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此物有一年在她生母韋貴妃處見到過,但又與這本有些不同,更像是天子賞賜百官所用的那一份,許是因陛下到訪安仁殿次數頻頻而暫時留在了此地。 由此觀之,這位武昭儀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實非等閑。 那她所說的話,也應當不是信口胡言的。 可這種話,說得又有些逾矩。 恰在她思量之中,對臨川公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武媚娘并沒有直接言明,而是回道:“陛下正是缺人之時呢,周將軍英武有才干,總不會蹉跎于峣關的?!?/br> 是……這樣嗎? 臨川公主面上神情不變,心中卻無聲地嘆了口氣。 所謂有才干就能得到重用這種事情,在并無太多門路的情況下,不過是個笑談而已。 就像她雖有先帝欽定的表字,還額外為她延請了女師教習書法,被封公主號的時候也已是那次出風頭后又過了十多年的事了。父皇日理萬機,不會將她給掛念在心上,讓她只能借著其他姐妹冊封的光,才拿到應有的待遇。 她是如此,她那位同樣不擅鉆營的駙馬也是如此。 說是說的先帝心腹的兒子,但又哪比得上真正的要員子弟呢? 不過,能得陛下寵愛的武昭儀一句“祝?!?,總好過跟對方鬧矛盾。 為防言談失禮,她干脆岔開了話題,沒再多談秦嶺峣關之事,而是轉而將話題扯向了小公主。 六個多月的孩子能喊一句“阿娘”也得算是天才,但還不到出挑到令人恐慌的地步,是有不少話題可聊的。 又因顧念武昭儀到底是有身孕之人,臨川公主也沒敢滯留太久,在聽聞駙馬那邊與陛下的面見行將結束后,她便朝著武媚娘告辭離去了。 等到與駙馬在宮門前會合,她方聽到駙馬說道:“陛下有意,令我前往恒州救災?!?/br> 臨川公主驚疑不定,“救災?” 周道務答道:“不錯,陛下說,前幾日急報,恒州滹沱河水因雨季影響泛濫,雖有提前遷移沿河民眾,但造成的死傷仍有約莫數百人。當地因錢糧之事多生動亂,需有一員得力武將北上,協助當地府官平定亂局?!?/br> 臨川公主皺眉,“可你是商州刺史???陛下這是要將你調往恒州?” 這不像是個正常的官職平調之法,甚至還離關中更遠了,聽起來更不像是要對周道務有所重用的樣子。 “不,不是調往,”周道務安撫道,“是臨時支援?!?/br> 二人已上馬車,有些不便令外人聽到的話便能說了。 周道務繼續解釋,“因先后有關中、恒州二地水患,柳中書被陛下問責了,我聽御前舊識的意思,陛下有意褫奪對方的中書令位置。不過大約會讓他在顏面上好看一些,只說讓他請辭相位?!?/br> 臨川公主眼皮一跳。 柳中書,說的正是中書令柳奭。 按說他有個皇后外甥女,還有同氣連枝的太尉長孫無忌,怎么都不應該遇上這等麻煩。 可天災之下拿人頂包本是常有,這次還要更加有理有據,柳奭絕沒有機會逃掉這次降職。 她還隱約聽京中的手帕交提及,因昭儀有孕,相比之下無子且太子不受喜愛的王皇后,地位更顯岌岌可危,柳中書近來的走動頻頻,恐怕也讓陛下不滿了。 正好兩罪并論,逃無可逃。 柳奭一旦下臺,依托于他的一部分人也難免被李治順捋下馬。 屆時空缺出來的絕不只是中書令一個位置! “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臨川公主抿了抿唇,說出了一個近乎大膽的猜測,“我聽說,此次陛下能力排眾議、校查水道,與自吐谷渾還朝省親的弘化公主有些關系。再有,此番籍田禮上,韓王為陛下獻畫,得了陛下器重,追封武德功臣正是因此而起?!?/br> 她望著駙馬的臉,覺得兩人此時所想的可能是同一個猜測。 陛下移駕萬年宮的舉動,已不難讓人看出他如今所想。 有沒有一種可能,為了制衡關隴勢力,陛下除了會對那些“聽話”且有眼力的朝臣委以重用外,還決意啟用宗室勢力發起對抗。 若宗室勢力尚且不夠,那么合適的駙馬,可能也是李治能拉攏的對象! 吐谷渾國主慕容諾曷缽需要仰仗于大唐上國,對李治的尊崇毋庸置疑,是一支好用的助力。 她的丈夫周道務,因其父親乃是先帝心腹的緣故,加上其特殊的成長經歷,也理所當然地應該站在陛下的這一頭。 那么當陛下急需用人的時候,他確實是其中一個人選,還是排在前列的那種! 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臨川公主忽然明白,為何陛下沒有直接提拔駙馬,而是先讓她去同武昭儀交流上幾句,又借著武昭儀之口,隱約透露出了起用周道務的意思。 只因此時還不到時候,起碼要先看看,這位小周將軍到底能不能將恒州事務給處理妥當。 自父親拖延賜予公主名號,李治即位她敬獻《孝德頌》也沒領到實質獎賞后,她便已經反復告誡自己,要先把自己放在看客的位置上。這才是對她來說最安全的位置。 可沒有人是天生就會察言觀色、謹言慎行的。 也沒有人天然愿意伏低做小,唯恐稍有不慎行差踏錯便有大禍臨頭。 當她窺見自己和夫婿的上升通道之時,李孟姜的心中也不免有一瞬的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