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皇后冊封,依照禮節應當由天子臨軒冊命,便是由天子親自離開寶座,來到殿臺之前,行冊封禮,作為僅有皇后、太子以及少數重臣能得到的尊榮。 但冊封典禮卻是自肅章門開始,正值內宮與外朝分界之地。 早在冊封典禮舉辦的前兩日,有司便已在此地設好了太尉、司徒的座次。此外,又設了內外命婦的座位。 ——后者還是因李治下詔而頭一次出現的待遇。2 但雖說規章有變,其余諸事倒也進展順利。 便如陳設于肅章門的儀仗隊,以及司樂禮器之物,早已盡數就位。 李清月坐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周圍是同樣與會的皇子公主以及宗室,忽聽身邊有人小聲問道:“你不覺得熱嗎?” 她一轉頭便對上了李素筠的臉。 像是唯恐被人發現在這等時候開小差,她將自己的聲音又壓低了幾分,總算在鼓樂聲中沒引起旁人的注意。 熱確實是挺熱的,頭上還頂著個太陽,卻人人都得穿著厚重的禮服。 可這等場合也著實不多見,熱便熱一些吧。 她朝著李素筠比劃了個噤聲的手勢,便見對方立刻乖覺地正襟危坐。 倒是另一頭的李下玉朝著這邊看了一眼,有些不明白meimei為何如此聽安定的話。 若是她未曾記錯的話,阿娘應當只是讓素筠聽從“出主意之人”的話,以李下玉在送別母親之時所見,那指代的應當便是今日接受冊封的武皇后,但怎么連武皇后的女兒都算上了? 不過此刻確實不是適合多話的時候,meimei能安分下來總歸是沒錯的。 只因隨著各方人員到位,已有內侍高呼:“請中嚴——”3 那正是禁中戒備的信號,標志著這出冊封典禮正式開啟。 自禮樂鳴奏的方向,太尉、司徒乘輅而來,又在永安門外降輅,于謁者持節前導之中行來。 隨后,禮樂轉入正和之音,李清月立馬轉移了目光,看著袆衣花冠在身的皇后自另一側抵達此地,站定在樂音停止的那一刻。 兩相對望,長孫無忌的目光別提有多復雜了。 但無論他有多不想承認自己此前的種種決斷失敗,也并不想看到武媚娘坐到皇后的寶座上,他此時的身份都只是執行冊封禮的“太尉”,而不是能影響到君王決策的重臣。 與他同來的司徒,乃是李唐宗室要員徐王李元禮,也有著監督他此行莫要胡來的作用,甚至又以眼神示意了他一番。 長孫無忌深吸了一口氣,將心中翻涌的情緒盡數壓制了下去,起碼在明面上已再看不出端倪。 眾人便只能見著這兩位高位官員北面而跪,齊聲而呼,“太尉長孫無忌,司徒李元禮,奉制授皇后備物典冊?!?/br> 皇后冊印與璽綬先后傳遞于司徒、太尉、內謁者之手,隨后呈遞于案前,由皇后身側的尚宮取冊,尚服取璽綬,立于皇后身后。 這便不難讓人覺得,當武皇后率領六局女官步出的那一刻,到場的太尉、司徒等人已不再是這出大禮中的重要角色,而僅僅是承擔起傳遞功能的使者。 內外命婦一并起身的行禮中,也雖是人人均著禮服青衣,最為醒目的也依然是今日冊寶在手的皇后。 日光更盛了,盛得像是在皇后袆衣之上鍍了一層金紅色的光影。 身披戰衣的新皇后便在這華光的中心。 目睹這樣的場面,誰又還能想起,在爭論武昭儀能否擔任皇后位置的時候還一度有那么多聲音,聲稱其若成為皇后,必將有損國母體面。 而如今這等場面在前,她走出的每一步依然穩健,像是完全將這些聲音摒棄在外,從容地接受著作為內外命婦代表的大長公主行禮祝詞,內外命婦再拜,宮中女官再拜。 但大概只有武媚娘自己知道,她并不像是外人所見的那么平靜。 這份權力榮耀到手的那一刻,她有一瞬恍惚地想起自己十三歲那年初入宮闈,雖與阿娘說著見天子焉知非福,心中卻也未嘗不是惶恐,想起在太宗過世自己被充入感業寺之時的絕境,想起自己抓住機會起勢的開端,也忽然想到了弘化的那一番感慨陳詞…… 然而也正是在此時,她又在人群中瞧見了女兒那雙靈動的眼睛,將她的種種神思都先拉拽回了眼前。 內侍的下一聲高呼更是讓她必須全神貫注,“奉制授皇后禮畢,轉太極殿——” 冊封皇后的下一步禮節,正是從肅章門外轉入太極殿中,接受群臣朝賀! 到太極殿去! 誰讓皇后的身份本就不只局限在后宮之中。 當各方乘輅自肅章門抵于太極殿前的時候,李治這位天子早已自另一頭的立政殿動身而來。 他甚至比本該抵達的時間更早一點。 畢竟,如果說武媚娘重視這場封后典禮的話,李治也不逞多讓。 皇后既是他所立,也就代表著他手中的權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而當皇后之位易主的時候,太子李忠也勢必會被人上奏請廢,讓他再不需要在看到這個兒子的時候便記起,這是一個他在為人所裹挾鉗制之時冊立的太子。 更不用說,朝堂之上經由了一番洗牌后,他的下一步舉措也就可以推行下去了。 此時此刻,他望著朝他走來的身影,訝異于媚娘如此契合于這個角色,卻也欣喜于在此前的政斗博弈之中她從未往后退讓一步,甚至一次次帶給他突圍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