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韓凜從夢想破碎中恢復過來,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們傅山長的話,“咱們傅山長的話說得對,不是我們不好,而是外面的人不知道咱們農學院有多好,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放棄了?!?/br> “對對,山長的話有得有道理?!惫仍洪L也跟著附和道。 其余的人才從羞愧和氣餒中抽出神來,對,不是他們農學院不好,而是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好,日后他們一定要努力讓別人知道他們農學院的好,讓所有來他們燕大書院讀書的學子們首選他們農學院! 看到大家從垂頭喪氣中走出來了,傅秋白的眼里閃過一絲笑意,繼續說道:“眼下我們農學院招不到學生,這個事情說容易也不容易,但是要說難處理,肯定也不是處理不了的事情。既然遇到了問題,我們就大家都一起來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這里倒是有個想法,你們要不要先聽一聽?” “好,你說,我們都聽著?!表n凜當他們傅山長的捧哏。 其他人臉上也都表露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色。 其實沒有人愿意來農學院讀書,傅秋白在這段時間里也想明白了,雖說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士是拍在第一位,農是拍在第二位,實際上在士農工商這些人里頭,農民的日子才是過得最為艱難的。這里頭無論是士人還是工匠、商人,他們或是有權、或是有錢、或是有一門手藝在身上,都餓不著肚子。只有什么都沒有的農民,他們只能靠幾畝地吃飯,甚至是有一些人連地都沒有,世代只能給地主當佃農,一年到頭辛苦種出來的那點糧食,都不夠繳納地主家的租子、不夠繳納朝廷的賦稅,萬一遇到天災人禍,就是賣兒賣女。 農民一輩子都在試圖掙脫土地,他們供養家中孩子去讀書,去參加科考,就是希望家中能出一個讀書人,從此改換門庭。而士人和商人工匠們就更是如此了,士人家中多出士人,商人家中多出商人,匠人家中多出匠人,哪怕是商人子弟不從商,他們必定是入仕。匠人子弟不學匠,也必定是入仕。但是無論是士人、商人還是匠人,他們都絕對不會讓孩子去變成一個農人。而農人世代都想掙脫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就更想掙脫農門,培養出一個士人,斷然不會希望子孫后代繼續當一個農人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傅秋白就明白了為什么他們農學院招不到學生了。既然遇到了問題,那他們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今日他把大家召集來這里,也是為了商量這個事情。 “農學院事關到我們北地日后的農事畜牧業的發展,關系到日后千千萬萬的百姓是不是能吃飽肚子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把農學院重視起來。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前面這十年時間里,來農學院讀書的學生都一律免除束脩,另外每個學生每月發放三百文錢的食宿補貼,這樣若是家中困難的孩子,他們也有一條路選?!?/br> “第二點呢?!闭f到第二點,傅秋白轉頭看向坐在他旁邊的小夫君,問道:“工部下面有一個屯田司,你知不知道了?” “……管地的?”韓凜隨便蒙了一個。 “對,屯田司,顧名思義就是管地的衙署?!备登锇讻]想到自家小夫君還知道了,不過他大概也猜出了小夫君是猜對的,并不是真的知道屯田司是做什么的,看來回家得給自家小夫君再加一門熟悉六部以及六部下所有官職的課了。 不過小夫君不知道沒關系,他知道就好。 “屯田司是工部下面的一個衙署,主管全國屯田,京官職田,各官府衙門的公廨田等等這些事務?!倍登锇讻]說的是,實則這個屯田司是有名無實,就是一個閑著沒事干的衙署。不過既然今日他提了,以后屯田司在他們這里就不會成為沒事干的衙署了,“我們北地這里不是有很多田地嗎?去年我們收回來的這些田地,就歸官府管理了。所以呢,我在這里說起這個屯田司,就是想在咱們這里成立一個屯田司?!?/br> “所以,你的意思是,以后農學院畢業的學生,就能進去屯田司里做事了?”韓凜一聽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了,立即的就明白他們家傅山長說起這個屯田司的目的了。 傅秋白看著反應這么快的小夫君,就知道小夫君明白他的意思了,他點了點頭,應道:“嗯,對,若是我們農學院畢業的學生能進入屯田司做事,想必許多百姓也愿意讓家中的孩子來我們農學院讀書了,甚至是一些商賈匠人,他們也會愿意讓家中的孩子來學農?!?/br> 因為這樣一來,即便是當農民,那也是官府的農民,是有一層官職在身的農民,和普通的農民在身份上又不一樣的了。 第226章 招生補充 隔日一早,薊縣的城門口和城中的酒樓食肆門口都張貼出了一張新的招生補充通知。 進城的百姓們第一時間發現了城門口貼著的新告示,一群人圍在告示的前面。只是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們大多都不認識字,許多人圍在告示前問上面寫的是什么東西。 被安排來城門外宣傳的管事就跟圍觀的眾人解釋道:“現在農學院開放招生,凡是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可以免除束脩;家中貧困者,每月還有三百文錢的食宿補貼。若是學得好的話,等到學成之后可以優先進入衙署做事?!?/br> 圍觀的百姓們一聽,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人群里有人問了起來:“真有這么好的事?真不用交束脩每月還有銀錢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