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正是知道父親的這個態度,欽陵贊卓將這話說出口的時候才沒有任何一點猶豫。 何況,他說的建議也并不算有錯……對吧? 吐蕃既然還需要依靠黨項勢力從旁協助攻克吐谷渾,芒松芒贊總得拿出個親近黨項的態度來,怎么能讓一個沒廬氏獨大呢? 芒松芒贊聞言咬緊了牙關。 欽陵的這句警告,看似俯身在耳邊說出,并沒有發出多大的聲音讓外人聽到,卻無疑是一巴掌甩在了他的臉上。 偏偏,面對著他含怒欲發的目光,欽陵贊卓的面色沒有半點的變化,仿佛看到的不過是個稚童的反抗。 “贊普的年紀已不算小了,該成熟——” “將軍既是直言勸諫,便不妨將話說明白響亮一些,讓史官都記錄個明白,何必要以這種遮遮掩掩的方式,讓贊普都覺得不自在!” 欽陵的“忠告”尚未盡數出口,就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在了當場。 芒松芒贊如聞天籟,當即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 欽陵贊卓也不免在這個熟悉的聲音中后退了兩步,松開了對他的鉗制。 回頭就見,一名衣著樸素卻氣勢端莊的女子,在侍從的簇擁之下由遠及近走來。 她的聲音也隨之傳來:“何況,如你所說,此來是要以軍情要務問詢于大相,如今既然得到了答案,也該當奉行軍情緊急、當即執行裁斷的原則,先將外頭的事情了結,而非在這里討論如何教導贊普?!?/br> 來人在行到面前,伸手拍了拍沒廬氏王妃的肩膀,仿佛在那上面沾染了什么塵灰,這才轉頭朝他看來,對上了他的目光。 縱然已是年近四旬,高原的烈風還讓她多了幾分滄桑,當她站在此地的時候,自有一種卓爾不凡的氣質,將她和周邊之人區分開來。 面對著眼前這一番臣子威逼君王的場面,她依然以不疾不徐的語氣,說出了第三句話:“將軍覺得自己領取都護職務,有權教導贊普,但我想,你應該無權過問贊普的王妃如何行事。是也不是?” 欽陵贊卓的神情有片刻的僵硬,但想到對方的身份,還是先行行禮答道:“太妃教育的是。恕臣方才失禮了,這就告退?!?/br> 她抬了抬手,并未阻攔,“將軍請便?!?/br> 欽陵贊卓最后凝視了這三人一眼,這才大步離開。 來人的面子他不得不給。 這位被他稱為太妃的女子,或許論起與吐蕃本地的聯系,不如剛才意圖對他施加攔阻的沒廬氏緊密,但她的身份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因對方正是大唐和親于吐蕃,下嫁于松贊干布的文成公主! 吐蕃進攻吐谷渾,只能算是大唐境外的資源爭奪,在安西都護挑動的風云,也都還不算與大唐的正面為敵。 那么在對待文成公主的態度上,他也應當拿出足夠的尊敬來。 有她的這幾句話,他也顯然不能再在這里逞威風了。 …… “還是王太妃有本事,直接就將人給說走了!” 眼見欽陵贊卓朝著遠處走去,很快消失了蹤影,赤瑪倫的臉色終于輕快了不少。 在她嫁給芒松芒贊后,便和文成公主往來不少,此刻便順勢挽住了她的胳膊,發出了一句親昵的稱贊。 別管按輩分來說,文成公主是不是該當算作她的祖母,起碼赤瑪倫就很喜歡這位遠嫁來此的大唐公主。 可文成公主搖了搖頭,并未接下這句話。 她心中很清楚,她今日固然能憑借著輩分和身份,將那欽陵贊卓給暫時說走,并不意味著在和對方的交鋒中,她真是占據了上風。 對方對于周邊疆土的覬覦,噶爾家族意圖凌駕于王權之上的野心,也絕沒有任何一點消退。 早年間她和弘化公主的來往信件中就提到過: 吐蕃一旦得到吐谷渾,從鄯州進入吐蕃的那條唐蕃官道,就會隨之落入吐蕃的手中。 他們便再不需要像是貞觀年間一般,嘗試著從劍南道松州之地,翻過那邊的蒼茫雪山,進入大唐的境內。 到了那個時候,達成這份戰功的欽陵贊卓,還有他的父親祿東贊,恐怕連她這位大唐公主都不會放在眼里了! 想到兩年前發起的奪權之舉失敗,想到拉攏來的沒廬氏盟友也還需要看噶爾家族的臉色行事,文成公主的心中更覺憂慮。 今日的境況下,她要如何才能幫到大唐呢? 又要如何,才能讓吐蕃不會在祿東贊父子的手中,變成一支被戰爭拖垮的勢力。 貿然探聽欽陵贊卓的動向,應當是不行的。 就像他剛才和芒松芒贊所說的那樣,他是在為吐蕃征戰,那么在任何一位藏巴子民的心中,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 反而是文成公主,在方今這等吐蕃意欲更進一步的時候,才是一位外人吶! 這親疏之分,顯然不會因為芒松芒贊這個贊普的態度而有所改變…… ------ 可惜,對于吐蕃這片土地上發生的種種,李清月身在長安還收不到消息。 西域那邊實在是距離長安太遠了。 卓云在到了那邊后都有些送信不易,更何況是其他。 對于西域那邊,她至多也就是……又聽到了個熟人的笑話。 原本被貶官去臺州的來濟,也就是在廢王立武期間站在長孫無忌那頭的其中一位宰相,在過年的時候和絕大多數不出席大朝會的官員不同,來了個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