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問他后不后悔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和嫡姐換親以后、王爺沉迷搞基建、快穿:笨蛋美人被主角搶著哄、[快穿]惡毒炮灰,天天被瘋批大佬親哭、成為大佬的金手指[快穿]、藥仆救了落魄高嶺之花后、渣不下去了怎么破![快穿]
景順帝感慨萬千,收起那些想法,再注意到王守忍不住看過來,將事情說開,“朕是為一人問的,倘若想為其求得來世,難不難?” 蘇唯青都要當不得啞巴了,不過看著小師叔,人跟沒事人一樣,又看向葳也,對他擠眉弄眼,想跟他來個一唱一和。 可葳也理解不了他的意思,看到了當沒看見。 一個兩個的都這樣,蘇唯青還能說什么。 “有沒有什么法子…”景順帝緩了下,再道:“讓朕再度重回當年風范?!?/br> 鐵馬冰河入夢來,他仍遙知年輕時的壯志雄心。 山河飄搖,鐵騎踏破滿城,天下是他的天下,可他的身邊不負當年,早已經無人能訴說。 等他老得不能再老了,他死后還有兒子在位,這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最難熬的是,無數個夜晚,他有時候在想,把陪著他打天下的兄弟都送走了,是不是太過殘忍。 他很清醒的,沒有給自己開脫,所有的悔不當初,都是人都不在了才會有的。 如果他們都在,他能這么想嗎?怕是日思夜想會擔心一個皆一個權力過大,會有謀反的心。 裴閣亦是明了此言之中所表達的要求,他向來直言不諱,現在也不曾改:“沒有這種可能了?!?/br> “若能以自身血rou之軀和往后余生命數達成,多少人想要實現?!?/br> “求得來世,不過虛無縹緲,是一場美夢?!?/br> 要真的隨隨便便就能重來一世,還有覺得把自己命都絕了都要辦到,也太過天真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人世間的常態,好人有好報,卻不是所有的好人都能有好報。 惡人自有惡人磨,亦然不是全部都是,有多少自私自利的人活得順心順意。 這所有的一切,說不得為何會如此。 世上太多的悲和樂,憑什么認為自己不同,就想要求得重生之道,這不可行,也不會有。 萬物講究因成果,有成因必有果,能有重生之道,那世上太多可重生的人了,那壞到無可救藥的人也不是會有可行的,那到時才是大亂。 都有欠之說,還也還不上。 這下,裴惜抬頭望向裴閣,她不大明白他為什么不說個大概就行了,看在是皇帝就給人一個找不到又戳不破的美夢算了。 要是說得不給面子,對方非要求得來世怎么辦,還不如說半真半假,讓人以為誠心誠意,命可以給,都會有這種辦法。 裴閣說得如此徹底,壓根就沒想給景順帝有任何的希望,“我說的這些話,沒有半句虛言?!?/br> “皇上覺得如何?” 他這一言,也是考慮過后要說的。 不管是問道士也好,問佛門中人也罷,都要清楚這是不能辦到的事。 這就連他自己都改變不了,不想給那些假道士假和尚糊弄的機會。 “朕明白了,不會覺得不好?!本绊樀塾纱舜笮?,亦是覺得這人大膽會說,要是旁門左道,都要騙他了。 可是,他是真的想求重來一世。 他再過一遍和昔日的弟兄們打仗,完成心里的遺憾,順便成全張知敬。 他不是不清楚,前期的張知敬是真的沒有那些心思。 只是他后來逐漸失了心。 景順帝在這些年都不較真了,張知敬其實也算是沒辦法,他為了他meimei還有他們的日子能好好的,從始到終都沒有忘記。 他記得他實在是想不出來,派太監去問張知敬。 問他后不后悔。 他說他不后悔。 那時候的景順帝,氣急張知敬真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在京畿城說調兵就調兵,又知道他meimei死了,有些吃驚。 他趕去時,是親眼所見,騙都騙不了他們清清白白的。 過后,他當然要罰張知敬。 杖刑也是明面上的過得去,不然也不會要太監去問他后不后悔。 景順帝認為自己對張知敬夠可以的了,他要是說后悔,能為他的事遮掩一二,讓御史臺和記錄史官為其修改。 這也不是難事,不是讓史官篡改,而是給他最后的臉面,就不記錄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幾筆說出就行??扇思覐膩矶紱]有覺得這是件多么難以說的事,無論是不是真的要用杖刑借機會讓他死,都沒有說過一句后悔。 他可惜的是什么。 是那年,他還不是皇帝,只是要被壓藩的藩王之一,不得已到退居一方。 正好看到讓他驚才絕艷的張知敬,收為心腹,往后都在打仗。 一直以來,都能看到他人給張知敬的描述,是何樣的出色。 少年英才,善言笑,長于謀算,神武動容;待到年長,與人同行,一笑了之,全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