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但她話音剛落,卻忽聽她的小伙伴遲疑著出聲,“交接問題……也不一定真有那么麻煩吧?!?/br> 李清月沒因為劉仁軌的一番話打退堂鼓,而是繼續端詳著面前的地圖。 水路上的路線被老師以朱筆勾勒,正是—— 長安-潼關-三門峽上游分界-三門峽下游分界-洛陽。 自上游分界處和洛陽之間有一條額外的南面陸路,也就是他們即將要走的,但不能用于大規模糧食的運輸。 消耗太高了。 素筠的想法便隨之而來,那就是將三門峽下游到上游的水路轉為一條新開辟的北道陸路。 這確實帶來了劉仁軌話中所說的水陸轉運交接問題。 可瞧瞧現代的快遞吧,從來都不是直接從廠家發貨地直接一口氣送到家門口的,這其中不是也有運輸工具的換乘嗎? 對此,快遞做出的應對方式,就是在中間建立一個個轉運的站點和代存點。 那這解決方法,好像也完全可以套用到這里! 比如說,在三門峽的上游和下游各自建立起一個糧倉作為中轉站。 而后,先將洛陽的糧食通過水路運送到三門峽下游,塞進這個糧倉里,從這個糧倉出發走陸路將其運送到上游的那一個糧倉里。1 若考慮到陸路的運送能力不足,便在這一段上多加人手好了。 或者將其分攤在關中還沒有急需要糧的時候來運。 再便是將上游糧倉里的糧食重新經由水路從三門峽上游往長安送。 這樣一來,就完全不必像是劉仁軌所說,非要將洛陽到長安當做一段路來看待。 這其實被兩個糧倉隔絕成了三段路。 李清月一邊將她的想法說了出來,一邊又將三門峽上下游的那個點又重重地戳了兩下,仰頭朝著劉仁軌問道:“老師覺得,這個增設兩處轉運倉的想法,配合素筠的那個建議,可行嗎?” 劉仁軌已愣在了當場。 在李清月徐徐道來的那一刻,他驟然意識到,不僅僅是他,包括現如今朝堂上對于運糧之事持以悲觀態度的人,好像都陷入了兩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便是非要讓糧食自已有的路徑中運輸。 像是李素筠所說在三門峽水段北道山中開辟新路的想法,正因為對他們來說“勞師動眾”,才往往被忽略掉。 第二個誤區就是轉運倉設置的位置。 自秦漢統一、糧食周轉需求增大后,天下各地的漕倉應運而生,但絕大多數都設置在河流交接口或者是河流與城市的銜接之處。 前者是為了方便更換船只,滿足不同河道運輸條件的需求,后者則是為了將船只所運載的糧草送抵城市之中。 那么在大河的三門峽水道處專設兩處糧倉,就是有悖于此前設置邏輯的。 但它可行嗎? 或許是可行的!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只在于山路的那一段能否走通。 劉仁軌說是說的無法下一個定論,但別忘了,他出自門下省。 自任職到如今,他親眼見過的官員上書數量遠非尋常人可比,所以關于中條山南麓的情況他也有所耳聞。 他隱約記得,這座山脈北坡多斷崖,南坡卻要相對和緩,確實有走通的可能性。 劉仁軌深吸了一口氣。 說起來,他原本是在做什么來著?好像是在教導學生地理信息…… 怎么就歪出一個漕運方案了! “老師?”李清月見他發愣,又伸手拽了拽他的袖子。 劉仁軌這才收回神思,答道:“若如公主所說,能試一試,只是在細枝末節處還需有專人評估,再必須征得陛下同意,而后交由戶部核算開銷,有了這些才能繼續討論?!?/br> 這件事要做,涉及的州府人員都不在少數,并沒有暢想提出得那么樂觀。 聽他這么說,李清月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 劉仁軌的話其實沒有說錯。這種能讓人吃飽飯的事情,確實是謹慎一些處置為好。 可問題在于,總有些人是等不起這個推敲和建設過程的。 更麻煩的是,她雖是個公主,年紀卻還是太小了,身邊除了兩個侍衛之外,就只有宮女可用了,根本沒有一個可以派遣出去實地考察的人。 在執行計劃的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若是劉仁軌是那等實權官員,或許還能有幾個指派出去做事的人手,偏偏他又不是。 不過李清月也只苦惱了一瞬,就又朝著劉仁軌問道:“您沒法越權上書諫言此事對吧?” “正是?!?/br> “行?!崩钋逶乱膊患m結這個,“我去找阿娘?!?/br> 既然她還沒法干的事情,那就先去找家長。 反正她是公主,當爹媽的又都是聰明人,那搞那么多兜兜轉轉的干什么。 她當即叫停了馬車,便抱著那做足了標注的地圖,在卓云的開道下匆匆往前車去了。 但說是說的只找阿娘,因皇后與陛下同在一車之中,李清月在認真上報的時候便連同著跟李治一并說了。 這可把李治驚得不輕。 他有點恍惚地揉了揉額角,有一瞬間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睡醒,“這是諫議大夫在給你授課的時候你推出的想法?” “不是我,是我們?!崩钋逶聡烂C糾正道。 這是兩個打破常規的想法合并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