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還有…… 李治對于叛軍的怒火在這一連串的下令之中展露無疑。 哪怕沒有明確的詔令下達,蘇定方也不難做出一個猜測,這次前往西域的平亂,恐怕都不是殺雞儆猴這么簡單的了。 陛下要的,是永絕后患。 這一點到底能不能達成不重要,起碼這一次,唐軍對這兩路聯合叛軍所做出的,必定是疾風驟雨的打擊。 在軍報抵達長安的七日后,先行發兵的隊伍就已經在各方的高效運轉中完成了籌備。 只等著陛下下達最后的進軍號令,便能即刻出發。 也就是在此時,庫狄氏,或者說,庫狄真如,來到了長安。 吐谷渾青海驄能被稱為龍種,在腳力上遠非尋常馬匹可比,吐谷渾所在還毗鄰李唐的河湟之地,但即便如此,她到的時候,也已是陳兵將發之時。 夏風里已籠罩著一層熱力,讓這份整兵備戰中多出了一份焦灼。 沿路的奔波勞累與心神焦慮并沒有影響到庫狄真如的判斷力,她也很快在這樣的氣氛中察覺到關中有異。 然而在敏銳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在她沿途所聽到的消息里,這些人說起的好像都是安西都護境內的地名。 “我們的情況可能不太妙?!彼吐暢S行的侍從說道。 她曾經從弘化公主的口中,聽到過她當年前往關中的求援。 雖然因為不可妄議天子的緣故,公主并未將對陛下的埋怨宣之于口,但并不妨礙庫狄氏聽出她在話中的潛藏意思—— 在大唐那位天子的心中,安西都護、高麗等地,都是排在吐谷渾前頭的地方。 她也從裴行儉的分析中聽到類似的言論,對于陛下的想法大概有幾分猜測。 在身居吐谷渾期間,眼見吐蕃的進攻愈發不帶掩飾,大唐卻毫無動靜,她也越發可以確定,弘化公主與裴行儉的判斷都不曾出錯。 若是現在,唐軍又已為出兵安西都護做好了準備,那么吐谷渾那邊真的有機會得到足夠的援助嗎? “那我們怎么辦?”侍從忙問。 “不管了,先進宮請見?!?/br> 她人都已經在這里了,弘化公主派遣她前來送信,也本就是想要通過她來轉達清楚吐谷渾的現狀,就算可能得到的是一句拒絕或者延緩出兵的決定,她也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 在關中守軍的帶領下,她轉而跟上了宮中禁軍的腳步,而后出現在了天子接見來使的地方。 在聽聞了庫狄氏的身份后,李治在上首自言自語:“吐谷渾那邊怎么也出事了?” 但說是自言自語,以他的身份本不需要在意旁人是如何想的,所以這話還是清楚地傳入了在場眾人的耳中。 庫狄真如當即心中一沉。 陛下的這句回復中,分明有將吐谷渾視為累贅的意思。 但她還是努力維系住了面上的沉穩,垂首答道:“回稟陛下,吐谷渾急報,國主慕容諾曷缽戰死?!?/br> 這句最有沖擊力的結果一出,饒是李治對于吐谷渾本沒有報以多少認真的態度,都臉色驟變,“你把具體情況說來?!?/br> 慕容諾曷缽怎會突然死了! 庫狄真如答道:“吐谷渾與吐蕃近年間大小摩擦不斷,吐蕃大相祿東贊之子欽陵贊卓長駐吐谷渾邊境,動輒發起進攻,但因王后等人的布置,并未讓其得逞。但此次……” 此次的情況不同了。 “庭州與西州的戰況在送到鄯州的時候,還被送往了吐谷渾一份,與此同時,吐蕃竟意外做出了撤兵之舉。裴將軍懷疑,這是吐蕃與回紇、突厥等部有所聯系,意圖趁機兵進西域,立刻發兵對其攔截?!?/br> “但想到這也有可能是吐蕃做出的疑兵之計,試圖調虎離山,裴將軍也令人繼續戍守關隘,謹防吐蕃分兵來襲?!?/br> 庫狄真如頓了頓,語氣沉痛:“哪知道,慕容國主忽然離開吐谷渾王帳,前往南部邊境,而此地的吐谷渾貴族戍守不力,竟讓祿東贊以白蘭羌、黨項羌部眾突圍而入。交戰之中,吐谷渾國主不幸遇難?!?/br> 李治扶額。 他都不知道該當說諾曷缽是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了。 但凡慕容諾曷缽有統兵之才,這出南面的邊地巡視,在裴行儉帶兵對上吐蕃大部隊的時候,其實該當是他的機會才對。 他應當能趁機發現吐蕃分兵南路的陰謀,在祿東贊身邊守衛最為薄弱的時候將人給擒獲下來。 李治想想他阿耶和他女兒的種種戰績,都覺得這聽起來很有cao作空間。 然而事實卻是,慕容諾曷缽在此戰中罹難,讓那位吐蕃大相達成了襲殺吐谷渾國主的戰功。 偏偏李治自己都沒有親自上戰場,在這幾年間更是連政務上都需要皇后做出協助,再加上這死者為大的道理,他就算是想要對諾曷缽責備兩句,都并不太合適。 他也只能問道:“眼下吐谷渾情況如何了?” 前來報信的庫狄氏一派風塵仆仆的焦慮之色,若非她還沒到神情失措的地步,李治真是擔心她直接說出一句吐谷渾已被吐蕃滅國的話來。 好在,局面似乎還沒到如此失控的地步。 庫狄真如答道:“所幸吐蕃兵力分散,白蘭、黨項二部又沒那么聽從號令,祿東贊暫時只取了南部,并未繼續推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