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她此前希望通過對李敬業的改造樹立起典范,終于在今日能到落成之時了! 這大概就是兩張包羅數代的網,正在以一種防不勝防的方式籠罩在朝野之間,靜靜地等待收網之時。 不過這等野心勃勃的謀算,在李清月順大河乘舟折返長安之時,還是先被她下意識地拋在了腦后。 越是接近河洛、關中,沿途所見受災的情況也就越是嚴重。 朝廷詔令各州難以維系民生的百姓前往外州逐食求活,便讓黃河沿岸多有順流而下踽踽前行的難民,希望能在它州尋到一處供給糧食的地方。 可這大唐境內絕大部分的糧食畝產也不過只有如此而已,就算從遭災的一州遷移到他處,又當真能夠尋到求生的機會嗎? 只能說,河南河北各州為了接應關中、山東以及江淮的難民,已經盡力在開倉放糧了,可此等杯水車薪之下,勢必還有更多的人倒在半路上。 當船行至濟州河彎的時候,因河道漸窄水勢愈急,不得不放緩了速度,便讓李清月愈發清晰地看到了那一張張麻木的面容,正在朝著對誰來說都是未知的方向走去。 “等等,攔住他!” 龐飛鳶剛聽到公主喊出這句話來,便見前頭的河岸邊跳下去了個人。 天久不雨,就連黃河都比平日要淺得多,船上的船夫很快調撥船頭,下網撈人,將這個已然餓得皮包骨頭的老者給打撈了上來。 但在看到對方面對旁人送來的餅子也巋然不動的神情時,李清月又忽然覺得,她讓人把他打撈上來的舉動,或許不一定是對的。 對方隨后的動作,也只是木然地站了起來,不顧衣上還在落水的潮濕,便請求將他放下岸去。 他沒接過船上的饋贈,也沒重新跳到河水之中,而是繼續用一種仿佛茍延殘喘的腳步往東而去,逐漸消失在了日暮的光影里。 李清月明明很確定,自己早不是當年還對逐食驚愕不已的樣子,依然被這樣幾近無聲的一幕狠捶了一記胸膛。 她不知道這個老者會否在遠離了她的視線后重新跳入河中,給自己尋求一個解脫,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恰好遇到了一個落腳之地,但她很清楚,自己就算救得了這一個人,能保證泊汋封地內的百姓安然度日,能用自己這數年積淀救得了幾萬人,對于這波及百萬戶人口的旱災,依然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力感。 除非,她能將變革覆蓋到更深處…… 但在銅鐵能用在改變生產力、制作打取水井的工具之前,又偏偏還需要用在制作對外戍防的武器之上。 她很確定,在這樣的天災面前,契丹絕不會是唯一發起動亂的。 已經蟄伏了七年之久的吐蕃,必然會想要做這個趁火打劫之人。 在很可能不會太遠的戰事面前,李清月已到喉嚨口的很多話又不得不被吞咽了回去。 這種兩難的抉擇,讓李敬業這等神經有些大條的人都察覺到了李清月的情緒低沉,也相當乖覺地在此等高壓之下保持了沉默。 不過在途經洛陽獲取補給后,他想了想還是出聲安慰道:“大將軍,其實這個情況也沒那么悲觀,您看,連太子和太子妃都親自來到洛陽施粥賑災,安撫流民,確保其中沒有偷工減料的情況了,可見朝廷對此事還是相當重視的……” “你這話還不如不說呢,”李素筠吐槽,“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除了能用來對外表現一番太子的仁德之外,有什么其他的好處嗎?” 恐怕是沒有的。 就跟當年李治想要通過發行乾封泉寶來改變私鑄惡錢的情況,分明是一樣的。 “行了,少說兩句吧?!崩钋逶屡牧伺淖约旱哪橆a,努力擠出了個笑容,“作為平亂凱旋之人,我們確實不該再有這等沮喪情緒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此次傷亡慘重呢?!?/br> “我們并未讓契丹得逞,禍亂邊境,也算是為大唐今日局面帶回了個好消息,怎能悲秋傷春!” 她也絕不能因沿途見聞,在回返中央之時還有一番軟弱模樣。 至于太子和太子妃在洛陽的賑災…… 雖然確實如素筠所說,乃是治標不治本的行動,但在百姓心中,這是大唐未來的天子親自前來查看災情,試圖做出補救,也未嘗不是在讓一些人找回求生的信念,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件好事。 算起來,那太子妃還是個李清月曾經聽過名字的人,正是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 顯慶年間弘農楊氏便已想借助于榮國夫人的關系,將這個姑娘和太子敲定關系,只是被彼時的楊老夫人給拒絕了。 但自乾封三年開始,榮國夫人的身體便時好時壞。為了讓母親有看到下一輩誕生的希望,再少一個離世之前的遺憾,武媚娘還是做出了決定,將這位楊姑娘許配給太子為妻。 一番流程完畢,最終在乾封五年完成了婚事。 李清月頗覺唏噓,若是她不曾記錯的話,她當年還曾經說過,弘農楊氏不如將她送來給自己做伴讀,結果最終還是沒能讓他們改變主意。 只是聽聞太子與太子妃夫妻和睦,她又覺得自己實在不必從中置喙。 想要為自己博個出路的人,總會主動來到她面前的,比如當年那個因為撿風箏跑到她面前來的韋淳,就和一個叫做顏真定的姑娘一起,已在四海行會做了個教書老師,說是想要先為這些剛被收養到此地的孩子們做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