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只是他當年太過心軟,不愿對自己的手足兄弟用所謂的帝王心術,最后才落得那般下場。 “云舒meimei能給我說說,孝賢帝的下場嗎?” “孝賢帝一生致力于征戰邊疆,擴大烿朝版圖,在位期間是烿朝江山最遼闊的時候。 只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烿朝雖大,但因一直征戰,消耗也極大,賦稅極重,百姓守著田地卻依舊食不果腹,再加上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孝賢帝則于烿朝元賢十四年舊傷復發,元賢十五年駕崩。大皇子李祁樘登基,帝號恒仁。 恒仁帝懦弱不堪重任,在位五年,烿朝江山被周圍附屬國吞并近一半左右。 第六年百官罷朝,群臣逼宮,恒仁帝禪位于榮親王李君謙?!?/br> 那時候的榮親王李君謙,很明顯就是如今的榮王世子。 “這位榮親王世子,倒是繼承了他爹扮豬吃老虎的性子?!?/br> 不過太子倒是對榮親王父子沒有什么成見,榮親王父子行事低調,也是有著怕父皇猜忌的原因在內。 不過能夠等到二皇子的兒子都登基,才伸手推倒了那坨爛泥,看來榮親王父子是真的沒有覬覦皇位的心思。 想到這兒,太子微微蹙眉。 “沈家呢?” 沈云舒說的這些記載里面卻唯獨不見沈家蹤影,沈家若是在,為何容忍二皇子登基之后如此禍害烿朝的將士與百姓?搞得烿朝民不聊生? “烿朝元賢三年,鎮北王府沈家革職流放?!?/br> 革職流放? 太子握緊了拳頭,李元燊這個腦子被驢踢了的傻子,連父皇和太祖打江山時都靠著沈家,可以說烿朝江山穩固有沈家一半功勞也不為過。 忌憚沈家? 哪一任皇帝不忌憚功臣? 不敢說太祖皇帝,就說他父皇與沈振結為異姓兄弟,卻也會關注沈家的一舉一動。 并非不信任,而是帝王必須要做的。即便有御史臺監察百官,但是皇帝要是真敢放手,連朝堂上的重臣的動向都不關注,那這個位置能坐多久就是全憑運氣了。 但是哪一任皇帝,敢隨便處置一個能夠震懾周邊各國的將軍? 不說別的,就說當初二皇子如果不搞掉沈家,有著戰神后裔的沈家眾人在,何至于打個周邊小國,搞到皇帝親自上戰場,最后重傷身死? 何至于在二皇子身死之后,他那個扶不起來的兒子登基,做到了把一半江山拱手讓人的地步? 簡直是毫無大局觀! 太子越想越生氣,烿朝偌大江山,周圍附屬小國年年進貢,每逢正月,各國來朝,萬民朝拜! 如此盛世王朝,居然讓他禍害掉一半! 沈云舒留意著太子的表情,見他沒有問沈家被革職流放的原因,就留了一個心眼沒有說。 史書記載,沈家是因為通敵被流放的。 雖然她覺得事有蹊蹺,沈家不可能通敵。 但是太子畢竟是一國儲君,再相信沈家也必定會以國為先,通敵叛國這種事情是每一個一國之主都不能忍的。 就算今日太子相信了沈家是被陷害,但是日后若是太子登基為皇了,某一日對沈家起了疑心,再聯想起這件事,未必不會起一些什么‘蒼蠅不叮無縫蛋’的這種猜忌。 如今太子對她的種種特殊信任,不過是因為她這個人特殊。 今日甫一進門,她便注意到了香爐里燃的正是龍涎香,宮廷特制、皇帝專屬,就連太子平日里也是皇帝賞賜才能用的。 茶用的也是上好的貢品青鳳髓,同樣也是皇宮專屬,平日里除了皇帝賞賜,否則難得一見。 香炷龍涎,茶烹鳳髓。 這是皇帝招待貴賓的最高禮儀,今日太子將這一套用在了與她的會面上,也代表著太子對她的一個單獨的邀請。 從今往后,太子在通往龍椅的那條路上,希望她沈云舒能夠替他出力,同樣他也會以最高的規格感謝自己的幫助。 只是地位不同,便注定了付出無法等同。 太子因著她的身份將她與沈家分割開來對待,但是她卻是切切實實的在沈家重新投胎長大,對沈家有很強的歸屬感,比起太子,她更在意沈家。 所以無論今日太子的態度多么真誠,沈云舒也都要留一個心眼兒,不然日后太子登上帝位之后,若是收回了今日的信任與真誠,那么她要付出的,便是沈家滿門的榮譽與性命。 “太子哥哥,云舒知道的確實不多,很多事情只知道一個史官一筆帶過的結果,所以很難幫上太子哥哥什么忙?!?/br> 正在思考著什么的太子,聽了沈云舒的話回過神來,緩和了一下眉眼。 “足夠了,多謝meimei坦言相告?!碧宇D了一下,語氣變得誠懇了許多。 “我今日所為并非存心逼迫meimei,只是我的一言一行,牽連的不只是我個人,前世已經鑄成大錯,如今有機會重新來過,我自是希望能夠一切周全,保得烿朝江山無恙,還請meimei理解?!?/br> “云舒自然能夠理解,太子殿下身為儲君,自當萬事周全?!?/br> 第27章 救玉無雙 沈云舒與太子在珍饈閣從隅中談至哺時,在日入之前才各自回府。 除了交換了秘密,也是真正就經商一事談論了一番,沈云舒也給太子提了很多建議,還有一些新奇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