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因泊汋不足以承擔這樣多的人口,便還是歸在安東都護府境內。 在馬長曦的指引下,鴨綠江流域在泊汋以北的地方又多開辟出了幾塊水田,組織了流民籌建新城的基地,由姚元崇主持建城事宜。 以龐飛鳶與沙叱相如為首的泊汋將領和李謹行合作,在冬日到來之前再度往黑水草甸走了一趟,以獲取紅根子草過冬為由,對北方的靺鞨部進行了例行的震懾。 遼東礦產的開采進度也同樣喜人。 除了早在去年就已在劉旋劉夫人的主持下重啟的煤鐵礦外,用于制作新肥的菱石礦以及臨近平壤的一處金礦都已在挖掘開采之中。 無論是安東都護還是熊津都督府境內的民眾官話教學,也都在陸續推進之中。 …… 唯獨缺席的,便只有泊汋的主人,熊津大都督府的真正統領者了。 “往年都在生辰之前給自己盤算福利的,怎么今年就沒點消息?!蔽涿哪锶滩蛔∴止玖艘痪?。 可想想這作戰之中實在有不少身不由己的情況,當年那西域戰事怎么說也持續了數年之久,若真要在外跨年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可能真如阿菟在離開長安時候所計劃的那么順遂。 但都要到年底了,信總得送回來一封吧! 再不送點消息回長安,等她真班師回來了,非得將人打一頓讓她長長記性! 她這么想著,也將這句半是威脅半是擔心的話給說了出來。 桑寧將這話聽在耳中,并未在面上表現出來,卻在手捧公文步出此間的時候低聲自語:“……這好像已經是皇后陛下這個月說的第三次了?!?/br> 人人都道皇后能登臨朝堂,與天子同行,乃是這天下間少見的奇才,在自后宮步入前朝的創舉之中,非但沒有任何一點落人話柄的錯誤決斷,反而在這三個月中越走越穩。 對于唐宮之中窺見一條新路的宮人來說,皇后陛下更已隱隱取代了皇帝陛下在她們心中的遮天形象。 可又有多少人記得,這諸多繁雜的政務本就勞心傷神,她還需在關照陛下之余,cao心于子女之事,并不是一個鐵人。 也不知道安定公主到底幾時回來…… “你也別多想了,咱們又沒法改變外頭的戰局,”一個剛來含涼殿不久的宮人小聲插話道,“安定公主能受封行軍大總管,向陛下請纓秘密出征,自發兵兩月之后才對外宣告,必定是有極大的把握才敢這么做的?!?/br> 她摟緊了手中的文書,目光中有一點被廊下日光投落的閃光,“咱們還是先能多學一些是一些吧,再多的……估計就是等公主凱旋的時候幫忙遞個戒尺,免得皇后陛下不慎絆倒了?!?/br> 桑寧:“……” 她忽然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宮中待久了,年紀也慢慢變大了,所以有點和潮流脫節,要不然她為什么會聽到這新抵含涼殿辦事的宮女比她還敢想得多! 但這話,又何嘗不是在希望公主平安歸來呢。 她遲疑了一瞬,接道:“要不還是拿個軟尺吧?!?/br> 安定公主好歹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呢。 她話音剛落,忽聽前院傳來了一陣喧嘩之聲。 她連忙扭頭發問:“那頭怎么回事?不知道皇后需要安靜嗎!” 回應她這句話的,是奉宸衛行動之間甲胄振動的聲響,以及對方走動之間踩踏在地面上的疾步震響。 來人跑動的腳步顯然不慢,在她問出那話后沒多久就已穿過了前庭抵達了此地。 見到桑寧朝著他所在的方向看來,似有阻攔之意,這手持羽檄竹筒的侍從連忙朗聲答道:“西域捷報!監門衛將軍令我速送來皇后陛下面前?!?/br> 桑寧目光一亮?!案疫M來?!?/br> 這份軍報本當先送抵陛下的面前,或是送去東臺校閱,視情況緊急決定是否要送抵御前。 但因安定公主出征的緣故,皇后另有圣諭,將軍情直接送來,便成了今日的這出報信。 當這標示著軍情要害的翎羽被武媚娘順手撥開,抽出了竹筒之中的軍報急信之時,她有一瞬間的動作停滯,像是想到,此前的軍報最多也只是由她將報信人帶到陛下的面前,讓兩人一并獲知,然在身旁眾人來得及發覺這片刻停頓前,她就已順勢展開了這封信,將這其中的消息快速瀏覽了個遍。 她有什么可猶豫的呢,直接看就是了。 桑寧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皇后的臉上,那雙此前還寫著擔憂記掛之色的眼睛里,隨著一行行軍報跳入其中,已徹底為喜色所占據,就連她在翻閱各方朝集使文書之時過于不動聲色的唇角,也慢慢上揚到了笑意極盛的模樣。 “……是,安定公主的戰報?” 不是安定公主送回的消息,皇后絕不可能有這樣大的反應。 顯然還不是等閑的喜訊! 饒是桑寧并未看到那信中的字句,也能猜到這一點。 這消息來得可當真及時。送信之人只說西域,她竟險些忘了,非要算起來的話,吐蕃所在之地對于大唐來說當然也能叫做西域。 武媚娘的目光在落款的甘松道行軍大總管李清月的那一行上停留了一陣,眼中的歡喜欣慰之色已是徹底溢于言表,“是她的消息。為我備轎,我要去見陛下!” 含涼殿內的宮人因為皇后的這句話快速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