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隱居修仙中、今天繼位了嗎、霸道總裁穿為大學生后、您的白月光上線了[網游]、野風入夜(兄妹骨科)
眾人手中拿的就是著名的靈山遺贈,后人對史仲竹到底給了什么十分好奇,因為史仲竹給的,只是當時在場的人,有人家后來沒落了,遺贈公布出來,有些是金銀,有些是書籍,而昭敏皇后陵墓出土后,找到的居然是一封家信。這讓史仲竹的遺贈更具神秘色彩。 相傳,史仙翁百歲大壽后,曾約見當時的高僧護國寺主持玄恩大師,后不知所終,有人說他去世了,有人說他升仙了,也有人信誓旦旦的保證,在某個地方見過史仙翁。 真相如何,早已掩埋在時光中…… ————全文完———— 一個人若是活得太久,也是很麻煩的。 史仲竹的前五十年,做了一個好兒子、好兄弟、好父親、好丈夫,自認完美的扮演了世俗角色;后五十年去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全國徒步行醫,后在京城主持醫藥大典的編寫,著書立說,傳之后人。在這個過程中,史仲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道士,一直恪守道教的規矩,努力傳播道教。 在史仲竹所在的歲月以及之后的幾百年,道教興盛,道教可以算作是大越朝的國教。當然,末代,有許多農民起義打的也是道教的幌子,自稱史仙翁轉世、靈山道人上身,可見道教之深入人心。也因為這樣,新朝建立的時候,道教才沒有被打壓成邪教,得以繼續發展。 史仲竹在把自己定位成道士之后,對道教也有了自己的規劃,放眼當今,讓是當之無愧的道教第一人。史仲竹認為自己對道教的發展存亡有責任,所以他制定了許多規矩,不讓道觀、道士成為不事生產、專搞肯蒙拐騙的迷信宣傳,他想讓道教成為人的一種精神支柱。 史仲竹一百歲的時候,圣人下旨全國性慶祝,當然不是每個百歲老人都有這樣的待遇,主要是因為當今圣人是史仲竹的外孫,皇太后還在,她是史仲竹最疼愛的小女兒,大越重視孝道,圣人也樂得為這個不給他添亂,還不時能幫忙的外祖父做臉。 即使是全國性節日,能親臨靈山,見到史仲竹,當面向他說一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還是寥寥無幾。 今日幽篁館也被裝點一新,史仲竹也應景的在道袍外面,罩了一層暗紅色紗制外袍,已示歡喜。 大廳中陸續有人來,今日是家宴,也沒弄什么唱名之類的,整個大廳座位布置成一個圓形,史仲竹坐在對門的上位,圓形分兩層,都是史仲竹親近的人。 史仲竹正和他右手邊的史安說話,如今史安已經不能叫他“安安”了,史安七十奔八十的人了,已經致仕,在家養老,身子骨還不如史仲竹。突然,一陣sao動,史仲竹抬頭,微笑道:“明珠、珍珠也來了,坐;曄兒幾個也坐?!?/br> 史仲竹指著他左手邊的位置道,這是帝國的圣人、皇太后、親王、公主和一品夫人到了,但這些世俗的身份在幽篁館都不講究。 史明珠坐在第一位,史珍珠坐在第二位,司徒曄坐在第三位,接著才是史珍珠、史明珠的子女。如此,史仲竹的右邊是兒子和孫子,右邊是女兒和外孫,對面是七個徒弟,如此第一圈就滿了。 第二圈是曾孫和玄孫輩的,史仲竹的后人太多,能來的都是家族中備受倚重的,其他人,早在外面磕過頭,被道童領到后面去用膳了。 “爹,今年先讓曄兒上壽可好?”史珍珠已經是六十四歲的老太太了,和史仲竹說話,還是自帶小女兒態。 “哦?” “幾個哥哥和jiejie家的孩子都輪過了,只剩我這幾個兒女,爹爹是不是不疼我了?!笔氛渲槿鰦傻?。 “幾十歲的人了~”史仲竹搖頭笑問史安道:“你說呢?!?/br> “珍珠可是爹的心肝兒,敢不從命?!笔钒惨呀浿率?,脫離了世俗身份,也敢玩笑了。 如此,司徒曄就站起來,第一個向史仲竹祝壽,并引導其他人為史仲竹賀壽,他干的約摸就是主持人的活計。 史仲竹面前的小幾上,擺的是素菜,但其他人面前的壽宴還是有葷有素有酒的,史仲竹素來不是拘泥的人,一屋子人喝高興了,也難得放下隔膜,笑談起來。 史仲竹的關門弟子白玉京,最近些年就他陪在史仲竹身邊,史仲竹也最喜歡他。白玉京搖搖晃晃的從座位上起來,越過擺設,跪坐在史仲竹面前,問:“師父,您接下來打算做什么,還要出遠門嗎?帶上我吧?!?/br> 白玉京是史仲竹后來才收的弟子,如今只二十多歲,撒起嬌來,比明珠珍珠小時候不遑多讓。 “暫不準備出去呢,問這個做什么?!笔分僦裥Υ?。 “師父太厲害了,徒兒怎么追也追不上呢……”白玉京嘟囔道。 “哈哈哈……”史仲竹暢快大笑:“傻孩子,你才多大,師父活了四個你這么大,才有這點成就,你現在和師父比,不是三歲小孩和三十歲大漢比力氣嗎?等小孩長大三十歲,這時候比才公平呢?!?/br> “那師父是怎樣變的這么厲害的,您看,您的孫子、曾孫,他們這個年紀也不能和當年您比啊?!卑子窬┖茸砹?,直白的問了出來。他這么一問,廳中人都很感興趣,驟然安靜下來。 史仲竹環視一周,道:“我認為,人這一輩要走走三層樓,第一層樓是物質,就是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等等,世間只走到第一層樓的人最多。第二層樓是精神,是學問藝術,有腳力、有心走上第二層樓的人并不多。我說的學問,并不只是儒家學說,像你學的醫術也是,或者像明珠、珍珠的慈善,曄兒的治國,都是學問,世間把一門學問學精了,也是技近乎道了。第三層樓是靈魂,有少數人有能力走上第三層樓,他們已經不滿足第二層的頂點‘道’了,他們想探究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人的本質是什么,我稱第三層樓為‘教’,我自認正在追尋‘教’,可惜還沒有找到?!?/br> lt;a href= title=簡梨 target=_blankgt;簡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