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李清月一本正經答道:“大概是因為,這樣一來,沿途經行的州郡更多,能得到免除一年賦稅待遇的百姓更多,更能彰顯圣人恩德吧,又或者……” “是想把這個做出創舉的機會留給旁人來呢?” 雖說漢武帝也曾在元封六年封禪于嵩山,但那也是在先行封禪泰山之后才做出的舉動,而非當真已將嵩山與泰山相提并論。 想到真正意義上以天子身份直接在嵩山封禪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阿娘,李清月的眸光里便不免多出了幾分微妙。 只是這等只有她知道的未來,甚至是顛覆李唐的未來,又顯然不可能在此時說出。 李清月繼續說道:“這一次就實在不必改了,您想啊,早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太宗皇帝就已讓秘書監顏師古擬定《封禪儀注書》,在數年后又對封禪禮重新修訂,到了我阿耶議訂封禪的時候,司禮官員更是為此忙碌了半年,若是貿然更改地址,又要有多少麻煩呢?若在這封禪之事上有所猶豫,焉知不會屢屢推遲,甚至將其擱置下去?!?/br> 李勣聽得到,李清月在說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忽然提高了一點聲音,頓時失笑。 他眼神好得很,分明清楚地看到,在安定將話說到這里的時候,之前同封禪唱反調的劉祥道正好途經他們二人的前頭,在聽到這話的時候臉色頗為好看。 一聽這話,劉祥道連忙腳步匆匆地離開了此地,走得那叫一個著急,顯然是被這話給刺激了個正著。 不過,也多虧安定彼時的一番“童言無忌”。 事實證明,太史局做出的預測并沒有錯。今年的關中固然少雨,但還不到旱災的地步,沿途經過曹州的時候,關東還落了一場夏秋之交的雨水,讓這封禪隊伍被迫在原地停留了兩日,卻也為沿途的麥田豐收做出了最后一手助力,讓陛下徹底打消了封禪的最后一點猶豫。 “雖說這天下未來終究還是要看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但你這么刺激劉相,是不是也太不給他面子了?” 李勣話是這樣說沒錯,李清月卻分明聽得出來,他話中并無多少責怪的意思。 “您就當是我這個年輕人在整頓官場好了?!崩钋逶潞鋈粐烂C了幾分語氣答道,“光是一場泰山之行,便能引發這樣多的閑言碎語,可見這大唐官場之上拋出一個目標的時候,到底能有多少方勢力在這里彼此拉鋸,但我起碼希望,當這個目標是對外征戰的時候,誰也別想在后面拖我的后腿?!?/br> 那就從這場泰山封禪開始,一步步表明她們母女絕不讓步的態度吧。 “且看明日吧?!?/br> 英國公忽然覺得,被她說出的這句“且看明日”,或許是在指代這明日開始的封禪典禮,又或許是在指代著—— 大唐的明日? …… 在這抵達泰山的頭一日,除卻登山祈福的道士之外,同文寺以及司禮官員都已快速地進入了工作的狀態。 就算是郝處俊這等起先還為皇后不應亞獻而廢話實多的家伙,也必須打起精神,將明日先要用到的山下祭壇、祭禮配享,分發于官員和使者的玉牒,陛下所用玉策,還有那些金匱、方石都給一一查驗完畢。 他甚至應該感謝,皇后手底下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已對隨行眾人的禮服形制都重新做過了一番校對,省了他們大半的工夫,而以閻立本為首的將作官員,則對石碑石闕、告至壇、土封、距石等物完成了查漏補缺。 如此各司其職之下,哪怕這出封禪大典乃是自李唐開國以來的頭一遭,冗長的隊伍也已給后勤帶來了莫大的壓力,當晨光自泰山之上躍出,投照在這條封禪之路上的時候,在場眾人所感覺到的,也不是好一番手忙腳亂,而是一種,即將迎來塵埃落定的放松。 在身著禮服的官員簇擁之中,李治這位天子袞冕加身,朝著泰山腳下的“封祀壇”而去,進行今日的祀天之舉。 隨同御駕移動的儀仗鼓樂,在漸近泰山之時,便成了一種混合著山中回響的聲音,仿佛真能以這等綿長大氣的禮樂,將天子到來的訊息報于泰山之上的天神。 但無論山中、山上,以及頭頂的天穹之中,是否真有神靈已響應了他的召喚,對于此時的李治來說,他顯然正在走向自己身為天子所能達到的權力頂峰,將自己的功績宣揚于天下。 被袞冕十二旒半遮的面容上,正是一番自病容中徹底跳脫而出的意氣風發。 昨日登山祈福的劉道士并未在祈福的結果上潑冷水,而是極力宣揚著陛下的天命所歸,今日的晴空朗日,更無疑是封禪大典拉開序幕的福音之一。 此為封禪之始。 今日的行程也該算是為了讓遠道而來的天子百官有休息的時間,并不需登山。 當簡短的祭祀禮儀結束后,便已各自重新回到了歇腳之地。 而自第二日開始,便沒有這般簡單了。 第二日,乃是由天子親自登臨泰山之巔,封玉策于“登封壇”上。 當然,這個登臨泰山,天子不必以自己的雙腳去親自丈量這七千多級的階梯,到底需要多少體力才能攀援而上,自有乘輿將他,還有一些年邁的官員給抬上山去。 不過饒是如此,當他們抵達臨近山頂的營地之時,也已是日頭近午了,后方則還有不少官員因隊伍太長而未能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