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這是大唐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br> 同樣出自突厥,血緣關系更為親近的阿史那步真都能對著彌射舉起屠刀,卓云又何必對彌射存有什么憐憫之心。 她之所以選擇站在彌射這一邊不過是因為,此人從身份到名望上都要比另一頭高。 阿史那步真可以死,阿史那彌射一死,這西突厥殘部就要亂了。 “那你覺得他打算怎么做?”彌射沉聲問道。 “沒記錯的話,龜茲因鐵勒不安而有所異動,原本該當由我們這邊的駐軍出動平叛,但安西都護以事情發生在他眼皮底下為由主動請纓,并且讓你二位發兵協助。這場發兵會在一個月后?!?/br> 阿史那彌射答道:“不錯?!?/br> 卓云又問:“舉兵途中還會經過你的屬地,完成最后的人員聚集?” “正是?!?/br> 卓云笑了笑,將信紙從阿史那彌射的手中扯了回來,“那我看你得當心了,萬一當他身在你的地盤上時忽然狀告你一句謀反,出于保命的想法,難保安西都護不會在未能進行查證的時候,就先將你處死?!?/br> “反正信上也說了,他阿史那步真手腕了得,在西突厥內部的權勢日盛,但依然心向安西都護、心向大唐。沒了你,他也能確保西突厥不會生亂,而且依然是大唐臣民?!?/br> 卓云說得輕巧,可這樣的一番話聽在阿史那彌射的耳中,卻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彌射死死地咬著后槽牙,從嘴里憋出了幾個字,“他怎么敢!” 但在說出這四個字的一瞬間,他的心中其實又因為過往的殺子之仇,有著一個和他出口之言截然不同的答案。 阿史那步真怎么不敢!他敢得很! 此次隨同蘇海政出兵臨時平亂,因出兵規模不大的緣故,兩方最適合的表現,就是各自都對那位安西都護敬而遠之,幫他完成了這項公務就行。 可阿史那步真的表現,卻分明是另有所圖。 他何必在這等微妙的時候表忠心! 阿史那卓云語氣從容:“當然,我沒有和你聯手的意思,這對你我都沒有好處,但是我很清楚,你活著,更有利于邊境安定,所以我不會讓阿史那步真加害于你?!?/br> “你要什么?”阿史那彌射終于用愈發慎重的目光,打量起了面前這個才只有二十幾歲的姑娘。 現在看來,她能成為行軍副總管并非只靠著背景關系,也并不是因為她是已故的輔國大將軍之女。 阿史那步真和蘇海政的往來必定不會過于明目張膽,卻還是被她所截獲,從某種意義上也能從側面證明她的本事了。 卓云答道:“我要拿下阿史那步真的戰功!” 她并不是只當個告密之人的,若她僅僅滿足于此的話,根本不用對自己麾下的士卒狠抓訓練。 她要的,是在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步真之間的矛盾被后者引爆的時候,從中充當一個力挽狂瀾的重要角色。 她不能辜負公主對她的期待,浪費這個力爭得來的機會。 所以只有戰功,才是立身之本! ------ 身在梁州的唐璿也是這樣想的。 皇后殿下與安定公主給他規劃的升官之路當真很適合他。 先在梁州種地,自己弄明白這兩年三熟的耕作之道。 而后趁著梁王李忠下臺直接上位。 憑借農耕和釀酒暴利將原本外流的百姓逐漸招回本地。 在這三條規劃上他都做得很好。 那么現在就是緊隨其后的第四條—— 趁著冬小麥種植不在尋常秋收季節,在五月之后逐漸招募州中人手,將梁州和洋州之間的南山賊攻克! 他也想要一份戰功! 正如皇后殿下授意公主在信中所說的那樣,作為一州長官,只有民生相關的政績是絕對不夠的。 更何況還是梁州這種相對偏僻的地方。 唐璿沒有親歷過戰事,甚至還很羨慕公主在百濟、高麗取得的戰功,但他并非對戰事一無所知,也跟著公主一起上過不少課程。 從他收到消息的那一日到五月小麥收獲之間,他就屢屢讓人入山,小心探訪那些南山匪寇的駐扎之地。 到了如今,他已經在腦海中演練了無數次交戰的場面。 倘若有人能看到此刻的唐璿,必定會發現,他的眼神遠比平日里教習耕作的時候明亮得多,就像……他當年答應下公主敢來梁州做官的果斷。 雖不是十年磨一劍,但他不想庸碌而活,自然要拼一把! 旁人立功還需要擔心會不會被克扣政績,他卻不用。正是這份安心,讓他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完全可以再大膽一些。 五月的時候,被收割下來的冬小麥陸續進倉,成為新一批釀酒的原料。 哪怕當地的農人需要按照葛薩和那些孫神醫弟子所說的那樣,搞點新的釀酒花樣,也并不影響到唐璿的計劃。 反正在六月之前,唐璿已經確定,那些跟隨他學習種田、養豬、釀酒模式的梁州百姓,都已經從葛薩那里拿到了一筆可觀的報酬。 也在冬小麥收獲后不久,將用于鞏固田地養分的大豆給種了下去。 但隨后,平日里經常跟著唐璿請教的梁州百姓很是奇怪地看到,他們這位刺史非但沒有對著眼前一片大好的局面感到欣慰,也沒因為又一批流入梁州的人口展露笑臉,反而在途經大豆田地的時候,做出了一副長吁短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