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蒙舍詔王連忙答道:“這倒不是?!?/br> 可他心中卻不由苦笑。聲援只需要表明態度,如今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支援,哪里是能相提并論的。 偏偏這位來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官位不低的緣故,在語氣里很有一番咄咄逼人的態度?!叭羰侨绱司秃?。我方的行軍大總管說,南詔向來表現聰明,很懂中原的一套國事往來的原則,應該不會做出個錯誤的判斷?!?/br> 蒙舍詔王問道:“什么原則?” “遠交近攻咯?!碧骗v答道,在語氣里渾然不覺,這話到底帶給了蒙舍詔王多大的壓力。 他還旋即又在請人繼續斟酒的動作后,漫不經心地朝著蒙舍詔王看來,“您覺得,大唐是遠,還是吐蕃是遠?” 蒙舍詔王:“……” 他該當慶幸,在此時的蒙舍城中,在外耕作的百姓恰好到了歸家之時,遵照著洱海的風俗唱起了山歌。那嘹亮悠遠的聲音一直飄進了他的王城之中,變成了今日宴席之間的伴奏。 也讓他在此時稍稍有些緊張的吞咽唾沫之聲被藏匿在了下頭,應當并未被外人發覺他的異常。 可饒是如此,對于唐璿提出的這個問題,他依然覺得有些難以回答。 遠交近攻這個方略,和他近年間在洱海地界上所做的確實相符,但當它被套用在吐蕃、大唐和他南詔之間,讓他從中選出個遠近來的時候,卻真像是個送命題! 吐蕃和大唐都與南詔接壤,按說誰跟南詔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若是他說大唐是遠,相應對于吐蕃采取的就是交戰態度,正符合大唐的訴求,卻也容易帶來另外一個問題。 距離大唐遠?天高皇帝遠的,誰知道他是不是真想做出什么不法之舉。 大約是局勢緊急之時更容易誕生出妙招,他忽然意識到了什么一般,臉上的神情舒緩了幾分,答道:“遠交近攻、尊王攘夷之道,用在春秋戰國這樣的諸侯國林立之時,才真能以此等言論評說,如今南詔所在的洱海,不過是大唐一隅,我這位蒙舍詔王名為國主,實為大唐的巍州刺史,合該與大唐同心殺敵,哪里是按照什么遠近關系來區分進攻與否的?!?/br> 見唐璿的臉上既有幾分對他這個答復的意外,又流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細邏奴當即心中一定,意識到自己的這一關算是過了。 他連忙趁機岔開了話題,“不知道唐軍此次需要我方出動多少兵馬?” 唐璿答道:“天子特許,此次戰事的大總管可自益州與山南西道調撥府兵兩萬有余,同時可征發沿途官員參戰,確保糧道通暢,后勤無虞,至于南詔這邊……” 他頓了頓,接道:“再行調撥三千人隨同出征便已足夠了?!?/br> 三千人? 細邏奴心中暗罵了一聲。 這位唐刺史說得好生輕巧! 對于大唐來說,三千人著實不算多,可對于本就范圍不大的南詔來說,這三千人就是他的精銳了。 就算還有邪龍川境內的其余各部兵馬,但用來支援大唐,總不能用那些次一等的貨色。 偏偏對方先說出的那幾句話簡直像是個擺在明面上的威脅。 以細邏奴看來,在唐璿話中所提到的這位大總管,在調兵權柄上明顯要比之前的姚將軍高出不少,尤其是那句“可征發沿途官員參戰”的話,仿佛就是在順著他提到的“巍州刺史”身份來說的。 倘若他拒絕的話,誰知道會不會出現什么對方征討吐蕃不成,轉道來平南詔的事情。 邛部蠻族撐不住唐軍的進攻,他這位洱海詔王之一也同樣撐不住啊…… 唐璿一邊飲酒下肚,一邊端詳著細邏奴的神情,確定此時的火候也已差不多了,繼續開口說道:“蒙舍詔王也不必覺得派遣出三千人是什么麻煩事。唐軍出征吐蕃期間自會向嶲州征兵,留心于南部動靜,謹防南詔兵馬北上后,邪龍川境內局勢有變?!?/br> “此外,我還聽聞,蒙舍詔境內是以食鹽和絹布作為交易的貨幣?” 蒙舍詔王點了點頭,“不知唐刺史為何忽然提及此事?” 唐璿的臉上掛上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此次作戰吐蕃,乃是為了阻斷其進攻吐谷渾。您應該知道的,藏巴高原之上最大的鹽池就在吐谷渾境內,若戰事得勝,自然不會讓蒙舍詔王空手而歸的?!?/br> “你派出去的人多些,能搬回來的鹽鹵,不就也要比人少的情況下多些嗎?比起你近來為鹽井的開采權又與其余各詔王開戰,哪個更劃算,你自己心中有數?!?/br> 云南洱海地界上的鹽鹵產量其實足夠自給自足。 但要知道,當地的食鹽是以鹽井的形式存在的,而鹽井的分布和開采,對于正處擴張時期的蒙舍詔王來說既是寶藏,又是負累。 此前與益州大都督府的交好,只是讓他能從蜀中獲得絹布的低價購買權利,可像是食鹽這樣的東西,還是由大唐官方嚴格控制的。 現在這位唐刺史所說的話無疑是扎入了他的心坎要害之中。 以至于對方先前對他野心的精準剖析與國勢威逼,都像是他在為大唐做出應有的試探,也讓這最后一句“利誘”聽來好生順耳。 鹽池啊…… 是了,倘若蒙舍詔王沒有記錯的話,在吐谷渾地界上的鹽,來自于鹽湖。那是記載之中食鹽可以直接從湖里打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