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沒有問題的就到那邊去登記姓名籍貫吧,后面管事會給你們安排活干?!?/br> 這一次因為年后要建碼頭和造船廠、還有食品加工作坊,還要修一條通往薊縣的路,需要管事的人員就不少,所以這次韓凜就從王府里帶了不少的人手過來,光是負責蓋房子的老師傅就帶了三個過來,除了去年已經來了的吳師傅之外,還多了一個陳師傅和一個王師傅。 另外還有四個管事,四個管事都是年前陳管家從京城帶來的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之后,現在被他帶到身邊來用了。 今日帶來的這些管事大多是從前在官員們的家中當過管家和管事的人,算得上是管理類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在北地這里可不好找,除非是大戶人家的家中才會有管事,一般人家也不會發賣管事。這還是多虧了陳管家年前從京城帶來的那一批人手,很大的補充了他手底下管理人員不足一事。 年后陳管家返回京城去了,他們王府里另外換了一個姓張的管家。新換的張管家原先是在京城某位官員家中當過大管家,管理的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被他看中提拔上來當了康王府的大管家。另外原先當管家的大丫鬟就被調去當內院的管事。 在出門之前韓凜把王府的員工們的職位重新的調整了一遍,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之后才出的門。不然他們家傅山長這段時間也忙,肯定也沒時間去安排家里的事情了。 他們在碼頭這里擺了兩張桌子當報名處,韓凜剛才是指著這里告訴大家上這里來報名的。 在他們王爺的話音落下后,顧榮是第一個毫不猶豫站出來報名的人,“我來吧,順義村,顧榮?!?/br> “順義村,顧……” 在顧榮走出來后,順義村其他的漢子們也跟著上前去報上了他們的姓名和籍貫,都是一個村的人,籍貫自然也是一樣的了。 人群里有不少認識顧榮的人,見到順義村的村民們上前去登記了,后面就是心里有所猶豫的人,也跟著上前去排隊。 韓凜見到顧村長和顧里正他們都站在邊上,就往兩位長者走了過來,與兩人打了一個招呼,“顧村長、顧里正你們怎么也來了?” “知道王爺您們這里今日招工,草民們就過來瞧瞧?!边@話是顧里正回的,他的幾個兒子和侄子外甥們也在排隊登記姓名。 隊伍里頭也有顧村長家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外甥們。 今天他們順義村凡事能干活的青壯年都來了,這個碼頭建好,少不了他們村人的好處,他們自然是希望這個碼頭能早日建好的。 而且,比起出海捕魚賺的錢,他們還不如到碼頭這里來做事,最起碼工錢穩定,干一天的活就能賺一天的錢了。不像是出海捕魚,天氣好才能出去,萬一遇上大風大雨,還有可能連人帶船都不知道飄到哪里去,還不如就在岸上找一份穩定的活干了。 這也是為什么顧村長和顧里正支持村中年輕人到碼頭這里來做事的原因。 今天韓凜這里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去安排,與兩人聊了幾句話后,他就準備去忙別的事情了,笑著對兩位長者說道:“還請顧村長和顧里正在這里幫我當會兒監工,我上別處看看去?!?/br> “好好,王爺您去忙吧,我們在這里再站會?!鳖櫞彘L笑著點頭道。 走之前韓凜讓人給顧村長和顧里正搬了兩張折疊小凳過來,讓兩位長輩坐在這里給他當監工,他就帶著其余的幾個管事和師傅們去看日后要修建造船廠和食品加工作坊的地方去了。 當天的員工到位后,三處地方就開始動工了。 除了碼頭繼續修建之外,還有兩處作坊也開始挖地基,另外還安排人去給他修建建了一半的海邊別墅,以及安排人員去把出去的道路鋪平整,好方便馬車的進出。這里每一處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干活,同時也需要大量的材料。 只是他們的水泥和磚頭還是從薊縣那邊運過來的,路上太遠了,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說,因為運輸路途比較遠,而且還耽誤時間,所以年前他就安排人員去附近勘察地形。 好在派出去勘察地方的人員回來,說是找到了合適建水泥作坊和燒磚窯的地方。不久之后,他們在距離碼頭三十里遠的一個地方又修建起了一處水泥作坊和窯廠。 這一忙就是忙到了三月中,韓凜才安排好碼頭這邊的事情,帶著護衛們趕回了薊縣去。 *** 年后三月有商人往他們北地來了,到達了他們薊縣這里。 四月初,韓凜包下了薊縣城中的悅然酒樓三日,在這里宴請南北兩地的商人,在這里召開了第一次招商引資大會,會上他與這些南北兩地的商人們闡述了關于燕地未來五年的規劃和發展,并且在會上表明愿意拿出他手上的幾個技術出來協助到他們這來投資辦作坊的商人。 最后通過投標和競選的形式,把八個名額給了選出的八家老板…… 第229章 三年后——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過去。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一千多個日夜。 在經過眾人的努力,順港碼頭順利建成,碼頭附近的造船廠也建了起來,還有附近的一家很大的魚貨加工作坊,以及從順港碼頭到薊縣城的官道也都修好了。 與此同時,從薊縣到忻州城的官道也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