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李清月卻忽然在此時插話道:“我倒是覺得,我們還有一件事情可做。新羅王過世,新羅從百濟撤兵,看起來是個麻煩,但也說不定,會是我們的機會呢?!?/br> 見劉仁軌和劉仁愿都朝著她看了過來,李清月定了定神,低聲說出了兩個字。 ------ 這道新羅王過世后引發變故的消息,幾乎是在前后腳的時間就傳遞到了另外一群人的耳中。 同時傳來的還有另外一條消息。 黑齒常之朝著面前的哨探看去,目光中閃過了一縷深思。 他名字叫黑齒常之,卻并不代表他的牙齒是黑色的。 他唯獨看起來迥異于常人的地方,只是他的身量極高,足足七尺有余。按照唐代的尺寸估量,他的身高過了兩米。再加上他本就處在三十多歲的當打之年,便顯英武非凡。 他朝著哨探招呼道:“你跟我來,我等一并去見佐平?!?/br> 佐平乃是百濟境內的一品官職,由百濟王扶余義慈的從弟扶余福信擔任,又因此人早年間傳聞有鬼神感和之義,將姓氏改為鬼室,也可稱之為鬼室福信。 這位致力于百濟復國大業的扶余皇室子弟,有著一張稍顯陰鷙深沉的面容,但在聽到黑齒常之匯報的第一條消息,也便是那新羅王的死訊之時,還是忽然站了起來,在臉上閃過了一抹喜色。 “好!死得好!” 倭國的女大君過世,讓他們立刻得到倭國支持復國的夢想暫時化為了泡影,只能眼看著數次對百濟發起進攻、堪稱宿敵的新羅,在他們的領土之上耀武揚威。 那么金春秋之死,當然是個對他們來說的好消息。 尤其是這個撤軍的舉動,要么就是他們和唐軍之間產生了嫌隙,要么就是新羅國中還存在內亂的影響。 反正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鬼室福信的機會! “可是另一條消息就有點奇怪了?!焙邶X常之繼續匯報道:“哨探獲知,大唐抵達百濟的援軍和那位劉將軍會合后,并沒有繼續駐扎在泗沘城中,而是在新羅退軍后北上熊津城?!?/br> 熊津都督府的核心聽起來好像應該是熊津,但其實不然。 能守百濟都城的情況下,自然應該留在都城泗沘城這里。 畢竟,在泗沘城的東面有著相當廣闊的耕地,在幾個月后就要迎來秋收。為了確保這批糧食能夠順利地收攏到手,唐軍應該對其小心看護才對。 可為何要退往熊津呢? 熊津這個地方倒是也和百濟的普通城市有些不同,此地一度也曾是百濟的都城所在??杀藭r的百濟定都熊津,乃是被迫為之的舉動。 高麗長壽王時期,高麗屢屢進犯百濟,讓百濟王不得不為自己選擇一個足夠安全的駐扎地,這個地點就是熊津。 而熊津周遭幾乎都是山地地形,最能有效地攔截高麗和新羅這兩面敵人。 同時,在其周遭還設置有二十多座山城,形成了環狀的山城防衛體系。 讓此地更是變成了鐵桶一塊。 但這座城市后來被廢棄了都城的作用,也同樣有其必然性。 熊津是個方便于應急避險的地方不錯,卻大不利于農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和百濟境內的其他城市往來。 此地還經常因為熊川水暴漲而發生洪災。 當百濟的實力日漸增長后,熊津這個地方就不再能夠滿足于他們的政治需要,所以都城被往南搬到了泗沘城地界。 那是一個連百濟都不要了的地方,大唐去干什么? 鬼室福信也覺很是奇怪,他心中隱約有個奇怪的猜測,又不免覺得,這可能是他想多了。 他便朝著黑齒常之問道:“你覺得,他們這個舉措是什么意思?” 黑齒常之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回道:“您覺得有沒有可能,這次抵達國土的唐軍之中,有一位分量足夠重的大人物?!?/br> 所以,他們需要去一個更加利于防守的地方駐兵,確保這位大人物的安全! 第98章 可能嗎?當然可能! 鬼室福信那個沒說出口的猜測, 恰恰就是這樣。 就像那倭國大君和皇太子都覺得可以出兵百濟和唐軍對抗,就像新羅皇儲覺得大唐奪取百濟讓他們不快,也就像高麗屢屢叛變sao擾邊境一樣, 方今的大唐雖是幅員遼闊,戍卒戰將無數,還當真沒給這些東部小國以一個足夠深刻的教訓, 讓他們真切地意識到,到底誰才是這一片的霸主。 蘇定方率領萬余人渡海而歸后, 這半年間劉仁愿的墨守成規,更是讓鬼室福信對于己方反叛軍的實力, 有了一種日漸膨脹起來的自信。 黑齒常之所說的大唐有貴人到來的理由, 確實說得通! 熊津不是一個適合于“統治”百濟的地方,卻一定是一個百濟境內最適合固守的地方。 因其也曾為都城的緣故,在地位上也不比泗沘城差多少。 同時, 因為熊津城要比泗沘城更靠近北面的緣故,倘若唐軍要做出支援高麗戰線的行動, 那個位置也要更加容易調兵。 結合著唐軍下一步的行動,雖然北上遷居熊津會損失掉一部分利益, 甚至會給這些百濟叛軍以再度行動的機會,卻也有一些伴隨而來的好處。 只要高麗進軍順利的話,就能彌補掉其短處。 再加上,恰逢此時新羅因金春秋過世而迎來王位更替,被迫從百濟境內撤軍穩固局面, 唐軍還少了一路策應支援, 那么選擇更穩妥的地方作為駐兵之地, 就完全解釋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