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一個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罷了。 李治在應允了此事后甚至調侃道:“那需要趁機將賀蘭敏之給接回來嗎?” 聽到這話,武媚娘猶豫了一下。 這事情她雖然寫在了信中,用于提醒阿菟在境外千萬當心,仿佛真對賀蘭敏之的遭遇很是同情,但她自己是很清楚的,打從賀蘭敏之幫李義府傳訊的事情擺在她面前后,她就對這個外甥失去了對其優待的想法。 在母親被阿菟接到洛陽和她團聚后,她也和楊夫人對賀蘭敏之的事情達成了共識:若是他對方今局勢看不清楚,為了少惹麻煩,還不如留在域外。 他可能也真的沒有在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從王方翼帶回來的消息里,賀蘭敏之在前往印度的路上,對于自己的境遇顯然很覺不滿。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在這趟行程中還擺出一副少爺做派,不肯吃苦,以至于在返程經過大食的過程中,還是好一派死守形象的傲然,這才“遭了毒手”。 在此時將他帶回來,可難保不會讓他干出點壞事來。 與其如此,還不如…… 武媚娘沉吟了一番,答道:“要將人奪回或許不是使者說上兩句就能辦到的,倒不如由陛下給敏之一個官職,讓他能確保身在異國的安全。若是他和那位王室姑娘真能自此成就一段佳緣,或許在將來還有好處。起碼……吐蕃未必敢與大食毫無芥蒂地結盟了?!?/br> 李治忍不住笑了出來,“可若按照媚娘所說的去辦,豈不是要讓賀蘭敏之變成我大唐頭一位和親的男子了,這如何……” 等等,這可能還真的可行。 若是李唐有意用公主和親來拉攏大食,以便暫時解決其他禍患,難保不會有示弱之感。 眼下也確實沒有合適的宗室之女。 在先有文成公主和芒松芒贊被噶爾家族架空,后有弘化公主因吐谷渾滅國危機回返求援后,恐怕絕大多數的宗室也不愿意承擔起這個責任。 反而是這個賀蘭敏之,正可以一用! 人,是他們大食王族先要扣下的。而大唐只是出于禮數考慮,愿意成全這段緣分,可不是要向他們服軟。 同時成立的都督府和羈縻州也代表著,李唐不會愿意放棄自己的利益,至多就是在兩國交鋒之中留下一個緩沖的余地。 李治當即話鋒一轉,“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對賀蘭敏之的官職敕封,我會給高一些的?!?/br> 作為頭一個承擔起“和親”義務的男子,還是身處在敵國之地,就算是給個破格一點的官職,朝堂之上應該也沒人會對此說事,只巴不得自己不要遇到這樣的情況。還能給皇后的家人一個交代。 說起來,若是他沒記錯的話,賀蘭敏之是不是長得還不錯? 那大食那邊應該不會拒絕這份聯姻的。 這份八卦之心,甚至讓他暫時忽略掉了皇后進一步影響戰局的提議,以及她所提出的這兩個建議后頭的意義。 他又隨即見皇后望向了窗外,似是有些憂心地看向了窗外,“陛下,快到九月的下旬了,你說那北地是不是該當落雪了?!?/br> 賀蘭敏之終究不是她的孩子,她也沒必要對他的遭遇多加擔憂。 如今有了陛下的這句封官保護,那就更不必擔心了。 反倒是阿菟,在開戰在即的情況下,真是讓人憂心。 李治聽懂了武媚娘這話中潛藏的意思,出聲寬慰道:“別擔心,還有蘇將軍呢?!?/br> ------ 是啊,北方確實是要下雪了。 在這農歷的九月,饒是唐朝所在的時期比之百年前和暖了不少,到了北部之地,還是得遵循天時規律。 行軍所用的厚毛氈帳一掀開,就有呼嘯的冷風從外面涌進來。 哪怕身著厚實的裘衣,又套有鎧甲,也讓人不由打了個哆嗦。 倒是在這大帳之中翻閱行軍計劃的蘇老將軍對此面不改色。 他將手中的卷宗擱置在旁,朝著正在抖落衣上雪花的契苾何力看去,緩緩發問:“外頭的情況如何了?” 契苾何力一抖鎧甲,立定在前,揚聲回答的聲音里藏著遮不住的喜氣,“將軍,遼河要結冰了!” 他們出兵高麗的機會,也終于到了! 第116章 “走, 我們出去看看!” 在大唐現存將領之中,蘇定方已算是相對穩重的了。即便如此,在他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 也難免在言語中有幾分振奮。 那是作戰時機在前的興奮。 但這份振奮又在當真看到飛雪漫天景象的時候,像是被忽然澆上了一盆冷水,重新回到了平靜。 胡天八月即飛雪, 到了九月,真已是凜冬嚴寒景象。 在毛氈帳篷里還好些, 在外頭卻是冷得出奇。 蘇定方作為此路統帥,又可算年事已高, 在衣物厚重上的待遇遠勝常人, 尚且感覺到透骨的寒意從縫隙中鉆入,更何況是那些同樣參與此戰的士卒。 見蘇定方朝著其中一位守營士卒看去,契苾何力便順口說道:“幸好被征調來這一路的大多是河北道的府兵, 在耐寒上總是要比其他人強一些的?!?/br> 但蘇定方并未因此而覺得有多高興,沉聲問道:“那群嶺南士卒呢?” 雖然已經做出了趁著河水結冰之時發動攻勢的計劃, 他也將其中的一部分水師按照李清月所希望的那樣調撥去了百濟,但為圖攻伐高麗平壤城沿路不受河流阻滯, 在營中依然有相當數量的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