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老婆,我想做任務,不想談戀愛、娛樂圈:我什么都會億點點啦、對象是個顯眼包、自蹈覆轍 (1v2 重生)、別扭(骨科兄妹1v1)、聽見她的眼睛(包養)、春逝 (破鏡重圓)
如今白白送上門的好處,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別以為他一個有著封地的親王,就有著花不盡的財物,那就想錯了,這身份地位越是高的人花費就越大,特別是作為一個皇家子弟,畢竟手底下要養不少人,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銀子。 再加上先帝賜給他的封地并不是最富裕的,也就比南蠻之地好上那么一點點,所以,他享有的俸祿根本不高,大多都是底下人孝敬給他的。 可他要謀事啊,而且謀的還是天下最尊貴的那把座椅,他想成就的大業注定需要源源不斷的財物做后盾,否則這么大支隊伍如何支撐的起來? 先不說他手底下養著的那批文人謀士要花費多少錢財,就光是行軍打仗的糧草就是一個無底洞,天天都在燒錢。 要不是他私下找了幾家大富商,許以他們錦繡前程的話,恐怕他的軍隊都打不到京城去。 哪怕現在才剛起義開戰不久,但他心里仍然在擔憂后期的糧草問題,沒想到現在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在不影響自己的計劃下,他當然是欣然接納啊。 更重要的是這登門來送物資的人,還是他心里一直比較敬仰的宋家人。 至于小宋大人提出的不許在有老百姓的地方開戰的要求?其實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問題,再說了,宋家還愿意拿出一批物資作為交換,他還有什么不樂意的? 說起來這事對他這個安王的形象也很有利啊。 畢竟跟戎軍在哪里打不是打呢? 可他安王卻因為愛護百姓,不愿波及無辜百姓,所以帶兵引誘讓戎軍遠離了百姓的生活區。 想想這樣的舉動多感人、傳出去的名聲多好聽??? 之所以會放出他們要攻打外敵的消息,本就是為了收獲民心,想要借此讓他們起義的隊伍能有一個更加光明正大的名頭而已。 他們安軍可是為了老百姓的安危而戰,相比朝廷的不作為,他楚盛錦的所作所為豈不是更有皇家人的責任與擔當嗎? 這樣的事情傳出去,誰不稱贊一聲他安王愛民如子呢? 說不定還能借此在民間收獲一波名望,這對他之后想要成就的大業也能提前埋下一個好鋪墊。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這般要求的話,他或許會直接置之不理,甚至是嗤之以鼻,他堂堂一個安王,想怎么打仗還用得著一個外人來提要求? 這不是妥妥在挑戰他生為皇室王爺的威儀嗎? 但小宋大人不一樣,他心里對他們一家子人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擔心把他們得罪狠了,或是逼急了,他們會做出一些對自己計劃有礙的事情來。 畢竟宋家要是造反起義的話,可比自己更具有優勢,在民心上怕是會呈現一面倒向宋家軍吧? 再加上他心里一直有所懷疑宋家還留有了底牌,如今沒露出來估計也會因為他們一家都無事,所以他們暫且不愿參與到權謀的爭斗當中。 別以為流放到南蠻的宋家,就真的淪落成廢物了。 他不相信曾經手握重權的宋家沒留一點后路,果然他心里的猜想是對的,這不宋家的尾巴就露出來了。 他們一家人才流放多久???還是在南蠻這個窮的連地都種不起的地方,如何能拿出這么一批物資跟自己談判? 而且隨手就能如此輕松的送出一批物資,就為了讓他的軍隊不要在蒼山縣地界內開戰,說明這點物資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這就有意思了! “多謝安王體恤,愿這一戰王爺能旗開得勝,得償所愿!”宋少欽起身拱手表示道。 “哈哈哈~那就借小宋大人的吉言了?!卑餐躅D時暢懷大笑起來,這話他愛聽,心里也盼著這場仗能一舉拿下戎軍,徹底打響他安王的名聲。 等送走了安王一行人后,宋少欽收起了臉上的笑意,散漫的端起茶杯飲了一口。 “怎么樣了?少欽,安王怎么說?” 見安王一行人離開,宋安邦就忍不住找了過來,這次外出雖然他也是領隊,但他的身份始終是一個問題,可不能讓人借此發揮、抓住了把柄。 雖然安王的心里可能已經猜到他跟父叔逃到了白云村,但那又如何?只要沒有明面上親眼看到人,那就不算事實。 沒有明確證據的事情,他們宋家可不承認。 這也是他們幾人為什么盡量不外出的原因,即便出村行動也要盡可能避開熟知他們的人。 宋少欽緩緩道,“他自然樂得高興,咱們送的可是實打實的糧食,這事對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害處,他不可能拒絕?!?/br> 這次他跟安王談判的條件,就是他們宋家無償給他們提供兩千斤的主糧,當然,他不可能傻到直接給他們大米白面,而是兩千斤的土豆。 畢竟他們村里年前就開始種過一茬土豆了,推脫到都是村里的存糧頭上,他當然也知道安王心里肯定會有所懷疑,但至少明面上他們的借口說得過去,反正安王也不清楚他們村里具體收了多少的土豆。 這已是他們最大的讓步與仁慈了,除了土豆,他們不打算再給安王軍隊提供其他物資,這次之所以這么‘大方’,除了護得一方百姓安寧以外,他們也是真心期望安王能把戎軍趕出東楚境地。 相比對東楚王朝的厭惡,他們更痛惡侵入自家國土的戎人!