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都癌癥晚期了,瘋一點怎么了、離婚后,保鏢前夫他成了財閥大佬、乖,再叫一聲老公、嫁人?靳爺親手撕了她的白婚紗、待熟誘荔、她當了傅爺五年的藥引、朝朝、拜托,只想干飯的北極熊超酷的!、中了五千萬后、女裝釣到直男室友后
第150章 廢土 戰爭結束十年,雖然大地滿目瘡痍,污染、輻射四處可見,幸存者依舊憑借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建立起一個個秩序井然的聚集區。 不同地區的聚集區差別很大,條件差的如沙漠聚集區,生產力和發展水平還不如戰爭前的一個普通村莊,直接退化到古代社會。 條件好一點的如眼前的聚集區,占據了一片水土豐饒且污染程度低的土地,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農作物,起碼吃喝不愁,還有戰爭前遺留下的武器來保護聚集區。 可惜的是,戰爭一旦發生,首要目標是摧毀敵方的生產力,工廠、醫院這些都是重點打擊的對象。 在互扔核彈的彪悍年代,城市淪為廢墟,幾乎什么都沒剩下,只有人跡稀少的偏遠地區勉強幸免,成為一片凈土,也因此成為聚集區建立的基礎。 從沙漠騎自行車走了幾天幾夜,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每公里10到15分鐘,除去睡覺,白天基本都在趕路,算下來,她離開沙漠起碼兩百公里了。 兩百公里,足夠橫跨一個狹長的省。 “常欣,上工了!” “哎,來了?!?/br> 陳夏三兩下用布包好頭發,拿起豎在墻角的鋤頭,加入出城干活的隊伍。 這個聚集區叫“希望”,是戰爭結束后第三年建立起來的。 幾個從戰爭中幸存的年輕人結伴,跋山涉水來到這里,依靠雙手建立起聚集區的第一間房屋。后來,又有別處的幸存者來到這里,加入了他們。一直到現在,共有一千三百四十八人在希望聚集區定居。 一千多人里只有五個是戰爭結束后出生的孩子,其他人都是戰爭中的幸存者。 而在這些年里,每年都有一些人因為疾病或者意外去世,所以希望聚集區的人口一直在減少,這也就導致這里無比歡迎新的幸存者定居。 陳夏被檢查后,就順利分到了一間房子和一塊地。 這里的房子是挨著建的,說是一間就真的只有一間,只不過門口距離規劃的道路有五六米遠,這片空地是可以自行處理的,所以很多人扎籬笆做院子,還有人在院子里又建了一間房。 陳夏左邊已經住人了,房子外圍了籬笆,她右邊一直到路盡頭都沒有住人。 據鄰居說,她是三個月前來到希望聚集區的,而鄰居的鄰居是七個月前來的,也就是說,平均三個月才會有一個新的幸存者來到聚集區。 而聚集區每年去世的就不止十個,前些年去世的人更多,按這個速度下去,聚集區人口早晚會減少到一個極低的數字。 到那個時候,僅剩的幸存者無法維持一個龐大聚集區的運轉,要么茍延殘喘,時刻擔憂會遭遇別的聚集區的sao擾搶劫,要么放棄一切,加入一個新的聚集區,一切從頭開始。 想清楚這些事,很容易理解為什么聚集區如此渴求新人加入。 陳夏分到的這塊地只有一畝,里面種的是土豆。土地并非無償贈送,收獲的土豆陳夏留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部上繳,而且,她還需要幫助聚集區無償勞動三個月,才能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 戰爭前普通土豆畝產3000-5000斤,在缺少肥料和種田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希望聚集區的土豆畝產一般在八九百斤,好一點的能到一千多斤。 分給陳夏的地肯定算不上精耕細作,畝產能有八九百斤就不錯了。上繳三分之二,留在手里的可能有二三百斤,省著點吃能吃四五個月。 在安全無污染的食物匱乏的廢土上,只要加入這里就能得到四五個月的食物,這條件,擱誰身上不心動。 陳夏來的時間很巧,土豆剛好正熟,這幾天希望聚集區的人一直在收土豆。這也就意味著,她接下來幾個月暫時不用愁餓死這件事了。 到底土豆地里面還不到六點半,手機不能用,整個聚集只有一塊機械表看時間,拿表的人負責整點報。 趁著太陽還沒升起來,貪圖這一會兒的涼快,土豆地里都是彎腰干活的人。 陳夏分到的一畝地離聚集區更遠一點,她拿著一把鐵鏟和一個尼龍袋,來到昨天看的那塊地。 地勢東高西低,土質松軟,離河有點遠,因為原先歸屬于聚集區統一管理,土豆稀稀疏疏,中間還有許多雜草。 陳夏先把土豆周圍的土挖松,然后拔出來,第一棵土豆上結了五個雞蛋大小的小土豆,第二棵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大土豆,然后是第三棵、第四棵…… 一直干到早上八點鐘,系統的播報音響起: “廢土第十五天,玩家存活2951人?!?/br> 總的來說,廢土世界的死亡率還是相當低的。 一畝地六壟土豆,在體力增強劑的加持下,陳夏一早上收了一壟的土豆,剛開始不熟練,熟悉后速度就快了,剩下的五壟土豆今天肯定能收完。 太陽升起來,陳夏來到地頭的樹下休息,喝水,吃早飯。 早飯是她賣掉雜物換來的餅子,有土豆餅、紅薯餅、紅薯葉餅、玉米餅,原料不同,吃起來卻是一樣的干硬,因為太難吃,壓過了原料本身的味道,吃到嘴里都一個感覺。 陳夏費勁力氣咬下來一口,在口腔慢慢濡濕,再慢慢咀嚼。 可能因為上個世界的平庸表現,這個世界扮演等級雖然為a,實際卻很簡單,當然,不排除系統后面會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