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沈家向來忠良,太祖皇帝知人善用,定下這規矩自然有其用意。且父皇也為兒臣安排的極好,沈家兄弟與兒臣自幼一處長大,兒臣知曉其秉性?!?/br> 明皇聽聞太子的話,猶豫片刻點了點頭。 “元稹說的是,沈家向來善出良將,征戰沙場所向披靡,烿朝江山能得百年穩固,有一半是沈家的功勞。若是沈家女入后宮,將來便必定是外戚專權的局面。若是不想沈家專權,以后的皇帝便只能想辦法廢了他們的權,只是這樣便可惜了沈家的戰神血脈?!?/br> 明皇冷靜下來,越想便越覺得太祖皇帝的決定有道理,是他貪心了。 “黎家之女不錯,江家之女也不錯,要做太子妃,一點小聰明是要有的?!?/br> 明皇收了自己的想法,放下手里沈云舒的連環畫,拿起黎慕嫣的考生圖和江暄妍的江南圖。 太子不置可否,只是想到江暄妍一直有些針對沈云舒的樣子,皺了皺眉。 “江家之女,心思有些不正,成親之后怕是個善妒之人?!?/br> 前世他的準太子妃就是江暄妍,不過他前世就與江暄妍接觸不多,并沒有什么感情。 這一世不提他與沈云舒自小的情誼,單就那些奇奇怪怪的把他們綁在一條船上的事情,他與沈云舒就是一邊的。 他的枕邊人,哪怕不能幫他,也至少不能給他找事兒。 明皇想了想之前江暄妍有些針對沈云舒的樣子,也點了點頭。 “善妒之人確實不適合為一國之母,既如此,那就黎家之女吧,朕這就擬旨!” “父皇且慢,容兒臣見一面再說吧?!?/br> …… 另一邊,沈云舒乘坐自家馬車回到王府,宮里的封賞的旨意也跟著前后腳到了鎮北王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北王嫡女沈云舒溫良恭順,軌度端和,品貌出眾,才識過人,朕甚悅之。冊封從一品郡主,號清然,欽此!” “臣女叩謝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前來傳旨的太監是賈祿,由他來傳的圣旨基本都是最高規格的封賞。 賈祿堆著滿臉的笑意把圣旨雙手遞給沈云舒,嘴上道著恭喜。 “奴才跟著郡主后面兒過來的,怕您等著了,就先過來把圣旨給您宣了,稍后會有內務府來人把您郡主的份例和皇上的賞賜一同帶過來?!?/br> “多謝公公?!?/br> “誒,郡主您客氣?!?/br> 他們這些傳旨太監每年都不少到各位大臣府上宣旨,最喜歡去的還是武將家里。 當今圣上親和,對儀式上的東西不那么看重,宣旨時只要本人出來接旨便可。 可是有些規矩重的書香世家,接圣旨依舊要焚香設案、三拜九叩,更有甚者還要沐浴更衣,真真是好一通折騰! 相比之下武將就簡單多了。 尤其是鎮北王,當著皇上的面兒都沒什么規矩,更甭說接旨的時候了! 通常就是他們來了,把圣旨一宣,轉頭就走,回去時還能收到王妃給的紅封,也不會假客氣的留他們喝茶用飯之類的。 雖簡單的很,但是那紅封的厚度可比吃十頓飯都實惠! 賈祿傳完圣旨又道了幾句恭喜便走了,鎮北王府的眾人倒是沒在乎賈祿說的郡主的份例和賞賜,而是開始詢問沈云舒今日宴會上發生的事情。 “今日你做的不錯,皇上給你的封賞,確實是你多年來在皇上面前累積好感的結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最近邊境那邊傳回來的情況不太樂觀。 烿朝與南陽近幾年安穩無事,我也已不再邊關多年,最近南陽小一輩兒又崛起一個將才,打了兩場勝仗便忘了曾經被我們打的痛,所以皇上有意再次派我過去震懾一下他們。 前些年我為了烿朝在四面邊境和都城之間來來往往,與家里聚少離多,生了你之后才在都城安穩了幾年,如今年歲不小了,還要再次征戰。所以此次封賞,皇上大概也是有些補償的心情在里面?!?/br> 第51章 沈振赴邊關 沈振聽著沈云舒對今日宴會的描述,仔細思量了一下,便得出這么一個結論。 也虧得今日云舒表現的好,給了皇上這么一個由頭。 從衢州水患沈云舒的建議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他即將出征再次震懾南陽,這樁樁件件皇上本就有意賞賜,如今心情不錯,又有臺階,自然就給了沈云舒這么一個郡主的位分。 沈云舒聽完沈振的話,心里原本就有的猜測,此時越發明了。 只是想到史書記載的沈家通敵的事情,對沈振此次出行不免有些擔心。 措辭片刻,試探著開口。 “今日女兒看了許多兵書,也看了很多歷史上的戰役,略有心得?!?/br> “哦?說來聽聽?!?/br> “南陽此次雖然崛起了一個將才,但是只是一個后起之秀,如何比得上沙場老將?想必那南陽皇子若不是個傻子,便應該不敢如此帶領大軍與我烿朝戰神鎮北王硬碰硬?!?/br> 沈振聞言大笑,“哈哈,舒兒看了兵書的心得就是拍為父的馬屁?” 沈云舒看著沈振不把她的話當回事兒的樣子也不在意。 “并非舒兒拍父王的馬屁,而是這確實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南陽能與烿朝比鄰這么久,雖然輸多贏少,卻也保存至今,并且地盤也不小,想必他們應該不會認不清這個事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