過統領的經歷,但若算起統兵的年頭,確實不如自郕國公改封涼國公的契苾何力。 李勣緩了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涼國公雖出身回紇,但對李唐的忠心毋庸置疑,乃是外族將領中的標桿,只可惜他已年事漸高,倘若西域、吐蕃戰事復起,請陛下謹慎派遣他為將。契苾何力作戰素來不顧己身,我怕他因此折戟。倒是……” “倒是同屬外邦將領的黑齒常之、阿史那卓云已可堪大用,或可替代他出任安撫大使?!?/br> 李勣咳嗽了兩聲,隨后的聲音更是低沉了下去,只好在還足夠讓李治聽個清楚:“薛仁貴、李謹行、高侃等人可以為將,不可為帥。此三人長于進攻,短于戰略,知如何破敵,但需上有旨意。請陛下謹慎用之?!?/br> 李治應道:“我明白?!?/br> 薛仁貴的帶兵缺漏在其放縱士卒的表現上已可見一斑,李謹行長居遼東,因有安定在旁指點倒是看不出問題,高侃多征戰于云中、安西一帶,也少有獨立為大帥的履歷,同樣很難確定其能否為帥,但既然英國公已如此說了,總要從旁做個參考的。 李勣繼續說道:“裴行儉、王方翼、劉仁軌等人……雖無沖鋒陷陣之能,但有韜略謀劃,可為一方主帥。只是劉仁軌年事已高,又已在朝中擔任右相,約是不能隨意出征。至于裴行儉與王方翼,他們終為世家名門出身,非臨危受命……” 大約不能得到過分的提拔。 眼下這兩人一個擔任西海都護,一個出任安西都護,在李勣看來,只怕已是陛下能允許他們掌握軍權的最高限度了。 裴行儉出自河東裴氏,王方翼出自太原王氏,后者還是當年被廢除的王皇后的同族兄長,若說陛下能夠全心信賴于這兩人,李勣再怎么覺得李治是他看護著長大的,往日有些手段是因逼不得已,也說不出這樣的違心話來。 “陛下,”李勣目光懇切,“算來算去,能在主帥的位置上主持東征西討戰事,還能臨陣應變、變更戰略的,怕是只剩一個安定公主了?!?/br> 李治實在有些沒想到,在李勣的這番兜兜轉轉品評人物到最后,卻好像是在以上一輩的頂尖良將,為安定再托舉了一把聲名。 可想想這又確實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李治又覺這其中也不過是順理成章而已。 放血療法讓他這兩年間的目力好了不少,雖然收到的都是各地送來的壞消息,讓他只恨不得繼續保持此前的目瞎眼盲狀態,卻也足夠讓他看清,李勣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分明并未有何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