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很明顯南喬公主之前話里說的馮家的下人,就是那個小侍女,帶上她說不定還會有別的收獲。 緝事廠為皇上辦事,自然有直接面見皇上不必等待批準的特權。 沈云舒跟著緝事廠的人一道進了皇宮,先在皇上面前哭了一鼻子,把宴會上之事說的驚心動魄,將一個被嚇壞了的小姑娘演得淋漓盡致。 明皇雖然知道沈云舒的這番樣子,多少有些演戲的成分,但是還是大發雷霆。 畢竟他知道沈云舒在大事情上是不會騙人,只要事情是存在的,那么就夠了。 況且此事還扯到臨江縣君,這二人素來不合,沈云舒既然敢說出來讓臨江縣君作證,就說明此事定然百分之九十都是錯不了的。 沈云舒走后,明皇又叫了緝事廠的人了解情況,沈云舒徑直去常明軒找了靜嬪和十皇子。 是日,明皇下令,二皇子李元燊心思雜亂,自請去青華觀帶發修行,修身養性,靜心祝禱,旁人不得打擾。 沈云舒聽到這消息,也沒什么滿意也沒什么失望,大抵都在意料之中。 畢竟二皇子從前在明皇面前裝的一直都挺好,明皇雖知曉他有野心,但是一直也沒有真正見過他做什么,他做的許多事,前有三皇子,后有周家,一直都有人為他背鍋。 如今南喬公主陷害她,供出了二皇子,但是也并無實據。 所以她才去找了十皇子和靜嬪,讓靜嬪帶著十皇子在晚上借著給皇上送湯的時候,又加了一記之前楚家的事情,讓明皇懷疑了周家通敵的事情,李元燊知曉并參與了。 這件事情涉及到了明皇底線,即便沒有實證,即便李元燊再巧舌如簧,說的頭頭是道、演得情真意切,明皇也依舊斷了他繼續在官場待著的念頭,讓他自請去帶發修行。 一個被皇帝厭棄,帶發修行的皇子,便是徹底絕了他的奪嫡之路。 除非他帶兵殺進承天門,否則再也輪不到他坐上皇位。 之后又過了幾日,太子成功說服了明皇,下旨同意五皇子李元郅與涼國南喬公主和親,定居五皇子府。 賞梅宴上的事情因為涉及到沈云舒的清白,恐對名聲有礙,明皇便沒有提及。 半月之后,南澍皇子帶著與明皇商討好的通商細節離開大烿,還比之前多加了不少的百煉鋼和精鐵。 在南澍皇子走后又過半月,明皇以五皇子私下聯系馮家出逃下人的名義,將五皇子禁足五皇子府,又將五皇子府的下人全部換了一遍,包括五皇子妃南喬身邊的。 五皇子妃頂著涼國公主的名頭,明皇倒是沒有把人怎么樣,但是最多不能出烿都內城,也相當于把人變相圈禁了。 第134章 紅鸞星動 烿朝應和二十八年,三月二十,谷雨,宜嫁娶。 辰時三刻,外頭的雨住了,晨風帶起泥土的清香,街道兩旁一溜的已經見綠了的楊柳枝上掛著水珠,低垂著頭伴著春風輕輕晃動。 春山蒼蒼,春水漾漾。 一聲銅鑼聲響,敲醒了安靜的都城。 十里長街上,一身正紅色喜服,英姿勃發、矯矯不群的俊俏郎君,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迎親隊伍走在前頭,三千烏發干凈利落的束于頭頂,眸若蟾宮秋水,笑如朗月入懷。 都城百姓們聽見鑼聲都出來看熱鬧,昨日清然郡主的嫁妝從鎮北王府抬進汪府的時候大家都看見了,那沉甸甸的嫁妝,看起來好像是鎮北王和王妃將小半副身家都給清然郡主陪嫁了出去,場面不比公主出嫁的時候遜色,所以今日一敲鑼,眾人便知曉是玉千戶前去鎮北王府迎親了。 這清然郡主與玉大人的婚事,是坊間眾人從二人街上英雄救美起,一直到納采、納征、請期,都從頭見證了的,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了迎親,參與感極強的百姓們,有些甚至激動的眼泛淚花,好像在送自家的女兒出嫁。 就連路邊討喜錢的小孩兒都被自家大人抓回來,不讓他們去攔太久。 所以哪怕已經覺著自己起得算早的沈云舒,還未梳妝打扮完,新郎官兒迎親的隊伍便到了。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 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有頭又有尾,富富又貴貴?!?/br> 紀書瑤神色溫柔的給自己女兒梳著頭發,一邊梳一邊念,念到后邊語氣有些哽咽,一股難以言說的情緒涌了出來,潤了眼角,紅了眼眶。 琉璃見狀走出門外,讓在大門前攔門的眾人再攔一會兒。 沈懷文與沈懷瑾兄弟二人對視一眼,不由得有些撓頭。 這對子也對了,兵法也背了,還能怎么攔? 還是太子看了一眼琉璃,讓玉無雙當場背誦本草經,還讓說出幾種草藥的用處,美其名曰郡主身份貴重,一些相生相克的草藥都要知道一些,這樣才能護得郡主周全。 坊間百姓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接地氣的太子殿下,竟然以哥哥的身份親自給清然郡主攔門。 不僅如此,明皇雖為了不搶了新人的風頭沒有出席,但還是一道圣旨硬刷了一波存在感。 “劉公公?” 太子與沈家兄弟看到劉永忠的那一刻也有些愣住,昨日的添妝皇后已經吩咐了內務府送來,明皇并沒有跟任何人提過自己要在今日宣圣旨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